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周铁东先生文章百余篇,共分八辑,内容涵盖甚广,不仅涉及了电影从概念到开发、从融资到筹拍、从制作到发行、从营销到放映等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还介绍了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外景地经济、剧本贸易、明星制、产业影评、工会规范和分级制度等话题。作者以专业的分析、专家的视点,结合生动的电影案例和行业现状,全方位号脉中国电影,引发业界思考,启迪行业智慧,探寻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之道。
周铁东先生精准的产业分析和适时的片例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方别样的电影世界,旨在警醒中国电影人如何在“故事策略、话语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与海外市场对接,用自己的镜头来捕捉属于咱们自己同时又能辉映全球的“中国梦”。
这是一本“让中国电影人捕捉中国梦”的书,
也是一本“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书。
“号脉”中国电影,引发业界思考,启迪行业智慧,探寻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之道。
览遍全书,我们会发现,凡...
本书收录周铁东先生文章百余篇,共分八辑,内容涵盖甚广,不仅涉及了电影从概念到开发、从融资到筹拍、从制作到发行、从营销到放映等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还介绍了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外景地经济、剧本贸易、明星制、产业影评、工会规范和分级制度等话题。作者以专业的分析、专家的视点,结合生动的电影案例和行业现状,全方位号脉中国电影,引发业界思考,启迪行业智慧,探寻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之道。
周铁东先生精准的产业分析和适时的片例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方别样的电影世界,旨在警醒中国电影人如何在“故事策略、话语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与海外市场对接,用自己的镜头来捕捉属于咱们自己同时又能辉映全球的“中国梦”。
这是一本“让中国电影人捕捉中国梦”的书,
也是一本“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书。
“号脉”中国电影,引发业界思考,启迪行业智慧,探寻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之道。
览遍全书,我们会发现,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有关电影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他都有精妙而独到的论述和见解。文章每每起笔于国外,收笔于国内,因此,本书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杨步亭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董事长)
“功夫”是中国的国粹,“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熊猫》却是好莱坞的电影产品。当咱们把传统智慧浪费在促生三聚氰胺之类的社会毒瘤的时候,人家却以其奇诡得令咱们只能愤而抵制的想象力将“功夫”和“熊猫”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勾兑成了一剂票房灵药。尽管如国内的学者所言“他们抄到的只是皮毛”,但就是这点皮毛,却把中国的功夫和中国的熊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对这两个中国化的符号进行了世界性的终极定义。
这才是该令国人反思的地方。
——周铁东
作者简介 · · · · · ·
周铁东,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国内外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大众电影》和《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同时还为《中国电影市场》、《电影艺术》、《艺术评论》、《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国《好莱坞报导》、欧洲《电影通讯》等国内外报刊撰写文章600余篇,并译有《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和《星球大战》系列丛书,出版文艺评论专著《冷山(珍藏本)》等,翻译和撰写的文字累计800余万字。
目录 · · · · · ·
捕捉中国梦 像世界展示
第一辑
从“科技奇观”到“人文奇观” 3
文化与电影 7
文化保护与观众需求 11
文化保护与自由贸易 14
文化保护与市场份额 17
电影的社会效益 20
电影的“独立”窘迫 23
电影要聪明 26
西方视野中的“赤壁” 29
功夫梦,中国梦? 32
中国•木兰 35
杰特李的无所畏惧 38
功夫 + 熊猫 42
功夫之“乱” 45
恶搞!恶搞! 48
好莱坞的麦城 51
第二辑
酒香更怕巷子深 57
分期付款的观众 60
致敬与抄袭 63
改头换面的“铁猴子” 66
迟暮“英雄” 69
好莱坞眼中的外国电影 72
“外语片”乱谈 76
无形的“铁幕” 80
电影是做大的 83
法国电影的海外推广 86
英国电影的海外弄潮儿 89
关于“泰坦尼克”的断想 92
重口味的“战争之花” 95
关于市场份额 102
借故事赚票房 105
把电影做成土特产 108
第三辑
《英雄》狂想曲 113
让子弹飞一会儿 119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122
小有小的活法 126
《阿凡达》的票房启示 129
美国的“主旋律” 133
侠之大者:三个挣钱的“男人” 137
好莱坞传统的回归 143
赚“上帝”的钱 147
《阿凡达》的“中国市场”含义 151
关于“泰坦尼克”最早的商业开发 154
第四辑
“后”电影之误 159
3D蜜月:汝今能持否? 163
3D蜜月2:风顺月不明 166
3D蜜月3:暗黑无亮彩 169
3D蜜月4:病树苦争春 172
3D蜜月5:二三其得乎? 175
3D蜜月6:前缘何再续? 178
3D蜜月7:星球再大战 181
3D蜜月8:沉舟又起航 184
3D蜜月9:河西复狮吼 187
3D蜜月10:美女与野兽 190
第五辑
好莱坞明星为何不拍广告? 195
明星就是一种商品 198
明星原本也是产品 201
明星也是人 204
好莱坞向明星宣战 208
牛人遇到牛人:好莱坞的实力博弈 211
道德棋盘上的商业棋子 214
他山的钱 217
零成本拍大片 220
在异国政府树上“摇钱” 224
钱从不睡觉 227
钱从哪里来? 230
独立影片融资 233
第六辑
电影的价值取向 239
电影的艺术反讽 242
电影要尊重钱 246
电影要胸怀市场 250
电影的另类市场 253
另类市场的另类观众 256
另类市场的另类电影 259
“以小搏大”只是个传说 262
第七辑
谁对影片负责? 267
剧本就是拿来卖的 270
影片的总设计师 273
产业的建筑材料 276
制片人与经纪人 279
制片人与制片厂 282
制片人与独立公司 286
制片人与筹拍 289
制片人与拍摄 292
制片人与导演 295
制片人与后期制作 398
制片人与发行宣传 301
第八辑
盗版汪洋中的诺亚方舟 307
救救孩子? 310
外景无价,生财有道 313
好莱坞的行业规范 316
工会的规范作用 319
靠电影养活的产业 322
麦田的守望者 325
影评与牌坊 328
Avatar“被阿凡达”了 331
《通天塔》:人类隔阂的终极句点 334
关于电影类型的杂感 339
关于类型界定的杂谈 342
关于类型定位的杂议 345
后记349
· · · · · · (收起)
"号脉电影"试读 · · · · · ·
好莱坞经历百年磨砺,最大的成功之一便是培养出了这三个男人,三个挣钱的男人,而且这三个男人的身世和使命还都是那样惊人的相似。 咱们翻译外国影片片名时用到的这侠那侠,在原文中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字,或者准确点说,还是一个“男人”。“蝙蝠侠”是“蝙蝠男人”,“蜘蛛侠”是“蜘蛛男人”,而“超人”呢,则是“超级男人”。这个嘛,用现在的流行语,也许应该叫“超...
原文摘录 · · · · · ·
-
尽管咱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挤兑好莱坞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可是它有电影,它在用电影创造历史,用电影来记录、再现并传承属于人类的文化遗产,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营建出一个挂上了好莱坞“国旗”的“纳尼亚王国”,同时支撑起一个辉映全球银幕的庞大产业。 文化是文化,电影是电影。可是电影何尝又不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呢?抑或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呢?文化心理和文化智商决定文化表达。作为电影人,如何不被文化浊流裹挟,不被文化糟粕毒化,努力赋予自己的作品独立行走的智商,是其赖以鹤立于已然丧失灵魂和心智的鸡群的先决条件。是鸡是鹤,影院自现,终裁权永远在观众的心中和脚下,观众自会用脚投票决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这是一个完全用现代的美国感悟以美国话语来讲述的中国故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中国•木兰 35
喜欢读"号脉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我的影评不撒谎 6.0
-
- 天生喜剧狂 6.7
-
- 观照电影 7.3
-
- 温斯顿特效 9.5
-
- 再烂的电影也能卖出去 7.0
-
- 电影瞬间 8.3
-
- 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 8.0
-
- 编剧点金术(第3版) 7.1
-
- 剥削好莱坞 8.1
-
- 电影制作手册 (第4版) 8.9
号脉电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让普通观众看懂电影行业的第一本书

出了电影院,电影还有什么值得思考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北京凌榆璐文化工作室主任唐琬璐评价 | 来自世图心理海豚君 | 2 回应 | 2013-06-18 10:43: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6.8分 5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 娱乐法研究 (十一月的雨)
- 考电影学院的日子 (7个汉字)
- 电影 (梦里有个小刀刀)
- 读影有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号脉电影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四海🍃 2017-11-23 09:05:05
阅读无障碍,作为行业大能,作者文字通俗易懂,文风幽默轻快,对全球电影,尤其是“电影要挣钱”这个事情看得十分清楚,不过大多数文章研究泛泛。一是因为国内影视行业硬软件和相关概念发展太快,基于互联网的极致拓展,观众业已成熟和稳定,票房容易得到保障甚至机会爆发(但变化无常、人力无法把控的地方也就更多),行业整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二是作为领域爱好者,阅读之前已有一些了解。但电影行业日新月异,除了基础... 阅读无障碍,作为行业大能,作者文字通俗易懂,文风幽默轻快,对全球电影,尤其是“电影要挣钱”这个事情看得十分清楚,不过大多数文章研究泛泛。一是因为国内影视行业硬软件和相关概念发展太快,基于互联网的极致拓展,观众业已成熟和稳定,票房容易得到保障甚至机会爆发(但变化无常、人力无法把控的地方也就更多),行业整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二是作为领域爱好者,阅读之前已有一些了解。但电影行业日新月异,除了基础知识,其他研究极容易受到时间的淘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有像作者如此“浸淫”行业几十年,才不会被动地接受行业的冲击和变化。 (展开)
2 有用 尼米兹 2014-07-10 14:27:52
当做网页新闻看看还可以。
0 有用 宝宝TWO 2023-11-19 21:54:33 湖北
让艺术变得不纯粹
0 有用 尘飞扬 2016-07-28 17:10:06
周铁东,老师
0 有用 heimingway 2015-08-06 14:32:37
进入电影行业四年了才慧眼识得此读物,这是一本迟到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