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白的书评 (51)

意闲 2013-08-28 14:32:35

亦是当时绝世人,共我林深听寂寥

与音乐沾边的事物,我总觉非我可及。文章材质,诗以和歌,具音乐趋性,我是很有生人莫近的觉悟的。我比较习惯喋喋不休,言辞不确, 全无听觉消耗的默然闲读,书写者读者双方均不必过分琢择润饰,靠大器量时调援应信息。快餐文章一读作罢,耳顺的乐声,却常使人流连不去,低回无...  (展开)
2014-02-11 11:20:29

一篇张大春的人物稿

因《大唐李白》采访张大春。已刊于媒体。 张大春:我为李白“代笔” 采访张大春起码能够学到以下知识:唐代通货不足,民间债券横行;李白绝不“浪漫”,他的诗中有一半为干谒,赠送给低级官吏,是个非常会打理自己声望的“自媒体”;清酒的蒸馏技术也许在唐代就已经...  (展开)
sogdiana 2014-04-02 17:37:4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左手考证,右手虚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者竟接连起十余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全,却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到;此穿插之法也。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  (展开)
夏爵爷 2016-10-25 17:38:3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给读《大唐李白》感到困难的读者普一个及

我看到采访张大春的文章里,张大春提到三点对于李白的评价: - 李白很努力地想融入大唐盛世,但始终融入不了,这里面有他自己的问题,也有那个时代的问题 - 你看中国历代出现的盛世,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个人意志服从群体意志。盛世之名越是浩大,越是如此 - 所以我在考虑...  (展开)
Reader 2014-09-20 21:27:5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巨大的寂寞

把古代甚至當代名人甚至偉人弄到小說裡來,表面上尊之又尊,實則侮弄已極,這是中國舊小說、舊文人的老傳統。《西遊記》裡的唐三藏、《封神榜》裡的姜子牙都受害過。此書不過是給這迫害史新添一章,輪到李白倒楣而已。 在這種傳統之下,李白演義當然只是名目。遊戲逞才、炫惑...  (展开)
李唐 2014-02-26 15:34:1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还没读完,随便写写

  张大春是个奇才。据说,大二的时候写小说就得到了时报文学奖,那是台湾最重要的小说奖。后来,他又做副刊编辑,把每天的热点新闻改写成小说。可以说,从很早的时期,张大春就已经将写作这回事把玩得游刃有余了。这很像武侠小说里那些横空出世的侠客——而他的小说中也确实...  (展开)
花見 2014-06-20 21:04:2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不似小说的小说

张大春老师的这本书我其实没有读透,正如他在书末的对谈中说的,他期待这本书的读者是看到诗和生僻字会去查考,而不仅仅停留在看故事的层面上。然而,我正正是来看故事的,看大春老师要怎么写李白。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个迂回曲折精彩绝伦的故事。张大春老师用一种发散的方式...  (展开)
千万只鸟 2021-04-30 18:30:1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近一月有余,写李白又连带出其他,是多群像的人物志。李白更像一条蛛丝,将那些散落在历史中的人物带到世人眼前。 父亲李客为子求师之时的恳切,爱之子则为其计深远。于恩师赵蕤处求学的之时,初见酣畅淋漓的对谈,从对峙到认同,李白在山中的修行,赵蕤采药...  (展开)
aeneid_ddd 2014-01-21 07:36:44

这半年就靠此书下饭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有些故事是此时此地遥不可及的,却引人拍案叫绝,比如城邦暴力团里的揭画纸,比如明月头顶上那只雕。几笔带过的细节可能与主线关系甚微,却是我心向往之而求不得的画面。 “大半年后,李白辞亲远游,再回大匡山之前,复至邻近龙州江油县游历,不意却与调了差的姚远重逢--他竟...  (展开)
2020-03-26 23:15:32

《大唐李白·少年游》:一生一次少年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说为何我会来到大唐李白的这趟少年游里。刚读完马家辉的《龙头凤尾》。马爷说,创作这部小说时得到张大春先生指教。之前逛书店常看到张大春先生的《城邦暴力团》在推荐书架上,再加上他在各荐书平台上的“曝光度”,对他有了印象,所以想延伸阅读。搜索张大春先生的作品,《...  (展开)
Vanilla_Ye 2015-11-16 20:30:5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不穿制服的张大春

张大春是不是作家? 他写,他写了很多书:《四喜忧国》、《公寓导游》、《小说稗类》……但是这些作品都很难被分类,没有人能用“文体”或者“类型”这样简单的概念去概括张大春的写作。它的写作时常超乎人们的认识,他的些作品甚至难以被界定为“写作”这个行为的“产物”。再...  (展开)
韩浩月 2014-04-22 09:53:3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张大春与李白的时光旅行

韩浩月 我在朋友圈手工打字,抄写了一段《大唐李白:少年游》中的诗,“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谴人读。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发完后忽觉有些迂腐,互联网时代与古诗气质...  (展开)
徐海海 2019-08-19 16:32:3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終於!!!!!讀完了!!!!!

五星絕對有私心,我承認。 閱讀難度非常大的一本書,可能是目前為止我看過覺得最耗費心力的——不是吃力,不是由於語言的拗口或情節的匪夷所思或思想的高深莫測,而是因為那一幅藉李白身影揮灑開的歷史的壯闊藍圖,從一個人、一處典、一句詩,乃至一特殊用字,都能上窮碧落下黃...  (展开)
木炭18 2014-12-20 19:20:1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有张大春捉刀为李白作这本似小说似传记的东西,实属李白之幸。 这话夸大?其实不然,这样一本书,当世还真只有张大春写得。一流的小说家没有张大春这样渊博的学术考据功底,而学富五车、埋首研究几十载的老学究们又学不来小说家信口胡扯,覆手为雨的脸皮。 张大春无疑...  (展开)
和多利蘑菇 2021-03-28 01:10:35

张大春为三维李白做了一个多维模型

本书的一个面相,是时时与古书的对话。从正统史书《春秋》到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对话的基调,大部分是反驳与揭示。作者说,他的笔下应更有可能是历史上的事实。梦枕貘的《阴阳师》也有如此般的一个面相,不过梦枕貘倒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将《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  (展开)
拾荒的小破孩 2019-04-21 11:39:0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那年年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那年我十七八岁,和我的兄弟们一起行侠仗义。我们约定化身正义之神,把官府不敢管的恶人全部送去黄泉地狱。我爹胆子小,总担心我哪天被拉到菜市场砍了头,终于在一次行侠仗义后收尾没收好,加上那厮有点背景,不能善了。我爹把我送到寺庙避祸,但他也知道我这样“侠肝义胆”的...  (展开)
mancho 2015-02-15 16:46:1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东拉西扯的笔记

这本书貌似写的是李白,其实写的不是李白。 写到了若干旁人,还真有几分精气神,唯独不明白是什么成就了李白。 李白,除了是太白金星转世,还有什么理由成为一个诗仙,难道世人都被李白迷惑了吗?还是作者把本来要写的是李白给忘记了 文字晦涩,也似乎在蔑视读者。 你有没有觉...  (展开)
太乙(周工) 2014-11-07 16:38:39

《大唐李白》应改名为《大唐杂记》更贴切

《大唐李白》应改名为《大唐杂记》更贴切。看完两部,看不出也看不懂是在写什么?作者逮住什么写什么,恨不得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和事儿都一鼓恼的述说出来,象是在应付导师的提问。而结果确是一堆大杂拌儿。  (展开)
太乙(周工) 2014-10-14 08:10:32

浅读:历史小说《大唐李白•少年游》

2014年初,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宏篇巨著《大唐李白》第一部“少年游”问世后,从网上看了好多的介绍。从心里真的是喜欢的不行、想得不行,即刻想饱读,在市内跑了多家书店。都空手而回,半年过去了,也渐渐淡忘了,不想了,前天从网上又一次看到这部书的介绍,仔细看来,是介...  (展开)
2014-05-22 21:56:01

身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旧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1条)

订阅大唐李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