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豆瓣五星图书【古典文学】 (爱玛·包法利)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唐学研究的旧式新法 (王观旂)
- 10 (达哒)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终南山的变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尔鱼我炸 2022-01-06 16:54:28
道行还是太浅,全文细致得让我感觉自己读了一个假书,膜拜ing
0 有用 安公子 2015-06-27 01:34:36
很流畅的译笔,可读性仍然是我对学术著作最大的期许之一。
0 有用 李從軻 2021-11-07 00:45:37
最最符合我对文学分析的想象的文集,同题一篇最喜欢。所谓“关注能指及其展开方式”,尽头是中唐的精神世界。这是一帮没有经历过安史、在贞元时期度过青年时代的诗人。整全的世界/帝国结构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消解,于是诉诸没有尽头的结构游戏、不曾停止的生活世界。韩愈的戏和古,白居易的俗与日常,李贺的隐喻和昌谷,都在完成诗的拓展:往极限、往庸常。不妨这里挑事,二元世界观过分粗糙,“盛世的平庸”失之武断。代德以降,帝... 最最符合我对文学分析的想象的文集,同题一篇最喜欢。所谓“关注能指及其展开方式”,尽头是中唐的精神世界。这是一帮没有经历过安史、在贞元时期度过青年时代的诗人。整全的世界/帝国结构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消解,于是诉诸没有尽头的结构游戏、不曾停止的生活世界。韩愈的戏和古,白居易的俗与日常,李贺的隐喻和昌谷,都在完成诗的拓展:往极限、往庸常。不妨这里挑事,二元世界观过分粗糙,“盛世的平庸”失之武断。代德以降,帝国文士心中多长出来的那块“瘤”(不是贬义)是什么?本书可以是解答的一个侧面。 (展开)
0 有用 sky liu 2021-10-05 23:51:18
论韩愈、李贺部分多拾钱钟书之见,川合康三稍加补之(参见《谈艺录》)。以意象内涵的变化,来考究诗风诗学的转向,其实已不少见,《终南山的变容》未必算得上什么新见,举一例: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第一章的浪漫主义自然论。且把以文赋法写诗当作诗学宇宙的变异之证,似乎未可全信,尤其是认为从局部把握对象的这一诗法背后透露出中唐诗人整体式宇宙观的解体。如果确认如此,如何解释本就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征的赋... 论韩愈、李贺部分多拾钱钟书之见,川合康三稍加补之(参见《谈艺录》)。以意象内涵的变化,来考究诗风诗学的转向,其实已不少见,《终南山的变容》未必算得上什么新见,举一例: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第一章的浪漫主义自然论。且把以文赋法写诗当作诗学宇宙的变异之证,似乎未可全信,尤其是认为从局部把握对象的这一诗法背后透露出中唐诗人整体式宇宙观的解体。如果确认如此,如何解释本就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特征的赋的存在?太过轻易得过结论。川合在韩愈的《翠鸟诗》中透析了诗与天命造化的关系,从前是“发愤著书”、“不平则鸣”,到如今是“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笔补造化天无功”一句似乎暗示了造化对诗人的嫉妒,所以穷其命运。川合又在白居易上发现了有别于哀怨传统的闲适独善的乐之诗学。“元轻白俗”囿于文学史的塑造。 (展开)
0 有用 某某佳哇 2022-11-27 15:05:57 广东
终于读完了,都不敢说自己是否读懂了30%,文学史实在跨行如隔山。白居易和韩愈的对比很有意思,白居易明哲保身出世过小日子,韩愈则以文为枪激愤一生,两位中唐文宗竟然过得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