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家的创作者
· · · · · ·
-
巴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里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账。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的“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们中间也有少数得意的人,可是他们已经满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温暖的被窝里悲泣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两个不同的面目,为着两种不同的人而存在。 她明白她的事情并没有绝望,能不能成功还是要靠她自己努力。总之希望还是有的,希望在自己,并不在别人。(琴) 他被人玩弄着,像一个傀儡,又被人珍爱着,像一个宝贝。(觉新) 他两个兄弟的思想比他的思想进步些.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其实他并没有读过托尔斯泰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只是后来看到一篇《呆子伊凡的故事》. “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他的确有很大的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 (觉新) “‘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你们究竟要忍受多久?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你们的思想是新的,你们的行为确是旧的。你们没有胆量!……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这时候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觉慧) “要这样才好。虽然是枯枝,在寒风里一点儿也不打颤。我们正应该学它的榜样。不要像那小草,霜一来就倒下去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觉民的性情是这样:他常常是乐观的,有时也是健忘的,虽然有过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很快地就忘记了,他摊开书本便可以把心放在书上。 觉慧去了,剩下觉新一个人在房里。房里显得十分孤寂,十分阴暗,空气沉重地向他压下来。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已经失了效力,它们没法再跟大家庭的现实调和了。他为了满足一切的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是结果依旧不曾给他带来和平与安宁。他自愿地从父亲的肩头接过了担子,把扶助弟妹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生活的目标,他愿意给他们牺牲一切。可是结果他赶走了一个弟弟,又被另一个弟弟骂为懦夫,他能够拿什么话安慰自己呢? 在某一些人,事实常常是这样的:他们对于人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他们就会去求神的帮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激流三部曲(2013版)(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春》《秋》
。
喜欢读"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8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8.2分 120698人读过
-
Waveland Pr Inc (197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2分 849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4分 55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们班的推荐书单 (小囡)
- 一个中学历史老师的书单 (告根硕)
- 中 外 文 學 賞 析 - 北 師 大 本 科 段 (L.C.)
- 书 (aahzr14)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默然 2018-05-14 17:49:36
“《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至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46 有用 大老鼠 2014-12-29 15:51:27
Google了一下,原来觉得本书文字矫情的不止我一人……
5 有用 水寞花仙 2017-11-02 13:08:29
读到第15章 看完模仿红楼梦写的形同流水账似的大家庭的年夜饭之后很失望 本书第三章开始 “绅士旧家庭”啦反抗啦 设计的三对被旧制度注定谋杀的恋人就一股腦就兜了底 這種題旨如此外露 文采如此淺薄的作品也成了世界名著了
1 有用 飞鸟 2024-11-17 21:42:57 北京
女人各有各的惨,男人各有各的窝囊,相同的是无奈。读完后感觉不及预期,是我不够青春啦?
1 有用 荡气回肠 2017-06-23 16:28:58
其实《家》讲的就是一个关于“矛盾”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大哥觉新是“无抵抗主义”,二哥觉民又何尝不是,面对大家反对他娶琴,不也是躲起来嘛?就连三弟觉慧也是如此,号称要革命可是只是嘴炮而已,后来还不是把鸣凤的死忘得一干二净。可能作者就是要塑造这些拧巴的人吧,所以对人设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