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阿兰·佩雷菲特(PeyrefitteA.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两个世界的撞击
译者: 王国卿 / 毛凤支 / 谷炘 / 夏春丽 / 钮静籁 / 薛建成
出版年: 2013-11
页数: 502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4729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两个世界的撞击
译者: 王国卿 / 毛凤支 / 谷炘 / 夏春丽 / 钮静籁 / 薛建成
出版年: 2013-11
页数: 502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47298
内容简介 · · · · · ·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和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停滞的帝国的创作者
· · · · · ·
-
阿兰·佩雷菲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
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 · · · · · (更多)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
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 · · · · · (更多)
译者的话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
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1792年10月27日—11月30日)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1792年11月30日—1793年1月21日)
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去中国觐见皇帝(1793年6月—9月)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1793年6月19日—23日)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1793年6月23日—24日)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1793年6月26日—7月5日)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1793年7月6日—18日)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1793年7月19日—31日)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1793年7月31日—8月5日)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1793年8月5日—7日)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1793年8月8日—10日)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1793年8月11日—16日)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1793年8月15日)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1793年8月19日—20日)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1793年8月21日)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1793年8月22日)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1793年8月24日)
笔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1793年8月22日—28日)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1793年8月24日—26日)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1793年8月27日—29日)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1793年8月28日J29日)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1793年8月28日w31日)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1793年8月31日—9月1日)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1793年9月2日wlO月6日)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1793年9月2日—5日)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1793年9月6日—8日)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1793年9月8日—9日)
第三十三章 赢啦!(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1793年9月11日—14日)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1793年9月15日—16日)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1793年9月17日)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1793年9月17日—18日)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笫隐私
第四十一章 天气转阴(1793年9月19日—25日)
笔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1793年9月2日—30日)
第四十四章 遭难(1793年9月30日—10月2日)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七章 扔人海里的瓶子(1793年10月3日—4日)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1793年10月5日—7日)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1793年10月7日—11月11日)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1793年10月7日—8日)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1793年10月8日—10日)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1793年10月11日—15日)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1793年10月17日—18日)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1793年10月18日—20日)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1793年10月21日—23日)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1793年10月20日—24日)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1793年10月24日—28日)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1793年10月28日—11月1日)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1793年11月2日—6日)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1793年11月7日)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1793年11月8日)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1793年11月8日—11日)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1793年11月11日—13日)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1793年11月9日—10日)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1793年11月14日—17日)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1793年11月18日—20日)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1793年11月21日—22日)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1793年11月15日—72日)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答(1793年11月23日—27日)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1793年11月27日—12月4日)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1793年12月4日—6日)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1793年12月6日—14日)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1793年12月15日—18日)
第七十三章 广州(1793年12月19日—23日)
第七十四章 会合(1793年12月24日—1794年1月1日)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1794年1月1日—8日)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1793年12月29日—1794年1月13日)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1794年1月13日—15日)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1794年1月13日—2月1日)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1794年3月17日—9月6日)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1794年—1816年)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1794年—1795年)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1805年秋)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1816年—1817年)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1817年6—7月)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1817年—1840年)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1850年—1911年)
结束语天文地理音乐钟与景泰蓝
附录
· · · · · · (收起)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
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1792年10月27日—11月30日)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1792年11月30日—1793年1月21日)
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去中国觐见皇帝(1793年6月—9月)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1793年6月19日—23日)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1793年6月23日—24日)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1793年6月26日—7月5日)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1793年7月6日—18日)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1793年7月19日—31日)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1793年7月31日—8月5日)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1793年8月5日—7日)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1793年8月8日—10日)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1793年8月11日—16日)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1793年8月15日)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1793年8月19日—20日)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1793年8月21日)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1793年8月22日)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1793年8月24日)
笔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1793年8月22日—28日)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1793年8月24日—26日)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1793年8月27日—29日)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1793年8月28日J29日)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1793年8月28日w31日)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1793年8月31日—9月1日)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1793年9月2日wlO月6日)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1793年9月2日—5日)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1793年9月6日—8日)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1793年9月8日—9日)
第三十三章 赢啦!(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1793年9月11日—14日)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1793年9月15日—16日)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1793年9月17日)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1793年9月17日—18日)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笫隐私
第四十一章 天气转阴(1793年9月19日—25日)
笔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1793年9月2日—30日)
第四十四章 遭难(1793年9月30日—10月2日)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七章 扔人海里的瓶子(1793年10月3日—4日)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1793年10月5日—7日)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1793年10月7日—11月11日)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1793年10月7日—8日)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1793年10月8日—10日)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1793年10月11日—15日)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1793年10月17日—18日)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1793年10月18日—20日)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1793年10月21日—23日)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1793年10月20日—24日)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1793年10月24日—28日)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1793年10月28日—11月1日)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1793年11月2日—6日)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1793年11月7日)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1793年11月8日)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1793年11月8日—11日)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1793年11月11日—13日)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1793年11月9日—10日)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1793年11月14日—17日)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1793年11月18日—20日)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1793年11月21日—22日)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1793年11月15日—72日)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答(1793年11月23日—27日)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1793年11月27日—12月4日)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1793年12月4日—6日)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1793年12月6日—14日)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1793年12月15日—18日)
第七十三章 广州(1793年12月19日—23日)
第七十四章 会合(1793年12月24日—1794年1月1日)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1794年1月1日—8日)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1793年12月29日—1794年1月13日)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1794年1月13日—15日)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1794年1月13日—2月1日)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1794年3月17日—9月6日)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1794年—1816年)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1794年—1795年)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1805年秋)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1816年—1817年)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1817年6—7月)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1817年—1840年)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1850年—1911年)
结束语天文地理音乐钟与景泰蓝
附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很久以来便侨居国外:中国人成批来到巴达维亚,寻找生财之道。在城市里他们是办事员、经纪人或零售商。在乡下,他们做佃农、耕种者或仆人。什么工作他们都不会讨厌,甚至连种植甘蔗这种给黑奴干的活他们都干。许多人做大买卖发了财。中国本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不鼓励他们发挥这种才能。从1793年到1978年,这种倾向十分严重。 他们的人数和取得的成功让人恐惧。东印度荷兰公司于1740年听到反叛的传闻便组织了对中国人的大屠杀。2万到3万人丧生。“荷兰方面否认这次暴行,公司董事们深恐因此得罪中国皇帝”。他会不会对公司在广州的买卖——甚至对他们的人——进行报复呢?他们派了使团说明事由并对这一极端措施道了歉。意想不到的好事:皇帝毫不介意地让人复说:“我对于这些贪图发财远离祖国,舍弃自己祖宗坟墓的不肖臣民并无丝毫的关怀!” 这个皇帝就是乾隆。他对商业、利润和国际贸易已经表现出同样的蔑视;对向往外国的中国人表现出同样的严厉态度;同样喜欢停滞不变——以后他将公开炫耀这一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 -
我们现在谈中国制度的实质。在中央帝国各地,地方官吏代表皇帝;同时施行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他们就是皇帝:百姓的父母。他们贯彻皇帝的旨意,而且往往容易做过头,因为做过头是不受惩罚的,而违抗谕旨则会受到严惩。官吏越贪心,这个差额就越大。这个差额反映他们的实际权力;正是这个差额令人生畏,使人腐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1793年6月19日—2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停滞的帝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停滞的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停滞的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6 条 )


新贵、新动力、新挑战——马嘎尔尼来华背景
【注】本段摘自此书第二章“人类个主人”,主要介绍18世纪英国个心态,上层对商业个心相,以及对打开东方市场个渴望。本身同马嘎尔尼后势来到满清帝国个旅程无直接关系,但好算是蛮重要个背景情况介绍,因此在此地摘录一眼,方便横向理解。 海上霸权一般会让拥有此类霸权个民族...
(展开)

> 更多书评 56篇
论坛 · · · · · ·
马戛尔尼当年的真实想法是觉得有辱人格不想跪?还... | 来自木月永泽 | 2024-10-30 22:29:43 | |
牛逼 再版了! | 来自白袍 | 3 回应 | 2024-05-23 12:18:34 |
07年新刷的是502页 | 来自伯努利的骰子 | 2023-09-17 23:37: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8.2分 1103人读过
-
Fayard (198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8.2分 397人读过
-
野人 (2018)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别人推荐或自己发现的轻松阅读书单~之一 (CRO007)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2013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37°暖书单(二) (37°暖)
- 2014年新书(第一辑) (嘉木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停滞的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Deluge Again 2025-01-21 03:08:50 广东
不敢想象历史上每一个名男人是怎么上位的,是否也跟和珅一样。难怪男的老是说女的上位是靠下半身,原来是他们上下五千年的经验。想象李白也嗦谁叽叽,诸葛亮是怎么魅人的,哎哟喂,懂了。男儿才是真情人呐!
105 有用 豆友1143429 2018-08-28 15:08:28
书名真贴切,帝国的确停滞了,1793年至今没什么太大进步
1 有用 朱颐钊 2022-03-04 15:01:42
在三十年前刚刚译介到中国时,曾引起很热烈的反响。不过今日来看,无论是立意、材料还是观点,恐怕都停留在了那个时代。
3 有用 老不死大师 2016-03-13 08:43:47
教科书里对于马嘎尔尼来华的介绍只有一句话,看这本书可以更全面了解一下。
7 有用 石英 2015-11-22 13:48:20
1792年,马戛尔尼勋爵带着700人的豪华使团从英国出发,借着乾隆八十大寿的名义,来中国谈判,期望打开这个市场巨大的帝国大门。然而,西方人眼中已经没落的大清,不仅傲慢地拒绝了他们的全部建议,而且让这个新兴的海上霸主感到了难以置信的羞辱…和平谈判失败后,鸦片战争似乎只剩下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