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我们怎样读书的创作者
· · · · · ·
-
范寿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范寿康(1896—1983),浙江上虞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曾先后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育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
目录 · · · · · ·
目 录
序 ................................... 1
第一编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 1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1
为什么要学怎样学................. 陈东原 8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胡 适 23
· · · · · · (更多)
序 ................................... 1
第一编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 1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1
为什么要学怎样学................. 陈东原 8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胡 适 23
· · · · · · (更多)
目 录
序 ................................... 1
第一编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 1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1
为什么要学怎样学................. 陈东原 8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胡 适 23
读书............................. 胡 适 38
学习中不可少的步骤............... 林世望 49
第二编 我们怎样学习国文............ 55
中等学生的国文学习法..............何仲英 55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夏丐尊 82
研究国故的方法....................胡 适 86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91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 适 119
9 目 录
第三编 我们怎样学习历史、地理...... 133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朱经农 133
历史研究法........................何炳松 139
我们怎样去研究地理................王伯祥 168
第四编 我们怎样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 183
数学所给与人们的..................刘薰宇 183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数学..............施炳如 192
中学生应该怎样读理化..............沈涤生 196
第五编 我们怎样学习图画、音乐和英语 205
为什么大家要学图画................丰子恺 205
眼与手............................丰子恺 211
音乐学习的方法....................仲子通 219
英语学习的方法....................沈亦珍 232
· · · · · · (收起)
序 ................................... 1
第一编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 1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1
为什么要学怎样学................. 陈东原 8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胡 适 23
读书............................. 胡 适 38
学习中不可少的步骤............... 林世望 49
第二编 我们怎样学习国文............ 55
中等学生的国文学习法..............何仲英 55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夏丐尊 82
研究国故的方法....................胡 适 86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91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 适 119
9 目 录
第三编 我们怎样学习历史、地理...... 133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朱经农 133
历史研究法........................何炳松 139
我们怎样去研究地理................王伯祥 168
第四编 我们怎样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 183
数学所给与人们的..................刘薰宇 183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数学..............施炳如 192
中学生应该怎样读理化..............沈涤生 196
第五编 我们怎样学习图画、音乐和英语 205
为什么大家要学图画................丰子恺 205
眼与手............................丰子恺 211
音乐学习的方法....................仲子通 219
英语学习的方法....................沈亦珍 23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来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看出来。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它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日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 (查看原文) -
论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醍醐灌顶结果呢?我们的考证学的方法尽管精密,只因为始终不接近实物的材料,只因为始终不曾走上实验的大路上去,所以我们的三百年最高的成绩终不过几部古书的整理,于人生有何益处?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何裨补?虽然做学问的人不应该用太狭义的实利主义来评判学术的价值,然而学问若完全抛弃了功用的标准,便会走上很荒谬的路上去,变成枉费精力的废物。这三百年的考证学固然有一部分可算是有价值的史料整理,但其中绝大的部分却完全是枉费心思。如讲《周易》而推翻王弼,回到汉人的“方士易”;讲《诗经》而推翻郑樵、朱熹,回到汉人的荒谬诗说;讲《春秋》而回到两汉陋儒的微言大义——这都是开倒车的学术。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小书馆系列(共16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东坡小品》《国学概论讲话》《日本文明小史》《人间词话讲疏》《北平杂记》
等
。
喜欢读"我们怎样读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们怎样读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201821《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1896-1983)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最早刊行于1934年,是一本指导青少年如何读书学习的书,涉及到国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作者都是很有名的人物:梁启超、胡适、丰子恺等,是名副其实的“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已过80多年,其中道理却不因而落伍,反历久弥新,尽显“民国范儿”。 1,非你自己抖擞精...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书馆》系列丛书 (当代中国出版社)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kindle预备 (李笨4everyoung)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小书馆 (当代中国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怎样读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文笛营养 2015-05-09 20:12:04
在明复图书馆借阅的,一拿到就爱不释手
0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18-04-26 16:33:13
感受了一把民国时代的中学读物
0 有用 YY 2014-09-04 14:29:59
为了写论文翻阅了很多关于“阅读”的理论和书籍。嘎嘎
0 有用 船长 2017-06-08 19:28:49
“疑古的态度,简要言之,就是‘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十个字。”
0 有用 那颗晴空 2015-12-15 21:57:15
三观很正,是一本较为不错的民国学者的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