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收文11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其主体部分出自《朱熹的历史世界》及《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第二部分为余英时为宋明理学领域的学术著作所作的序言。第三部分为余先生回应部分学者对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一些质疑。这些看似略显杂乱的文章始终都在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即宋明理学及理学家与当时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究竟怎样互动。因此,本卷仍以《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为题。全书的基本立场是把宋明理学放在宋明政治文化史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看不到宋明理学中经典范畴的抽象演绎。开出了宋明理学研究的一条全新路径,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
在本书中,宋明理学没有了性与天道、天理人欲等哲学范畴的抽象演绎,而是把理学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环境中,开出了宋明理学研究的一条全新路径,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等。
以内圣外王来重建人间秩序,转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的整体规划。
2021024。
余先生通过写历史来解释理学,个人认为这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不过外史的叙述与内史终究有所差别。但作为了解宋明理学的时代背景扔较为可读。
本书的主体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十二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孝宗末年的政治改革和光宗的精神失常,可谓别具只眼,再读之依然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识体系的广博。宋明理学在现代哲学家的眼里只是讨论心性理气的形而上学,对于理学家的政治思想却不甚了了,作者在发掘理学家的政治抱负以及“得君行道”上可谓不留余地。“内圣”只是修养的起点,“重建秩序”的“外王”才是儒家的终极目的。明儒重视体道不重政治,也只是因为明... 本书的主体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十二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孝宗末年的政治改革和光宗的精神失常,可谓别具只眼,再读之依然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识体系的广博。宋明理学在现代哲学家的眼里只是讨论心性理气的形而上学,对于理学家的政治思想却不甚了了,作者在发掘理学家的政治抱负以及“得君行道”上可谓不留余地。“内圣”只是修养的起点,“重建秩序”的“外王”才是儒家的终极目的。明儒重视体道不重政治,也只是因为明代政治不允许理学家们“得君行道”,所以王阳明才在百死千难中将儒学转向了“觉民行道”。如果将宋明理学家只看做是重视自身修养、证悟的“自了汉”,那是他们绝不肯承认的。这也即是余先生所强调的“哥白尼回转”,由“内圣”再次回转至“外王”,这才是对宋明理学的全面理解。 (展开)
這本書絕大部分的內容都在另一本書看過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9篇
> 23人在读
> 71人读过
> 148人想读
订阅关于余英时文集 第十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艾多斯 2021-10-24 14:50:14
以内圣外王来重建人间秩序,转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的整体规划。
0 有用 的人 2021-05-17 13:15:01
2021024。
0 有用 过路的外邦人 2019-10-19 15:15:39
余先生通过写历史来解释理学,个人认为这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不过外史的叙述与内史终究有所差别。但作为了解宋明理学的时代背景扔较为可读。
0 有用 一只新新 2019-05-29 23:04:20
本书的主体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十二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孝宗末年的政治改革和光宗的精神失常,可谓别具只眼,再读之依然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识体系的广博。宋明理学在现代哲学家的眼里只是讨论心性理气的形而上学,对于理学家的政治思想却不甚了了,作者在发掘理学家的政治抱负以及“得君行道”上可谓不留余地。“内圣”只是修养的起点,“重建秩序”的“外王”才是儒家的终极目的。明儒重视体道不重政治,也只是因为明... 本书的主体是《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十二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孝宗末年的政治改革和光宗的精神失常,可谓别具只眼,再读之依然不得不佩服作者知识体系的广博。宋明理学在现代哲学家的眼里只是讨论心性理气的形而上学,对于理学家的政治思想却不甚了了,作者在发掘理学家的政治抱负以及“得君行道”上可谓不留余地。“内圣”只是修养的起点,“重建秩序”的“外王”才是儒家的终极目的。明儒重视体道不重政治,也只是因为明代政治不允许理学家们“得君行道”,所以王阳明才在百死千难中将儒学转向了“觉民行道”。如果将宋明理学家只看做是重视自身修养、证悟的“自了汉”,那是他们绝不肯承认的。这也即是余先生所强调的“哥白尼回转”,由“内圣”再次回转至“外王”,这才是对宋明理学的全面理解。 (展开)
0 有用 小翼>W< 2024-08-25 21:43:58 中国香港
這本書絕大部分的內容都在另一本書看過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