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的书评 (128)

读完《性学三论》后的40个认知
—— 《性学三论》读后感 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1,性颠倒(同性恋)受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 2,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常伴随性颠倒现象,并被赋予极高的意义和功能。 3,绝对性颠倒的人,常常是位高权重之人。(#゚Д゚)汉武大...
(展开)

《性学三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读: 思想贡献: 1、弗洛伊德指出古人更重视性冲动本身,今人更重视性对象。 2、当原欲受阻时,那股冲动升华至精神区域。 3、性变态属于人的正常表现。 4、身体的部位都能成为快感区 5、所有人都是雌雄同体 6、禁欲有害 7、虐恋关系中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位置可以互换 8、变态与... (展开)
弗洛伊德想做的,他真的做到了。
我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读这本书,希望它能给予我一些耳目一新的观点,但我没能如愿。这本书提到的所有内容,我好像都略知一二,只是没有它阐述的那么系统全面。读的过程中,我还时不时的嗔怪甚至鄙视弗洛伊德——身为当代心理学的执牛耳者,竟然写出这些连我都知道的东西...
(展开)

一本与性有关的研究性长篇报告
通篇下来,犹如读完一篇与性有关的学术论文之感。 有些观点还挺有意思,有那么些道理呢,比如以下: 1.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来自最上层社会的男子往往会将一个出身相对卑微的女子收作情妇,甚至干脆娶她为妻。这大概也是对性对象的征服欲作祟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彻底的性...
(展开)

为弗洛伊德写一个简短的备注
本来这本书的装帧看起来实在太像地摊读物,或者是会和家庭医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摆在一起的书,所以看完了也没打算说什么——因为我都不敢确信自己看的究竟是不是一本正常被“翻译”过来的书。 但看完以后还是觉得,弗洛伊德虽然日常被嫌弃,但毫无疑问还是比90%的批评他...
(展开)

把人作为生物化学机器的人格观——力比多能量守恒定律
性与性格 精神分析前期的核心是关于性(广义的性快感满足)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问题都与性有关系,儿童是“多型性变态”(《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童年期的性快感满足方式构成了潜意识的底层结构,人在童年的性心理发展经历,导致力比多的满足方式和分配形成了人的性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