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最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畅销书作家武志红,揭示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让爱和自由在家人、爱人之间流动
【内容简介】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
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武志红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如何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最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畅销书作家武志红,揭示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让爱和自由在家人、爱人之间流动
【内容简介】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
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武志红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如何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的墙,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秘游戏,让真爱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爱人之间。
【编辑推荐】
"◎ 最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经典作品。
◎ 爱是我们最深层的渴望,但为何越爱越孤独?对这个永恒的人的困境,作者深具洞察力,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帮助我们对自我、对情感模式有更多的觉察,打破自恋的幻觉,看到关系的真相。如果你也有“爱是什么?为何越想抓越抓不住?”类似的困惑,那这本书就适合你。
◎ 作者的写作方式非常引人入胜,通过故事、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的过程层层深入,透彻精彩,大众读者都能够理解接受。那些故事也成了我们每个人的镜子,和主人公一起感受,看书的过程就像是接受心理辅导课。
◎ 作者的风格是理性平静的治愈系,见解独到深刻,他是用心体会、理解和践行过,才写出了这样温暖睿智的文字。有读者评价“武老师对心灵这个东西有直觉,对他人的痛苦有着敏感的同理心,对怎样走出困境有中肯的见解”。
◎ 真爱和自由是让我们走出孤独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就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选择范围,懂得感激已拥有的一切,从而可以更深沉、更踏实地活在当下。
【媒体评论】
有很多人的情感经历一直不顺利,不断地恋爱、分手,结婚、离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些人和孩子的关系一直不和谐,整天处于对立、逃避或争吵的恶性循环里无法自拔。是啊,这些人为何越爱越孤独呢?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原来都是自恋惹的祸。我们自认为很爱对方,实际上是爱上了自己强加在对方身上的投射,根本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所以一直纠缠在糟糕的关系中痛苦万分。这本书非常实用,会给你指明方向,拨开迷雾,让爱从此流动起来!
——紫色的百合
我们习惯性地将爱理解为亲密无间、无所不谈,甚至是可以掌控对方的一切。如果将爱理解成“控制”,那结果必然是“越爱越孤独”。
阅读此书,能引起我们深思的不只是亲子关系,还有夫妻关系等。非常喜欢作者的写作方式,每一篇文章都以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案例的过程层层深入、引人入胜。看着看着,我觉得自己进入了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和主人公一起感受他们的内心,直到最后,看到作者的分析结论,才仿佛如梦初醒,就像是接受了一堂心理辅导课。
——阳光三月
武志红的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读得懂。任何一个有点文化的人都能把那些心理机制看懂。他在文章中所讲的那些道理、所做的那些分析,作为读者读下来之后,会觉得真的讲得非常清楚,也很透彻。从这种清楚和透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份真诚,他一定是用心去体会和理解过,甚至是践行过才能写得出这些文字的。他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肯定是真诚并认真地面对了自己。
——Shirley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创作者
· · · · · ·
-
武志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 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目录 · · · · · ·
拆掉自恋的高墙
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 003
远离你自我实现的陷阱 012
我们都是受虐狂吗? 022
我们为什么爱评价? 036
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 048
Part 2
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
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上) 063
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下) 075
最远的距离是咫尺天涯 087
过火的自信=自卑? 093
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怕成功 104
Part 3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低挫折商是怎么被炼成的 117
她好乖,但好可怜 126
他们为什么好吃 132
非黑即白:3个月婴儿的游戏 141
人善被人欺!为什么? 153
Part 4
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
爱的炮灰—《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65
天才为什么自甘堕落 175
永远保持一颗柔软的心 188
多少感情因逃离孤寂而生?—《逃离》读后感 201
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羞愧 205
感情寂灭的一代宗师 208
阿凡达:一个回不去的童话? 212
蝙蝠侠的俄狄浦斯情结 222
每个人都以为他的逻辑是正确的 225
如何在自我与现世间达成一个平衡? 237
雨果的“悲惨世界” 243"
· · · · · · (收起)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试读 · · · · · ·
我们常说,“我做这一切是为了你”,这句话的另一面是“你得为我的人生负责”。 一天下午,我在自家厨房里洗碗,和往常一样,我洗得有些马虎,一个碟子洗了三遍才算干净。 拿着一个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隐隐有些不开心。我想,这该是我马虎的原因吧。我试着觉察下,这个不开心是什么。 洗碗的动作慢了下来,而在水流冲过手的某一瞬间,我发现,我心中在暗自抱怨:凭...
喜欢读"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人也喜欢 · · · · ·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内在的父母vs.内在的孩子

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你辛苦了,你好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感觉没有上一本书,作者那种自恋的感觉。 突然想到初二做阑尾炎手术的自己。 最开始的印象都是当成自己当初的英雄事迹,你知道吗,急性阑尾炎是九级疼痛,生孩子十级,我在急诊床上打滚,在超声室外面喝水憋尿吐了,要手术了才发现体温39.6,没办法肛塞了吲哚美辛,上手... (展开)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阅读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一切,就不能建立关系。控制是自我意志的体现,控制感太强就不会体会到他人的内心,觉察不到他人的存在。没有人愿意做一件物品,做一个奴隶,自然控制感太强的人是孤独的。 当我们提出一种看法,产生一种信念,会把这种想法当成我们自己。我们会积极的促... (展开)>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好想把这系列的书推荐给爸妈 看 | 来自林叶🌻 | 2015-09-08 21:02:38 | |
孤独 | 来自适趣闲文eric | 2015-03-15 16:03:4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夜深人静 读一本“暖心”的书 (酷老姜)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黑天鹅·惊艳亮相 (黑天鹅图书)
- 购书单【1】 (波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爆仔 2015-03-23 15:57:14
前面几章还是有点意思,有讲到做个案的经验与心得,到了后面几章都是个人的读书与电影观感,实在无趣得很,其弊大于利,观后感仅代表个人观点,而随人经历不同,观点不一样,这即把自己思想强加于读者身上又没意义,读者买这书更多希望看你的思想而不是要份拼字数出来的作品,首次对武氏作品感到失望。还好只是读电子书,否则还嫌占我书柜地方。 仅代表个人观点!
1 有用 大云 2018-02-24 19:32:39
几本书的拼凑,新的写书思路!
9 有用 ♢Triticum†L. 2016-03-15 19:47:42
后面的书评影评简直醉,出书多不见得是好事,注意质量啊
2 有用 fzfd 2015-03-09 11:51:36
小我:内心越矛盾就越自恋 二元对立 投射
1 有用 koala 2018-06-04 00:01:55
“恨是爱而不能。”最近和远道而来的老同学喝酒,他质疑我每天嚷着不高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此有点脸红,持续在某种寂灭的丧气中,而看生活的表面不该如此。心理学和哲学都有抚慰这种低落的效力,努力去表达纯粹的感觉而非某种结论,去认识所爱的人的真实而并非自己想象的投射,不要对付出的感情标注加码而去掌控和强迫,善待自己心中的小孩和大人,不要向外投射童年糟糕的亲子关系,无论是我行你不行还是相反,所做的事情都是... “恨是爱而不能。”最近和远道而来的老同学喝酒,他质疑我每天嚷着不高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此有点脸红,持续在某种寂灭的丧气中,而看生活的表面不该如此。心理学和哲学都有抚慰这种低落的效力,努力去表达纯粹的感觉而非某种结论,去认识所爱的人的真实而并非自己想象的投射,不要对付出的感情标注加码而去掌控和强迫,善待自己心中的小孩和大人,不要向外投射童年糟糕的亲子关系,无论是我行你不行还是相反,所做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不能强赖在他人身上要求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自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