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原作名: The Storyteller
译者: 苏莹文
出版年: 2015-12
页数: 497
定价: 5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读客·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朱迪·皮考特作品
ISBN: 9787550251472
内容简介 · · · · · ·
我不能回忆,回忆令人心碎;
我也不能编织未来,因为根本没有未来。
我只能告诉你,一个支撑我活下来的故事。
——————————
车祸毁容后,塞奇成了昼伏夜出的烘焙师傅。她在哀伤辅导小组的聚会中,结识了年迈孤独的约瑟夫,两人原本看似单纯的友谊,在约瑟夫吐露了埋藏大半辈子的 秘密后开始变调。
曾是纳粹军官的约瑟夫,希望能死在犹太裔的塞奇手上,藉以得到宽恕。约瑟夫的告白让塞奇想到奶奶绝口不提的过往:如果他真的参与过那场残暴的大屠杀,那么,只有奶奶这样的集中营幸存者,才有资格判断他是否值得被宽恕。
在塞奇的请求下,奶奶回忆起自己是如何失去家人,又是如何在纳粹时代幸存下来的。集中营里的一切历历在目,字字句句都是血泪交织的过往。她给了塞奇一本笔记本,那里面写着一个支撑她活下来的故事。
——————————
总有一段闪着光芒的温暖回忆,支撑我们走过人生中每个灰暗的...
我不能回忆,回忆令人心碎;
我也不能编织未来,因为根本没有未来。
我只能告诉你,一个支撑我活下来的故事。
——————————
车祸毁容后,塞奇成了昼伏夜出的烘焙师傅。她在哀伤辅导小组的聚会中,结识了年迈孤独的约瑟夫,两人原本看似单纯的友谊,在约瑟夫吐露了埋藏大半辈子的 秘密后开始变调。
曾是纳粹军官的约瑟夫,希望能死在犹太裔的塞奇手上,藉以得到宽恕。约瑟夫的告白让塞奇想到奶奶绝口不提的过往:如果他真的参与过那场残暴的大屠杀,那么,只有奶奶这样的集中营幸存者,才有资格判断他是否值得被宽恕。
在塞奇的请求下,奶奶回忆起自己是如何失去家人,又是如何在纳粹时代幸存下来的。集中营里的一切历历在目,字字句句都是血泪交织的过往。她给了塞奇一本笔记本,那里面写着一个支撑她活下来的故事。
——————————
总有一段闪着光芒的温暖回忆,支撑我们走过人生中每个灰暗的季节。
——————————
◆《姐姐的守护者》作者朱迪·皮考特,写作生涯最杰出作品首次引进
◆ 美国作者实力排行榜永远的霸主
◆ 连续5年当选“全美最受欢迎作家”
◆ 连续8年夺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 每一部作品都催人泪下,全年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图书馆期刊》2013年最佳图书
◆ “她满足了无数粉丝对她怀抱的所有期待。”——《图书馆期刊》
——————————
媒体及名人推荐:
◆
这个故事充满力量、引人入胜,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撕心裂肺。迷人的皮考特用前所未有的视角诠释了一个已被无数前人讲述过的话题。
——《书单》
◆
皮考特满足了无数粉丝对她怀抱的所有期待:好读的故事、无可挑剔的研究与准备工作,以及读到结尾那叫人揪心的一声叹息。
——《图书馆期刊》
◆
阅读《说故事的人》是一段让人百感交集的汹涌体验。故事里提出的关于正义与宽恕的问题,在读完最后一页时,仍长久地萦绕于我们心头。
——《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
◆
我怀疑今年我是否还会再读到一本像朱迪·皮考特的《说故事的人》这样感人至深的力作。
——《亨廷顿新闻》
◆
皮考特挖掘到了人类在难以抉择的情况下,所面对的家庭身份、宗教和人性之间的微妙联系。
——《出版人周刊》
◆
朱迪·皮考特的新书《说故事的人》会让人忍不住长时间的去思考,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并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太阳报》
◆
如果你认为你了解朱迪·皮考特,那她的这本小说会让你重新认识,一个充满力量并且意想不到的结局。
——《好管家》
◆
皮考特提出的是尤为复杂的伦理问题,诸如背叛何时能够被原谅?魔鬼有颗良心是否重要?一万个读者会有一万个回答。这就是朱迪·皮考特真正的秘密。当你揭去她光鲜亮丽的名声后,还能发现一种智慧。
——《洛杉矶时报》
◆
关于大屠杀的幸运者,皮考特说:“我只是写小说,我无法想象他们真实生活的样子。”
——《犹太人周报》
◆
这是一本可读性高,同时可能令人感到痛苦的书,《说故事的人》里所描写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令人震惊。
——《独立报》
◆
皮考特的书让人爱不释手。
——《女性》
◆
无疑,《说故事的人》是一本骇人又充满悬念的小说。
——《柯克斯书评》
◆
《说故事的人》关于死亡的权利、内疚和赎罪,关于对真相的执着,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面对真正的自己。
——BBC
◆
本质上,《说故事的人》是一本关于一个人是否有权利讲述他人秘密的小说,以及真正的原谅所需要的情感投入。
——《娱乐周刊》
◆
这并不是一本轻松的书,很多地方都揭露了人性中的野蛮与麻木。不过,《说故事的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人们的心中种下种子,让人开始思考最坏的人性是否也有赎罪的可能。推荐。
——《历史小说协会》
作者简介 · · · · · ·
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美国作者实力排行榜永远的霸主,连续8年夺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连续5年当选“全美最受欢迎作家”。
1992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以来,她的二十多部作品均为世界级畅销书,至今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近年出版的8本小说,每一本都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朱迪•皮考特作品第一辑中,收录了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代表作《姐姐的守护者》《第十层地狱》,曾被翻拍成电视剧的畅销作《死亡约定》《换心》,和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从未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说故事的人》。
这5本小说各有侧重,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境遇中的普通人的故事,道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的永恒主题——如何宽恕他人、宽恕自己。
"说故事的人"试读 · · · · · ·
父亲把葬礼的细节托付给我。“安妮雅,”他说,“我葬礼上不要看到威士忌,要用顶级的黑莓酒。还有,提醒你:记得要大家都别哭,跳舞就好。在他们把我棺木吊进墓穴时,我要喇叭响亮吹奏,还要白色蝴蝶。”我父亲就是这么有个性。他是村里的面包师傅,每天除了为居民烘烤面包,他还会特别帮我烤一个与众不同的面包。他在面团里加入肉桂和浓郁的巧克力,为我烤出这个外形像公主小皇冠的面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埃塞尔的丈夫还活着,但是他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不认识她。人会因为各式各样由小至大的失落而痛苦。你会遗失钥匙、眼镜或失去童贞。你可能会昏了头,丧失良心甚或理智。你会搬出自己家,住进可提供协助的机构,会有子女迁居海外,或是,你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配偶逐渐进入痴呆的状况。失去,不仅限于死亡,而哀伤是灰暗的情绪,会以各种形态出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我从前会写作,”她说,“是个相信童话故事的孩子。我说的不是你妈妈读给你听的那种傻傻的迪斯尼童话,而是刺激曲折,女主角知道爱情有杀伤力,同样也可以带来自由的故事。我相信巫婆的诅咒,相信狼人会发狂。但是我也错误地以为最恐怖的故事全来自想象,而不是真实生活。”她用手抚平床罩,“我十三岁时开始写这个故事。当其他女孩子打点发型,开始想和男孩调情的时候,我在写作。我会想象人物和对白,写下一整个章节给我最好的朋友塔雅看,看她有什么评语。我们有个计划:我要成为畅销作家,而她会是我的编辑,然后我们一起搬到伦敦喝鸡尾酒。哈,当年我们连野莓红琴酒是什么都不知道。开战时,我已经开始写作,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停笔。”她把记事本交给我,“当然,我写的东西没什么创意,我的创造力消失了。但是只要一有可能,我就会重写下自己的记忆。我不得不写。” 我翻开封面,内页只见纤细的手写笔迹,从上到下,没有任何留白,仿佛空间是一种奢侈的浪费。说不定在当时真的是那样。“这是我的故事,”奶奶继续说,“不是你想找的,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故事。相较之下,那一点也不重要。”她直视我的双眼,“因为这才是让我活下来的故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4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说故事的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说故事的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 更多书评 8篇
-
失去,不仅限于死亡,而哀伤是灰暗的情绪,会以各种形态出现。 失去,就是这么自相矛盾,已经不在的事物怎么会让我们感觉到如此的沉重? 回忆宛如魔术师从袖口变出来的纸花朵:从原本的不见踪影到最后变得既真实又生动,让我无法相信自己将这些回忆隐藏了这么久。而就像这些纸花一样,回忆一旦得到释放,便无法收回。 与另一个人分享过去,是一种和自己闷着头回想完全不同的经验。比较不像创伤,而像是在伤口上敷药。 无论我们...
2017-01-27 03:38:29 2人喜欢
失去,不仅限于死亡,而哀伤是灰暗的情绪,会以各种形态出现。 失去,就是这么自相矛盾,已经不在的事物怎么会让我们感觉到如此的沉重? 回忆宛如魔术师从袖口变出来的纸花朵:从原本的不见踪影到最后变得既真实又生动,让我无法相信自己将这些回忆隐藏了这么久。而就像这些纸花一样,回忆一旦得到释放,便无法收回。 与另一个人分享过去,是一种和自己闷着头回想完全不同的经验。比较不像创伤,而像是在伤口上敷药。 无论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有多想让自己相信死后的世界,一切都结束了。 当一个人因为信仰而遭到凌虐,那么宗教是否还是明灯? 我发现谎言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像是层层的油漆,到最后,你甚至忘了最初的底色。 相同的行为经过一再重复,似乎会变成正确的做法。到最后,甚至连愧疚都不复存在。 权力不是去欺压比你弱小的人,雷纳,而是在有能力做出恶行时,懂得去拒绝。 你可能不会相信,但这个场景并不让我们感到沮丧:一个被人从自己婚礼中拖出来的新娘,和丈夫分离,最后运到了奥斯威辛。 相反的,这一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这表示,无论这个集中营里发生了什么事,无论他们拘捕、杀害了多少犹太人,外面都还有更多犹太人在生活、在恋爱、在结婚、在期待着明天。 有时候,要再次成为“人”,只需要别人无视于表面所见,而用对待“人”的方式来对待你。 他做错了事,不值得你爱。但是他应该得到你的宽恕,否则他会像你心头的野草一直长,蔓生到让你窒息。当你把这么多的恨藏在心里时,唯一会受苦的人只有你。
回应 2017-01-27 03:38:29 -
身上看出了什么。他说:我的未来。” 突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和两个姐姐曾经陪 若奶奶在家附近散步。我因为正在看书所以不想 出门、而且我觉得没有目的的闲逛毫无意义。但 是母亲要我们三姐妹出门,于是我们只好无精打 采地跟在走路速度奇慢的奶奶身后。看我们冲到马路上她吓得说:“明知道有好好的人行道可以走、为什么要走在街上?”当时我以为她是过度小心担心住宅区路上的车子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但现在我懂了,她只是不能理...
2021-08-15 11:25:33
身上看出了什么。他说:我的未来。” 突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和两个姐姐曾经陪 若奶奶在家附近散步。我因为正在看书所以不想 出门、而且我觉得没有目的的闲逛毫无意义。但 是母亲要我们三姐妹出门,于是我们只好无精打 采地跟在走路速度奇慢的奶奶身后。看我们冲到马路上她吓得说:“明知道有好好的人行道可以走、为什么要走在街上?”当时我以为她是过度小心担心住宅区路上的车子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但现在我懂了,她只是不能理解我们明明可以走人行道,为什么不愿意使用。 当自由遭到剥夺之后,我猜,你会把自由当作特权,而不当一般权利看待。 在我们刚到美国时,你爷爷建议我加入个社团,当中的成员都是些和我有相同经验的人,你知道的,就是那些曾经待在集中营的人。我拉他和我一起去参加过三次聚会。聚会中、大家说的都是发生在集中营里的事,说自己有多么恨德国人。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到了一个美丽的陌生国家,我想要聊电影、我英俊的丈夫和我的新朋友。所以我离开了那个团体,开始过自已的生活。” 全书还剩:23分 78% 引自第5512页 回应 2021-08-15 11:25:33 -
交交黄鸟止于桑 (怀良辰以孤往)
你会问我,经历了这一切,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个故事多具有影响力,这个故事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可以拯救性命。但是这也可能像个污水坑,像一片牵绊你的流沙,让你无法放自己自由。 你可能会想,见证了这样的事一定会带来不同,但其实不然。我在报纸上读到,在一些地方,同样的历史一再重演。 真相比虚构的故事更冷酷。有些幸存者只是想把经历说出来,他们到学校、博物馆和教堂去演讲。我认为他们...2019-08-10 22:09:48
你会问我,经历了这一切,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个故事多具有影响力,这个故事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可以拯救性命。但是这也可能像个污水坑,像一片牵绊你的流沙,让你无法放自己自由。
你可能会想,见证了这样的事一定会带来不同,但其实不然。我在报纸上读到,在一些地方,同样的历史一再重演。
真相比虚构的故事更冷酷。有些幸存者只是想把经历说出来,他们到学校、博物馆和教堂去演讲。我认为他们是想借由这种方式来正视整件事。我听他们表示过,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说不定更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我的丈夫——也就是你的爷爷——说过:敏卡,你是作家,想想看,这个故事可以揭示多少事。
但正因为我曾经写作,所以我办不到。
作家可用的武器有了缺失。有些无以名状的文字遭到过度滥用。比如说:爱。我能够写一千次爱这个字,但对不同的读者来说,这个字可以有一千种不同的意思。
我们没办法用单字来界定一些太过纠结和太沉重的情绪,既然如此,那么用白纸黑字写下这些感情又有什么意义?
“爱”不是唯一失格的词汇。
“恨”也一样。
“战争”。
还有“希望”,喔,没错,“希望”。
你懂了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说出自己这段故事的原因。
如果你亲身经历过,你就会知道没有任何文字足以形容这件事。
而如果你不曾经历,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懂。
回应 2019-08-10 22:09:48
-
在一个风暴过后的早晨,白雪覆盖了整个营区,塔雅和我走出营房去上工。我们跟在几个女人后面,拖拉着脚步前进。大家身上都裹了层层破烂的衣服,但仍然冷得发抖。我们每天走这条路,沿着篱笆走到集中营的坡道入口。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火车靠站,有时候在我们经过时,会看到德国人在筛选犹太人。偶尔,我们也会蹒跚经过排着等死亡淋浴的人。 这天我们经过时,正好有一群新来的俘虏走出车厢。他们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提着行李站在...
2017-11-24 08:13:46
在一个风暴过后的早晨,白雪覆盖了整个营区,塔雅和我走出营房去上工。我们跟在几个女人后面,拖拉着脚步前进。大家身上都裹了层层破烂的衣服,但仍然冷得发抖。我们每天走这条路,沿着篱笆走到集中营的坡道入口。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火车靠站,有时候在我们经过时,会看到德国人在筛选犹太人。偶尔,我们也会蹒跚经过排着等死亡淋浴的人。 这天我们经过时,正好有一群新来的俘虏走出车厢。他们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提着行李站在站台上,喊着挚爱亲友的名字。 突然间,我们看到了她。 她从头到脚都穿着白色的丝缎,冷风吹得她的头纱往后飘。警卫推着她排进筛选的队伍,但她仍然四处张望。 这一幕吸引了我们这群女人的眼光,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 你可能不会相信,但这个场景并不让我们感到沮丧:一个被人从自己婚礼中拖出来的新娘,和丈夫分离,最后运到了奥斯威辛。 相反的,这一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这表示,无论这个集中营里发生什么事,无论他们拘捕、杀害了多少犹太人,外面都还有更多犹太人在生活、在恋爱、在结婚、在期待着明天。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7-11-24 08:13:46 -
失去,不仅限于死亡,而哀伤是灰暗的情绪,会以各种形态出现。 埃塞尔的丈夫还活着,但是他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不认识她。人会因为各式各样由小至大的失落而痛苦。你会遗失钥匙、眼镜或失去童贞。你可能会昏了头,丧失良心甚或理智。你会搬出自己家,住进可提供协助的机构,会有子女迁居海外,或是,你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配偶逐渐进入痴呆的状况。失去,不仅限于死亡,而哀伤是灰暗的情绪,会以各种形态出现。
2015-12-09 18:04:53
-
身上看出了什么。他说:我的未来。” 突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和两个姐姐曾经陪 若奶奶在家附近散步。我因为正在看书所以不想 出门、而且我觉得没有目的的闲逛毫无意义。但 是母亲要我们三姐妹出门,于是我们只好无精打 采地跟在走路速度奇慢的奶奶身后。看我们冲到马路上她吓得说:“明知道有好好的人行道可以走、为什么要走在街上?”当时我以为她是过度小心担心住宅区路上的车子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但现在我懂了,她只是不能理...
2021-08-15 11:25:33
身上看出了什么。他说:我的未来。” 突然间、我想起了小时候和两个姐姐曾经陪 若奶奶在家附近散步。我因为正在看书所以不想 出门、而且我觉得没有目的的闲逛毫无意义。但 是母亲要我们三姐妹出门,于是我们只好无精打 采地跟在走路速度奇慢的奶奶身后。看我们冲到马路上她吓得说:“明知道有好好的人行道可以走、为什么要走在街上?”当时我以为她是过度小心担心住宅区路上的车子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但现在我懂了,她只是不能理解我们明明可以走人行道,为什么不愿意使用。 当自由遭到剥夺之后,我猜,你会把自由当作特权,而不当一般权利看待。 在我们刚到美国时,你爷爷建议我加入个社团,当中的成员都是些和我有相同经验的人,你知道的,就是那些曾经待在集中营的人。我拉他和我一起去参加过三次聚会。聚会中、大家说的都是发生在集中营里的事,说自己有多么恨德国人。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到了一个美丽的陌生国家,我想要聊电影、我英俊的丈夫和我的新朋友。所以我离开了那个团体,开始过自已的生活。” 全书还剩:23分 78% 引自第5512页 回应 2021-08-15 11:25:33 -
交交黄鸟止于桑 (怀良辰以孤往)
你会问我,经历了这一切,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个故事多具有影响力,这个故事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可以拯救性命。但是这也可能像个污水坑,像一片牵绊你的流沙,让你无法放自己自由。 你可能会想,见证了这样的事一定会带来不同,但其实不然。我在报纸上读到,在一些地方,同样的历史一再重演。 真相比虚构的故事更冷酷。有些幸存者只是想把经历说出来,他们到学校、博物馆和教堂去演讲。我认为他们...2019-08-10 22:09:48
你会问我,经历了这一切,为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个故事多具有影响力,这个故事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可以拯救性命。但是这也可能像个污水坑,像一片牵绊你的流沙,让你无法放自己自由。
你可能会想,见证了这样的事一定会带来不同,但其实不然。我在报纸上读到,在一些地方,同样的历史一再重演。
真相比虚构的故事更冷酷。有些幸存者只是想把经历说出来,他们到学校、博物馆和教堂去演讲。我认为他们是想借由这种方式来正视整件事。我听他们表示过,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说不定更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我的丈夫——也就是你的爷爷——说过:敏卡,你是作家,想想看,这个故事可以揭示多少事。
但正因为我曾经写作,所以我办不到。
作家可用的武器有了缺失。有些无以名状的文字遭到过度滥用。比如说:爱。我能够写一千次爱这个字,但对不同的读者来说,这个字可以有一千种不同的意思。
我们没办法用单字来界定一些太过纠结和太沉重的情绪,既然如此,那么用白纸黑字写下这些感情又有什么意义?
“爱”不是唯一失格的词汇。
“恨”也一样。
“战争”。
还有“希望”,喔,没错,“希望”。
你懂了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说出自己这段故事的原因。
如果你亲身经历过,你就会知道没有任何文字足以形容这件事。
而如果你不曾经历,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懂。
回应 2019-08-10 22:09:48 -
在一个风暴过后的早晨,白雪覆盖了整个营区,塔雅和我走出营房去上工。我们跟在几个女人后面,拖拉着脚步前进。大家身上都裹了层层破烂的衣服,但仍然冷得发抖。我们每天走这条路,沿着篱笆走到集中营的坡道入口。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火车靠站,有时候在我们经过时,会看到德国人在筛选犹太人。偶尔,我们也会蹒跚经过排着等死亡淋浴的人。 这天我们经过时,正好有一群新来的俘虏走出车厢。他们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提着行李站在...
2017-11-24 08:13:46
在一个风暴过后的早晨,白雪覆盖了整个营区,塔雅和我走出营房去上工。我们跟在几个女人后面,拖拉着脚步前进。大家身上都裹了层层破烂的衣服,但仍然冷得发抖。我们每天走这条路,沿着篱笆走到集中营的坡道入口。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火车靠站,有时候在我们经过时,会看到德国人在筛选犹太人。偶尔,我们也会蹒跚经过排着等死亡淋浴的人。 这天我们经过时,正好有一群新来的俘虏走出车厢。他们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提着行李站在站台上,喊着挚爱亲友的名字。 突然间,我们看到了她。 她从头到脚都穿着白色的丝缎,冷风吹得她的头纱往后飘。警卫推着她排进筛选的队伍,但她仍然四处张望。 这一幕吸引了我们这群女人的眼光,所有的人都停下脚步。 你可能不会相信,但这个场景并不让我们感到沮丧:一个被人从自己婚礼中拖出来的新娘,和丈夫分离,最后运到了奥斯威辛。 相反的,这一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这表示,无论这个集中营里发生什么事,无论他们拘捕、杀害了多少犹太人,外面都还有更多犹太人在生活、在恋爱、在结婚、在期待着明天。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7-11-24 08:13:4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未知出版社 (2013)8.6分 38人读过
-
台灣商務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Atria/Emily Bestler Books (2013)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无所知的世界,看下去,才有惊喜 (溜肉段)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读客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 (survivor)
- 藏书单 (不一定)
- [入手待读 VII] (书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说故事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Q 2015-11-24 17:43:36
又是一本带有朱迪·皮考特个人风格的作品:两难的困境、多种的视角、somehow难以被言说的话题。而写作这本小说本身也在这样的困境中(因为叙述的是“大屠杀”)——无法言说却又不得不说。朱迪·皮考特是个实实在在的不可知论者,她讲述,却不判断,但是讲述就足够重要。
0 有用 十三年蝉 2017-06-05 16:31:38
关于集中营的描写,关于敏卡一家人的遭遇,我没敢细看,因为会哭出来。正好今天看到日本一旅店出书否则侵华战争,强压住内心的愤怒。战争的幸存者如果看到这个世界没有改变,他们会怎么想?这本书没有结局,其实也无所谓结局。战争狂、恐怖分子,他们如害虫一样,永远在地球上存在。我们无能为力。
0 有用 夜幕下的犀牛 2017-05-09 14:02:05
生命很难平衡,我们总是在无知觉中作恶或是行善。只是如何在行程结束时坦荡往生,我们无人知晓,也无有先例可做参考。随心,矫心,才能轻装上路。
0 有用 乱姬 2017-01-13 00:09:42
Nazi 有关,虚构,有一定事实基础,畅销书,过于文艺,典型的文青范,可速读,不需精读
7 有用 似此星辰 2016-07-26 22:50:15
中间奶奶的故事是最好看的一段,但到结尾又不行了。都说这个作者喜欢描写两难境遇,其实不是的,她的主角最后的结局总是顺理成章的,在明白了她不会真的让主角陷入无解的道德困境后,最后一重转折就在意料之中,转折前她的“协助自杀”是顺理成章的,转折后她的宽恕更是。作者用自己的手往作品里情感与理智的天平两侧轮流加码,就不要惊叹于天平理所应当的摇摆不定了吧。喜欢多视角,喜欢争议话题,不代表真的有能力写好道德冲突。... 中间奶奶的故事是最好看的一段,但到结尾又不行了。都说这个作者喜欢描写两难境遇,其实不是的,她的主角最后的结局总是顺理成章的,在明白了她不会真的让主角陷入无解的道德困境后,最后一重转折就在意料之中,转折前她的“协助自杀”是顺理成章的,转折后她的宽恕更是。作者用自己的手往作品里情感与理智的天平两侧轮流加码,就不要惊叹于天平理所应当的摇摆不定了吧。喜欢多视角,喜欢争议话题,不代表真的有能力写好道德冲突。所以最好看的章节是奶奶的回忆啊,因为那部分的道德判断是不言自明的。(给自己留个备忘,如无特别想看的题材,以后不要再看她的书了。) (展开)
0 有用 可莫奇Ծ‸Ծ 2022-03-14 14:04:10
高中时期的自己,读出了战争的无奈与残酷,生命的珍贵与不堪一击,以及感情的短暂与历久弥新
0 有用 大白臉WC15 2021-12-22 20:32:10
注释可以更好。中途看了豆瓣的短评,被剧透了,干。好奇短评中的各位怎么没读到最后就知道他是谁的?
0 有用 紫一百 2021-10-03 08:01:55
被师妹带入了朱迪皮考特的坑,她的书让我找到了多年前通宵达旦看书的感觉,一口气不能停,太精彩,鞭策人性。
0 有用 木兰 2021-09-09 10:17:12
还是这样的话题,还是那个熟悉的风格
0 有用 囧囧有神 2021-08-25 16:53:45
约瑟夫是弟弟这个可能性在第一部分的时候我就怀疑了--棒球老师和德文老师,哥哥应该不会这些--后面更是坐实了这一猜测,但是女主在最后时刻被激怒,以至于参与协助自杀这个情节倒是出人意料。第三部分利用里约和塞奇信息不对称这一点,让读者在上帝视角看着故事走向逐渐偏离happy end,这样比一切正常结束更有意思。作者似乎不喜欢进行评价,不论是书,还是书中的小故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句点,可能有人不喜欢。但是... 约瑟夫是弟弟这个可能性在第一部分的时候我就怀疑了--棒球老师和德文老师,哥哥应该不会这些--后面更是坐实了这一猜测,但是女主在最后时刻被激怒,以至于参与协助自杀这个情节倒是出人意料。第三部分利用里约和塞奇信息不对称这一点,让读者在上帝视角看着故事走向逐渐偏离happy end,这样比一切正常结束更有意思。作者似乎不喜欢进行评价,不论是书,还是书中的小故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句点,可能有人不喜欢。但是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情,美好的事情后面也可能走向苟且的结局,正如书中那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