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的2星书评 (22)

筱圮耒紫 2016-03-07 13:35:44

标签化的人物

华裔作家的小说作品,描写一个华裔家庭在美国,从二女儿忽然失踪的那天开始讲起这个家庭的许多秘密,展现了华裔家庭在美国生存的一些无奈和悲哀。父亲是华裔,终生都想融入众人。母亲是美国人,从小就聪慧的出类拔萃,为了家庭放弃了工作和梦想,当上了家庭主妇。从此把期望都...  (展开)
小企鹅Ponpy 2015-08-02 04:17:22 Penguin Press HC, The2014版

一点儿都不好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点儿都不好看!这家的爸爸妈妈简直奇葩死了,生生地把本来半死不活的温水般的生活过得像人间地狱一样。这三个孩子投胎到他们家一定是上辈子犯了天条之类的。 这个妈妈,明明自己主动放弃了学业,却抱怨社会对女人不公平。看到邻居女医生没有老公,就觉得自己如果没有老公和...  (展开)
hylee 2020-08-25 01:27:19

凭什么啊

读完的第一感受是:啊?为什么? 为什么结局说都会变好?凭什么? 凭什么James出了轨, Marilyn离家出走 心怀医生梦一直放不下,为什么这些就会自动痊愈? 感觉结局很莫名其妙, 为什么丈夫会选择回去, 为什么就突然理解妻子了呢, 为什么Nath突然就茅塞顿开了, 为什么未来暗示会和Jack幸...  (展开)
S_jun 2019-09-28 11:11:59

无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热门,之前看过作者新作觉得一般般,以为这一部会是惊艳的处女作,然鹅,失望了,两部相比,只能说毫无差别,除了讲故事能力不错,其他一无是处。 故事一样的,选择在70年代的美国,我不知道这意义在哪里,讲的也是女权,种族歧视等,虽说这还是现在不可...  (展开)
已注销 2018-06-07 13:07:51

没有预期的直击心灵

不到一半已经是真相大白,或者适合拍一部娓娓道来的电影,父母有为我好的说辞,我也有选择与否的权利,真相从来都是赤裸裸在那里,围绕着,旋转着,忽视地,维护着,好可怕,以为和别人不一样,从我这一辈改变吧,给予自由,告别绑架,孩子从来都是附属品 当他们成为中心,大人...  (展开)
小黑人1号 2017-10-21 21:02:50

wh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情中总有一方处于卑微的位置,詹姆斯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白人妻子玛丽琳,最终和路易莎出轨。我不明白最后詹姆斯是如何战胜了内心的自卑回到妻子身边,我更不明白妻子在知道丈夫出轨后又如何轻易的做到原谅自己的丈夫。仅仅是因为失而复得就是珍贵的吗?杰克既然承认爱的是内...  (展开)
麋鹿知返 2017-05-18 06:00:10

在种族歧视和中国式教育的外壳下藏着一个索然无味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开头很有吸引力,“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那时候我以为它会如《美少女的谎言》如《十三个原因》般精彩,然而并没有,在种族歧视和中国式教育的外壳下藏着一个索然无味的故事: 她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实际上她既不合群,又不适应母亲望女成凤的教育。她认识了哥...  (展开)
曦怡Winyi 2017-01-08 19:38:30

我认为结局应该是变本加厉的悲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名列我最近所看的书最讨厌的一本。 主要矛盾冲突就在“与众不同”以及“融入其中”。芸芸众生的想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想在众人中淹没自己。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为书中的主要矛盾基础。 然而,问题在: 1 家庭没有沟通。诡异地全家都是哑巴,没有一个人懂得什么叫做说出...  (展开)
晚空的友人 2016-02-04 09:36:30

Something I can tell you

这里有许多个我不喜欢的要素:种族歧视、非法移民、孝顺绑架…看到詹姆斯出轨被抓几乎才提起了我的一点兴趣,前面看得压抑烦闷,当然这也符合莉迪亚死后家庭的气氛,但没有调节和缓和的一直讲这种气氛也是让我暴躁。 生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人生中,詹姆斯和玛丽亚一见钟情...  (展开)
小丸子 2023-11-21 11:23:08

看完整本书我都在懵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很少说我不喜欢哪本书,我只会说这本书我读不进去,可能晦涩难懂,可能文笔无趣,但这本书我真的不喜欢,理由很简单,它让我觉得压抑,不解。 让我总结这本书的读后感就是:女孩死了,然后她爸爸出轨了,妈妈不能接受事实变得暴躁,哥哥尽力逃避却又想弄清事实,妹妹被全家忽...  (展开)
奥迪特大婶儿 2020-12-08 17:49:54

我不,但为了你我愿意,最后发现还是不行的故事

之所以会看完而不是放弃并不是因为故事有多吸引人,而是期待这个故事能用一个我没能想到的方法讲述,或者哪怕是我能想到的套路,也期望这个套路故事能够更动人,更有逻辑,更真实,而不是看完最后觉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矫情,为了讲述一个活出自我的故事,故意把故事中的每个人脸...  (展开)
桃子和睦 2019-07-13 09:10:07

大杂烩,浅显无法动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杂烩 原生家庭;父母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当被爱的是老二 ,老大和老三的悲剧;女性独立;同性爱情;种族问题;普通还是特殊…… 中间那些杂七杂八到紊乱没有重点的回忆让老二去死有点奇怪。她决定自杀应该是有一个思考过程的,作者为了显得“她没有出现但无处不在”这个事,...  (展开)
GATE 67 2017-05-28 08:19:09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用蜗牛读书读过的一本书。可以说作者的叙事很特别,也很老练到位。故事的本身并无特别的新意,这也是我们身边许多人可能正在经历的过程。就像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参加各种特长班,孩子失去了童年自由玩乐的快乐,而且这种强制会伴随着竞争愈发激烈的成长过程逐步加重。 一种人挺了...  (展开)
Serendipity 2016-11-05 16:31:56

体会不到太多深意

这本书不是我的菜……故弄玄虚太多,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三个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不能自由的表达,以致于一个近似抑郁、一个迫不及待地逃离、一个走了绝路。大概是在美国社会下这样的家庭环境显得很异类吧,但是在一直生活在中国父母桎梏之下的中国孩子看起来,这样的经...  (展开)
ttttttttttg 2016-09-01 16:53:47

看完怪难过

整本书的结构很精巧,行文翻译都很到位,插叙的反复使用很好的构筑了一个没什么意思但是让你带着疑问继续读下去的故事,让人很感叹作者的能力,不过故事实在是很悲伤而且里面有很多不是很利于心情的描述,举个例子“当然,莉迪亚误解了路易莎。那时候,在女儿的生日宴上,詹姆...  (展开)
Wanwan 2016-07-30 14:03:31

没有快感和火花的阅读

后悔买了这本书,飞快的看到莉迪亚死后这个家庭陷入各种慌乱的章节, 结尾甚至已经不想读下去。故事的情节和文笔并没有带来太多满足感,味同嚼蜡,就是这个感觉。不能断定这本2015年火爆美国畅销榜的华裔女作家处女作,就是一本糟糕的小说。读译本的尴尬就在于此,假如没有看过...  (展开)
Wanwan 2016-07-30 14:03:28

没有快感和火花的阅读

后悔买了这本书,飞快的看到莉迪亚死后这个家庭陷入各种慌乱的章节, 结尾甚至已经不想读下去。故事的情节和文笔并没有带来太多满足感,味同嚼蜡,就是这个感觉。不能断定这本2015年火爆美国畅销榜的华裔女作家处女作,就是一本糟糕的小说。读译本的尴尬就在于此,假如没有看过...  (展开)
Wanwan 2016-07-30 14:03:28

没有快感和火花的阅读

后悔买了这本书,飞快的看到莉迪亚死后这个家庭陷入各种慌乱的章节, 结尾甚至已经不想读下去。故事的情节和文笔并没有带来太多满足感,味同嚼蜡,就是这个感觉。不能断定这本2015年火爆美国畅销榜的华裔女作家处女作,就是一本糟糕的小说。读译本的尴尬就在于此,假如没有看过...  (展开)
哆啦a田 2016-07-05 20:20:00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描写救赎的书。 莉迪亚的自我救赎。詹姆斯的救赎,玛丽琳的救赎,还有内斯和汉娜。 詹姆斯是一个从小偷渡过来假装自己是美国人的中国人。只想“跟其他人一样”。 玛丽琳是一个希望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样,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 一场家庭和个人追求的变故。两个小孩...  (展开)
拉面请加柠檬 2016-05-23 21:59:39

绑架的爱不是真的爱

可能由于期望太高读完觉得有些失望。 种族性别歧视的压迫下,混血家庭注定不能一帆风顺,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三个孩子的性格问题。 除了作者细腻的笔触和精巧的故事可圈可点以外,没有很动容的地方。以莉迪亚的死作为全家人的新生,以这种悲剧来警示我们这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无声告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