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刘小枫 编 / 译
出版年: 2015-10-1
页数: 552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三联学术
ISBN: 9787108054333
内容简介 · · · · · ·
柏拉图的四本书,《普罗塔戈拉》、《会饮》、《蒲法伊德若》(旧译《斐德若》)和《蒲法伊东》(旧译《斐多》)。但它们不是近期阅读的枕边书,而是多年来的枕边书。我重新翻译了这四部书,以《柏拉图四书》为题出版。我分别绎读这四部书,总题“柏拉图四书绎读”,分别题为《民主与教化》、《民主与爱欲》、《民主与修辞》……——刘小枫
柏拉图四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1978.09—1982.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09-1985.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1989.04—1993.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
(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
(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
(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
(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
(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
刘小枫教授(1956-),男,重庆人,1978.09—1982.07 就读于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09-1985.01 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甘霖);1989.04—1993.07 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
(1)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1995)
(3)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2012)
(4)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年以来)
(5)中国现象学学会 执行委员(1995-2001)
(6)香港现象学学会 秘书长(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 审定顾问(1995-1998)
(8)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导(1994-2003)
(9)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会长(2011年至今)
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设计共和》、《共和与经纶》、《睇视之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等,编修有《凯若斯》,译有《柏拉图的<会饮>》(华夏,2003)。代表性论文有:(1)《王有所成》,台湾《哲学与文化》卷四十;(2)《政制与王者》,《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3)《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
现在研究方向 为古典诗学、古典语文学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及“古典诗学实验班”开设如下课程: 文艺学原理与古典诗学、古典诗学原著讲疏、古希腊语文学导引、古典拉丁语文学导引、古典学引论等。科研项目:有(1)“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10至今);(2)“基督教与西方古典传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地重大项目(2010-2013)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主编、“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等多套大型丛书。
一直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古典学,又提出”新国父论“等极富争议的理论,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柏拉图四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柏拉图四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柏拉图四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刘小枫《柏拉图四书》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苏格拉底的爱欲与民主政治——关于柏拉图的“爱欲四书” 本书编排灵感:Strauss认为“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的基本形象是一个‘爱欲者’”;《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 《会饮》的基本主题是把“爱欲”尊奉为“神”;《会饮》记叙的是雅典民主政...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刘小枫译本究竟如何? | 来自尼 这 | 6 回应 | 2024-09-04 22:39:11 |
勘误 | 来自沐澜 | 2022-07-09 11:22:11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政治学 (叙拉古之惑)
- 37°暖书单(一) (37°暖)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柏拉图四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村夫 2016-07-26 23:12:52
2nd。 令人爱不释手的四联剧。那是生的爱欲 那是死的爱欲。 一个近乎佛教徒的苏格拉底。他是否累了?他是否厌世?他始终虔敬。也始终在与智者们和民众争辩。修辞学,智术,乃至现如今的知识,文化,教育,风俗传统,甚至教义,典籍,甚至哲学都是可以败坏人的,败坏人的德性,驱动爱欲脱离节制和明智,败坏整个城邦。
11 有用 乡下人 2017-06-14 15:03:20
最初读王晓朝先生的译本,读得云里雾里。后来赵老师给我们上西方古典文学研究课,推荐的就是刘小枫教授的这个译本,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中国读者进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首选了。读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柏拉图引用荷马的方式,灵魂的类型,言辞与书写的关系问题等等,就不一一列举啦。值得反复读。
5 有用 金赫 2017-03-12 13:31:12
斐德罗一篇,看似讲爱欲的疯癫,实则讲修辞的乱用,印象深刻。
8 有用 亜空 2017-08-15 00:20:38
神的疯癫带给人类以短暂的迷狂。如果柏拉图怀有那最伟大且诡计多端的爱欲,他是如何在理性而不是迷狂中在构造爱欲与死亡的四联剧——我们真的在迷狂中吗,我们写下的真的是诗吗。
3 有用 远子 2019-04-30 22:38:24
刘小枫在前言里说,儒家编注“四书”是儒家法统对佛法作出的反应,而要应对现代西法,不仅需要儒家“四书”,还需要柏拉图的“四书”。这野心不可谓不大,颇有点朱熹注经的劲头。译者的注释受施特劳斯影响较大,专从政治的德性角度切入。这种注释虽然有偏颇的嫌疑,却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尽管为求贴近希腊语原文,编译者发明了很多中文语境里读不通的词(如“肆心”),但他的译文整体而言还是很通畅的。可能也因为《普罗塔戈拉... 刘小枫在前言里说,儒家编注“四书”是儒家法统对佛法作出的反应,而要应对现代西法,不仅需要儒家“四书”,还需要柏拉图的“四书”。这野心不可谓不大,颇有点朱熹注经的劲头。译者的注释受施特劳斯影响较大,专从政治的德性角度切入。这种注释虽然有偏颇的嫌疑,却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尽管为求贴近希腊语原文,编译者发明了很多中文语境里读不通的词(如“肆心”),但他的译文整体而言还是很通畅的。可能也因为《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四篇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性。编译者的目的是“为大学本科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柏拉图作品的基本读本”,从最后的观感来看,这个“普及版本”确实做得相当专业,值得推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