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阿Q正传》收录鲁迅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名篇。其中《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阿Q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正传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他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揭露黑暗,唤醒麻木的人民,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界的精神领袖,被誉为“民族魂”。先后发表小说、散文、杂文、学术著作等大量作品,成就卓著。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行销世界,被称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译本《死魂灵》《毁灭》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 2、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3、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4、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5、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中分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阿Q正传』读书笔记 -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2、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3、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4、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阿Q正传』读书笔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阿Q正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阿Q正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9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3)8.8分 233657人读过
-
香港中文大學 (20020701)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9.0分 146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8.7分 128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架中 (朝夕)
- 你值得拥有的书 (霖)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阿Q正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陈太懒 2020-06-23 15:24:38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但是找不到我看的那本。大部分内容有涵盖到,满记下:鲁迅真的很懂人性,民众的欺善怕恶、尖酸刻薄、墙头草、奴性、冷漠无情、颠倒黑白、愚昧无知的多面性格都被点的一针见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仁义道德”的吃人嘴脸。
15 有用 青山姑娘 2017-12-09 09:22:57
还记得读书的时候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工作之后再读鲁迅,多了些悲凉感触。不仅是当时代人的不幸,更是某些现代人的不幸,那些淡薄和冷漠的眼神依然存在,欺负弱者也一点没变
151 有用 北城 2017-11-16 18:32:19
为奴隶,虽不幸,但总知道挣扎,还有挣脱的希望。若从当奴隶中寻到到了快乐、荣耀,就是真的可悲了,就真正的成永恒的奴才了。
12 有用 CAUP小杜 2020-01-31 00:08:04
鲁迅对中国人的认识是深入骨髓的,可以以只言片语把一个人物勾勒地活灵活现。那个骨子里的民族特色,或是劣根性,应该是要展现在老百姓面前的,百年了,中国人的根依旧在,只有看到那些刺痛我们神经的故事,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各种迷惑行为的根源。
45 有用 puppy奥菲啦🌈 2020-02-04 13:47:58
令人失望的是这么多年我们的社会竟然没有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