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Death and the Right Hand
译者: 吴凤玲
出版年: 2018-1
页数: 143
定价: 45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08133921
内容简介 · · · · · ·
◆ 编辑推荐——————————————————————————————————————
* 本书作者是涂尔干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法国社会学年鉴派中坚力量,因为参加一战而英年早逝!
* 赫尔兹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从孟德斯鸠到涂尔干及其学生的两个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顶峰,标志着社会学从空洞说教和对简单社会的纯粹哲学思辨向基于大量民族志事实而对原始习俗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转变。
* 本书受到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埃文思-普里查德、罗德尼•尼达姆的极力推崇,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的大力推荐!
◆ 学者推荐————————————————————————————————————
*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R.赫尔兹(Robert Hertz)的《死亡与右手》是象征人类学早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科学研究文化象征的论著之一,也是最早...
◆ 编辑推荐——————————————————————————————————————
* 本书作者是涂尔干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法国社会学年鉴派中坚力量,因为参加一战而英年早逝!
* 赫尔兹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从孟德斯鸠到涂尔干及其学生的两个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顶峰,标志着社会学从空洞说教和对简单社会的纯粹哲学思辨向基于大量民族志事实而对原始习俗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转变。
* 本书受到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埃文思-普里查德、罗德尼•尼达姆的极力推崇,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的大力推荐!
◆ 学者推荐————————————————————————————————————
*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R.赫尔兹(Robert Hertz)的《死亡与右手》是象征人类学早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科学研究文化象征的论著之一,也是最早提出象征人类学理论的主要著作之一。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 作为象征与仪式研究的早期经典,R.赫尔兹的洞见不仅深得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E.涂尔干和M.莫斯两位大师的赏识,更为后世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理论、R.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以及M.道格拉斯的污秽与禁忌研究带来了理论滋养和学术灵感。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人类学教授
* 赫尔兹或许会成为与涂尔干齐名的伟大学者,并且有理由认为,如果他活着,他会和莫斯一起成为社会学年鉴派的带头人,有可能改变社会学的思想。
——埃文思-普里查德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众灵学院研究员
◆ 内容简介——————————————————————————————————————
每天都有人出生和死亡,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样,我们每天都在用双手操劳、工作,也再正常不过。然而涂尔干的高徒罗伯特•赫尔兹却从人类学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为何在人死后,大部分人类社会都会有一个葬礼仪式,而这个仪式的内容却各不相同。我们中国人有佩戴黑纱、守灵、烧纸钱等习俗,而马来群岛的达雅克人却有两次葬礼仪式,第一次为临时葬礼,其目的是去除污秽的肉身,只留下洁净的白骨。第二次为最终葬礼,亲人们把死者白骨二次埋葬,希望其能进入天国。
对于左手和右手来说,它们是如此的相似,地位却又如此的不同。人们起誓、敬礼用的都是右手,左手却被置于一旁。为何右手是如此神圣,左手却如此卑微?赫尔兹从人类学角度对此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右手尊而左手卑并不是出于生理机能上的自然区分,却是由于人们对神圣与世俗的二分,是由社会习惯强力促成的。
死亡与右手的创作者
· · · · · ·
-
罗伯特·赫尔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伯特•赫尔兹(Robert Hertz),生于1881年6月22日,死于1915年4月13日。作为涂尔干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他是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人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死亡与右手》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是从事仪式研究和两元对立象征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吴凤玲,1975年5月出生,辽宁岫岩人,满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象征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和满族传统文化。
目录 · · · · · ·
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 / 16
一、 中间阶段 / 18
二、 最终葬礼 / 39
三、 结论 / 60
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 / 94
· · · · · · (更多)
一项关于死亡的集体表象的研究 / 16
一、 中间阶段 / 18
二、 最终葬礼 / 39
三、 结论 / 60
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两极性的研究 / 94
一、 人体的不对称 / 94
二、 宗教的两极性 / 98
三、 右与左的特性 / 103
四、 右手与左手的功能 / 107
五、 结论 / 113
附录 / 120
参考文献 / 124
· · · · · · (收起)
"死亡与右手"试读 · · · · · ·
我们的左右手之间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何等令人吃惊的不平等啊! 与右手相联系的通常是荣誉、尊贵的头衔和特权:它是动作的执行者、命令的发出者和事物的接受者。相反,左手则被厌弃以至于屈居从属的辅助地位:它不能独立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只能帮助和支持右手。 右手是一切贵族的象征,而左手则是一切平民的象征。 那么,右手的高贵头衔都是些什么?左手的卑微...
喜欢读"死亡与右手"的人也喜欢 · · · · · ·
死亡与右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死亡与右手》读书笔记

【转】吴凤玲:赫尔兹与他的《死亡与右手》

“死亡意识”是真实的吗?浅读《死亡》部分的联想

赫尔兹:现象与其背后的意义系统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Routledge (200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8.2分 557人读过
-
Routledge (2008)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文化,思潮与政见 (皇甫杰)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书目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 读过的人类学 (大咸鱼福尔摩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死亡与右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王雹博 2024-03-09 15:51:11 江苏
一般的论文。
3 有用 Roquentin 2019-08-03 09:30:28
题为《死亡与右手》,第一篇关于二次葬的集体表征的研究要比第二篇关于左、右差别的表征研究要深刻、有意思。Hertz是涂尔干的学生,莫斯的朋友,若不是他英年早逝,估计会像Evans-Pritchard在序言中所说,继承他导师的遗绪。书中大部分论述都深受涂尔干的影响,例如第二章中对左右手表征的神圣、世俗二分法分析、全书对集体意识在丧葬仪式中的强调以及从图腾的角度探索信仰起源等。虽然该书对二次葬这一现象进... 题为《死亡与右手》,第一篇关于二次葬的集体表征的研究要比第二篇关于左、右差别的表征研究要深刻、有意思。Hertz是涂尔干的学生,莫斯的朋友,若不是他英年早逝,估计会像Evans-Pritchard在序言中所说,继承他导师的遗绪。书中大部分论述都深受涂尔干的影响,例如第二章中对左右手表征的神圣、世俗二分法分析、全书对集体意识在丧葬仪式中的强调以及从图腾的角度探索信仰起源等。虽然该书对二次葬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文化间的比较研究,并详尽解释了二次葬的成因和社会功能,但正如Evans-Pritchard 所指出,Hertz的理论基础,并表现出没有特别大的突破意义。 (展开)
0 有用 少女终末旅行 2023-05-13 22:54:59 广东
后面那一篇对左右手现象以及功能的解释思路非常简洁直接,趣味性更强,前面葬礼部分确实一眼就能认出涂尔干的风味,对死亡的理解,对尸体的避讳在现在也没有太多变化,以前以为生命有进化的方向,现在看来生命不过是前后来回转的现象。
0 有用 三三三四 2021-11-20 11:25:56
结论是开明的社会环境下,通过适当训练,人类机体可以得到更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右边
0 有用 AhFloyd 2021-11-13 14:29:19
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