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当代散文名家止庵先生的书话随笔集,展示了作者多年来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涉猎贯穿古今,融汇中外,所论遍及周作人、废名、钱锺书、博尔赫斯、川端康成等海内外大家作品,说文论理富含思辨,闲笔漫谈遂破旧窠,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研读的新思路。
六丑笔记的创作者 · · · · · ·
-
止庵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止庵,本名王进文,一九五九年生于北京。传记、随笔作家,有《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读庄》《插花地册子》《风月好谈》《向隅编》《罔两编》等二十余种著作,并编订鲁迅、周作人、张爱玲等的作品。
目录 · · · · · ·
就文论文谈胡适
关于钱玄同
《自己的园地》
《废名文集》序
《阿赖耶识论》
真正的书话
读《台静农散文选》
读《钱锺书散文》
谈才子文章
再谈张中行
关于有感而发
“初冬的朝颜”
谈游记
谈传记
关于情书
卷二
博尔赫斯与我
川端文学之美
疯狂及其他
爱情小说
写小说的诗人
喜剧作家
距离或绝望
一支没有射击的枪
局外人与局
谈孤独
神来之笔
卷三
庄子与《庄子》
旧文今读
另外一个鲁迅
关于《艺术与生活》
《苦雨斋译丛》总序
周作人与《太阳的季节》
《知堂杂诗抄》补遗
废名佚文考
《诗经别裁》跋
被颠倒的解构
历史情结与情结之外
作为话题的陈寅恪
有是事说是事
旁观者之一瞥
俄罗斯情结及其他
卷四
《俯仰集》序
《俯仰集》后记
《落枕集》序
读书二十年
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莫扎特与我
寄河南
“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后记
后记之后记
· · · · · · (收起)
创作者在豆瓣 · · · · · ·( 全部 1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讲到周作人,现在大家都会说他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既然复杂,那就不要简单化地去对待。其实我们即使把范围缩小到“写文章的周作人”,也不该像一般论家和读者看得那么简单。周氏有几篇小品如《乌篷船》《苍蝇》《北京的茶食》和《故乡的野菜》等,写得特别漂亮,又很容易读,因而特别有名,大家就不免觉得他好像只写这类文章,于是一提起周作人就限定在一个文学的范围,只说他是位散文家,而且特别是闲适那一路的散文家,与林语堂、梁实秋辈相提并论。我想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说来并非今日才有,大约肇始于三十年代初。十几年前周作人在湮没已久之后被重新发现,这是一件好事;但就读书界的总体而言,乃是以多年以前那种误解的眼光来重新发现周作人的;换句话说,被重新发现的还是被误解了的周作人。其间抗辩的人也不是没有,头一个就是周作人自己。他在《两个鬼的文章》中说: “我的确写了些闲适文章,但同时也写正经文章,而这正经文章里面更多的含有我的思想和意见,在自己更觉得有意义。” “我自己相信,我的反礼教思想是集合中外新旧思想而成的东西,是自己诚实的表现,也是对于本国真心的报谢,有如道士或狐所修炼得来的内丹,心想献出来,人家收受与否那是别一问题,总之在我是最贵重的贡献了。至于闲适的小品我未尝不写,却不是我主要的工作,如上文说过,只是为消遣或调剂之用,偶尔涉笔而已。” 类似这样的话其实他此前也说过,特别是在为他自己的一本本集子所写的序跋中反复地说,虽然并不怎么发生效力,但是毕竟提示我们不妨更全面些地去看待他所留下的全部文化遗产。说来这样一副眼光别人也不是未曾有过,同样是在三十年代,苏雪林就在《周作人先生研究》一文中说: “但我们如其说周作人先生是个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个思想家。” 她所下的这个论断,与周氏自己讲的“正经文章”,都最集中也最突出地落实在一本书里,就是《艺术与生活》。从这一点上说,这本书对于周作人之为周作人,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艺术与生活》 -
现在再来谈《艺术与生活》,这本书涉及的问题与方面很多,不能一一介绍,但我觉得如果说它构成了周作人全部作品的思想基础,其中写作时间最早的那一篇《人的文学》,又可以说是做得这一部书的纲领。文中有段话说: “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有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 “但我们又承认人是一种从动物进化的生物。他的内面生活,比别的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所以我们相信人类以动物的生活为生存的基础,而其内面生活,却渐与动物相远,终能达到高上和平的境地。凡兽性的余留,与古代礼法可以阻碍人性向上的发展者,也都应该排斥改正。 “这两个要点,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生活。” 整个周作人思想的出发点就在这里。他一生文章写了很多,谈到的题目也有不少,几乎都可以归结到对人的本质的这种认识上来。后来他说的“反礼教思想”虽然另有名目,然而也不出这个内容。所以我们若说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大概是不会错的。但是“人道主义”一语有很多说法,未免笼统模糊,所以他做了一个必要的限定: “这两个要点,换一句话说,便是人的灵肉二重的生活。” 整个周作人思想的出发点就在这里。他一生文章写了很多,谈到的题目也有不少,几乎都可以归结到对人的本质的这种认识上来。后来他说的“反礼教思想”虽然另有名目,然而也不出这个内容。所以我们若说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大概是不会错的。但是“人道主义”一语有很多说法,未免笼统模糊,所以他做了一个必要的限定: “但现在还须说明,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在周作人看来,人道主义是人的一种主动的意识,更重要的还不是外面的某项措施;也就是说,不是对人如何,而是人本身如何。然而人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艺术与生活》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六丑笔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六丑笔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世味如茶苦,人情幸瓦全
> 更多书评 5篇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十分冷淡存知己)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其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信有云: “语堂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昔人有一句明言,大意是人如二十而不狂,是没出息,但如三十尚狂,亦是没出息。此言甚佳,准是推之,若是五六十岁而尚有狂态,则自然更是不行矣,也就要看官们汗毛站班’了。” P38,谈才子文章,止庵《六丑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2023-04-08 04:55:01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十分冷淡存知己)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其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信有云: “语堂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昔人有一句明言,大意是人如二十而不狂,是没出息,但如三十尚狂,亦是没出息。此言甚佳,准是推之,若是五六十岁而尚有狂态,则自然更是不行矣,也就要看官们汗毛站班’了。” P38,谈才子文章,止庵《六丑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2023-04-08 04:55:01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十分冷淡存知己)
…《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其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一信有云: “语堂与梁实秋皆系美材,亦同犯才子之毛病,盖才子到老辄有倚老卖老之病,亦即是才尽也。昔人有一句明言,大意是人如二十而不狂,是没出息,但如三十尚狂,亦是没出息。此言甚佳,准是推之,若是五六十岁而尚有狂态,则自然更是不行矣,也就要看官们汗毛站班’了。” P38,谈才子文章,止庵《六丑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2023-04-08 04:55: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东方出版社 (2000年)7.9分 1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六丑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荒荒 2017-07-25 14:20:16
散文好,要么有独特感想,有么就有真知灼见,可惜,这本书都没有,不过止庵老师的讲座听听还蛮有趣的。
0 有用 雪饮刀 2017-06-05 23:08:38
未免太好周、废这一口。有些心得挺好,但,只会读译文而好对外国文学发议论,也是够了。
0 有用 木流花 2019-11-05 10:17:59
我也有做独立读书人的愿望。并且明白如此口吻,才是懂得文章的。
0 有用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23-04-08 05:08:32 江苏
“我对人从不悲观,我悲观的是他的命运。” - 加缪
0 有用 五蠹子 2020-06-25 13:01:11
2018年4月23日读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