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第2卷)的书评 (27)

安珺 2016-05-03 23:00:38

奇闻说古今,少年在此间

知晓高晓松,是从他因酒驾入狱开始,当时就纳闷了,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胖纸因酒驾入狱竟能引起如此轰动,实在不解,也就没过多关注。 2012年,《晓说》开播,但我不知道。后来,第二季开播,在优酷网闲逛,无意间点开了《晓说》:“路,走了44年,方向却不止一边...  (展开)
刘乐心 2016-05-03 17:19:10

狠狠甩掉我们的黄金年代

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他的人民独特的体验,也给他的人民烙下了独特的印记。 之前的《晓松奇谈》就讲过,民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而这本书又讲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文艺青年的黄金时代。 现在走进大学,更多的同学们愿意去找个外企实习,考托福雅思准备出国,找个...  (展开)
孟龙傅 2016-04-25 22:40:01

做一个书生挺好

第一次有出版社邮寄图书给我,只是希望看完能在豆瓣上写一个书评,这样的事情当然愿意效劳了。而且高晓松之前的《鱼羊野史》以及《晓松奇谈1》我也都拜读了,对于这样一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投身艺术行业的熟读军事和历史的意见领袖,我内心还有颇为敬佩的。 ...  (展开)
环球文化人 2022-02-04 17:15:33

一些记录

第一章 矮大紧外公外婆都是留学的博士,归国后的教授,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父母都毕业于清华,一大家子高级知识分子。 第四章 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中国记载找不到,他也没带任何东西回到意大利,来过不可能不留痕迹。 元朝有了行省制度,税赋低,重视文人,对宗教宽容。 第五...  (展开)
林小花 2019-12-09 20:06:43

《晓松奇谈》认识不一样的高晓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之前写的随笔里面说我在附近图书馆开始借书,第一次借了两本书《晓松奇谈》和东野圭吾的《变身》,先来说说我刚读完的这本《晓松奇谈》吧。 之前的我对于高晓松真的了解不多,清华才子,长发还拿着扇子,发一些自拍差不多就这些了,本来也不听歌的我,当然也从没想过高晓松是音...  (展开)
River 2016-06-30 10:28:13

——

读完了,说实话,矮大紧的语言风格还是很诙谐幽默的,我很喜欢看祖辈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青春又热血。果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或许是现在的生活太安逸空闲,我反而越发希望生活在那个年代,虽然苦,但是可以肆意挥洒青春和汗水。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总之这本书可以...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星月 2016-05-16 10:11:56

你的顶点,就是孩子的起点!——《晓松奇谈2》

除了小时候因为《同桌的你》知道高晓松的名字外,再对他的了解就是关于酒驾、离婚的花边新闻了。但貌似这位验证“岁月是把猪饲料”的大叔,这两年在娱乐一线非常活跃,《奇葩说》、《晓松奇谈》更是让他拥有了无数粉丝。对于其貌不扬的人来说,能持续获取别人的眼球,必有其高...  (展开)
Rene-summer 2016-05-19 06:58:00

晓松看世界

晓松看世界 ——评《晓松奇谈2》/By Rene-summer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老狼的一首《同桌的你》伴随着我们整个青春,伴随着我们成长,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让我们记住了...  (展开)
婉辰文轩 2016-05-11 13:10:03

思维的魅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们多半乐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活动,或者说比较享受所擅长类别工作的过程,对于陌生领域多半没有太多兴趣,但是有这么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事物,即牵涉到自己所了解的领域,却是其中不了解的某些方面,那么好了,人的好奇心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就好比说枝叶如何发芽的...  (展开)
十一 2016-05-09 00:58:44

《晓松奇谈》II:为了此书前三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抱歉欠矮大紧书评这么多天。在此多抱歉。 ———————————————————— 去杭州之前,抽出一下午看完了这本书,又把书借给了朋友。 想着当天晚上立马把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提炼出来,写一篇书评,拖到今天,鬼知道当天晚上我干了什么。 首先介绍这本《晓松奇谈...  (展开)
猫豆小漾 2016-05-02 16:26:07

家族史与世界史,高晓松与矮大紧——不得不说的“高氏”风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猫豆小漾(订阅号: ting_xiaoyang) 高晓松最近有点忙,忙着写歌曲,忙着当主持,忙着拍电影,还有一个最新工作,忙着出版书。再次界定高晓松的身份,音乐人,电影人,主持人,再加上写书人。把这几个元素放在一起看,顿时不禁莞尔一笑,正契合他的名字,简而言之便...  (展开)
爱如翦翦风 2016-05-22 17:14:37

听晓说

最开始对于高晓松这个名字,其实还是停留在校园民谣的那个印象里。因为在那些过去的青春岁月里,高晓松实在是给我们奉献了太多太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现在我们同学聚会还是会不自觉地唱起那些老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高晓松是个绕不开的青春情结。 但是直到看了...  (展开)
斑斓的花 2016-05-06 10:18:33

已经有了视频,为什么我们还要看一样内容的书?

在看完《晓松奇谈》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我是先翻了《晓松奇谈》,才知道这档节目的,然后下载了爱奇艺,缓存了几十期的节目。到《晓松奇谈·第2卷》,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已经看过视频了,且在点击视频如此方便的情况下,还要偏执的买书再看一次呢? 我能想到的原因有这...  (展开)
R郭郭 2016-05-04 15:14:09

鉴别历史中的故事

文/R郭郭 高晓松今年以来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之中,除了本身已经是脱口秀主持人之外,还担任着阿里音乐的CEO、上过电视真人秀、回归新一季的《奇葩说》,当然不得不提及许巍的那首新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的歌词让多少人只听到开头就已经热泪盈眶。作为写字者的...  (展开)
Panda 2016-06-05 23:59:48

看得见的变得苟且,模糊不清的成了诗和远方。

早些年曾一个人在武汉生活。生性孤僻又易羞赧的我很难与同事打成一片。下班之后,煮一碗面、烫一些青菜就是一顿晚餐。网络成了彼时最好的伙伴。从《晓说》到《晓松奇谈》,“矮大紧”的口述历史成为了那时候的心头好。 拿到这本书之后,发现有些章节正是“旧时相识”,读起来分...  (展开)
赵浪浪 2016-05-05 21:14:03

在人生与世界之间

我记得在写第一部《晓松奇谈》的评论时说过:“高大叔喜欢调侃历史与文化,不愿意走别人的老路,重要的是他把人讲得一愣一愣的,实在是很有意思。”但至少当时,我在归纳高大叔的涉及范围时还是有迹可循,因为主要讲的就是两个部分:南美和南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是“南”打...  (展开)
疯猴勿杀 2016-05-04 15:53:41

晓松奇谈2

高晓松,每次听到或看到这个名字,脑海里闪现出的第一个印象永远都是那个在唱校园民谣的歌手,之后才是其它的。 因为很少看电视或网络节目的关系,他的《晓说》、《晓松奇谈》系列我都没看过视频版,看的都是书籍。 就在前段日子才看了一本《鱼羊野史5》,看到半路被老爸劫去读...  (展开)
凡悦颜 2016-06-03 22:35:48

阅历与知识积淀出生命的深度

阅历与知识积淀出生命的深度 文/凡悦颜 曾经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的乐天,而是经历过困难痛苦,用微笑和豁达来面对世间种种浮于时光上的黑色”。“晓松奇谈”原是一档脱口秀节目,主讲人高晓松用他那丰富的经历和渊博的知识,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  (展开)
爱吃鱼 2016-05-21 12:35:22

“矮大紧”是怎么炼成的

文/爱吃鱼 总一些人注定不会那么高逼格;总有一些人注定即时他飞的更高看的更远,但你依旧觉得这应该会是个熟悉的人;总有一些书不那么严肃,但具体到每个历史的小细节里;总有一些文字明快简洁,却能给你迎面扑来的情景感。 从优酷里的《晓说》,再到爱奇艺的《晓...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晓松奇谈(第2卷)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