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奇谈(第2卷)的5星书评 (17)

安珺 2016-05-03 23:00:38

奇闻说古今,少年在此间

知晓高晓松,是从他因酒驾入狱开始,当时就纳闷了,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胖纸因酒驾入狱竟能引起如此轰动,实在不解,也就没过多关注。 2012年,《晓说》开播,但我不知道。后来,第二季开播,在优酷网闲逛,无意间点开了《晓说》:“路,走了44年,方向却不止一边...  (展开)
刘乐心 2016-05-03 17:19:10

狠狠甩掉我们的黄金年代

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他的人民独特的体验,也给他的人民烙下了独特的印记。 之前的《晓松奇谈》就讲过,民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而这本书又讲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文艺青年的黄金时代。 现在走进大学,更多的同学们愿意去找个外企实习,考托福雅思准备出国,找个...  (展开)
孟龙傅 2016-04-25 22:40:01

做一个书生挺好

第一次有出版社邮寄图书给我,只是希望看完能在豆瓣上写一个书评,这样的事情当然愿意效劳了。而且高晓松之前的《鱼羊野史》以及《晓松奇谈1》我也都拜读了,对于这样一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投身艺术行业的熟读军事和历史的意见领袖,我内心还有颇为敬佩的。 ...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Rene-summer 2016-05-19 06:58:00

晓松看世界

晓松看世界 ——评《晓松奇谈2》/By Rene-summer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老狼的一首《同桌的你》伴随着我们整个青春,伴随着我们成长,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让我们记住了...  (展开)
婉辰文轩 2016-05-11 13:10:03

思维的魅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们多半乐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活动,或者说比较享受所擅长类别工作的过程,对于陌生领域多半没有太多兴趣,但是有这么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事物,即牵涉到自己所了解的领域,却是其中不了解的某些方面,那么好了,人的好奇心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就好比说枝叶如何发芽的...  (展开)
十一 2016-05-09 00:58:44

《晓松奇谈》II:为了此书前三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抱歉欠矮大紧书评这么多天。在此多抱歉。 ———————————————————— 去杭州之前,抽出一下午看完了这本书,又把书借给了朋友。 想着当天晚上立马把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提炼出来,写一篇书评,拖到今天,鬼知道当天晚上我干了什么。 首先介绍这本《晓松奇谈...  (展开)
猫豆小漾 2016-05-02 16:26:07

家族史与世界史,高晓松与矮大紧——不得不说的“高氏”风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猫豆小漾(订阅号: ting_xiaoyang) 高晓松最近有点忙,忙着写歌曲,忙着当主持,忙着拍电影,还有一个最新工作,忙着出版书。再次界定高晓松的身份,音乐人,电影人,主持人,再加上写书人。把这几个元素放在一起看,顿时不禁莞尔一笑,正契合他的名字,简而言之便...  (展开)
爱如翦翦风 2016-05-22 17:14:37

听晓说

最开始对于高晓松这个名字,其实还是停留在校园民谣的那个印象里。因为在那些过去的青春岁月里,高晓松实在是给我们奉献了太多太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现在我们同学聚会还是会不自觉地唱起那些老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高晓松是个绕不开的青春情结。 但是直到看了...  (展开)
斑斓的花 2016-05-06 10:18:33

已经有了视频,为什么我们还要看一样内容的书?

在看完《晓松奇谈》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我是先翻了《晓松奇谈》,才知道这档节目的,然后下载了爱奇艺,缓存了几十期的节目。到《晓松奇谈·第2卷》,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已经看过视频了,且在点击视频如此方便的情况下,还要偏执的买书再看一次呢? 我能想到的原因有这...  (展开)
赵浪浪 2016-05-05 21:14:03

在人生与世界之间

我记得在写第一部《晓松奇谈》的评论时说过:“高大叔喜欢调侃历史与文化,不愿意走别人的老路,重要的是他把人讲得一愣一愣的,实在是很有意思。”但至少当时,我在归纳高大叔的涉及范围时还是有迹可循,因为主要讲的就是两个部分:南美和南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是“南”打...  (展开)
凡悦颜 2016-06-03 22:35:48

阅历与知识积淀出生命的深度

阅历与知识积淀出生命的深度 文/凡悦颜 曾经读到一句话,“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的乐天,而是经历过困难痛苦,用微笑和豁达来面对世间种种浮于时光上的黑色”。“晓松奇谈”原是一档脱口秀节目,主讲人高晓松用他那丰富的经历和渊博的知识,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  (展开)
爱吃鱼 2016-05-21 12:35:22

“矮大紧”是怎么炼成的

文/爱吃鱼 总一些人注定不会那么高逼格;总有一些人注定即时他飞的更高看的更远,但你依旧觉得这应该会是个熟悉的人;总有一些书不那么严肃,但具体到每个历史的小细节里;总有一些文字明快简洁,却能给你迎面扑来的情景感。 从优酷里的《晓说》,再到爱奇艺的《晓...  (展开)
岸晓风 2016-05-06 14:33:20

高晓松的“牛掰 ” ——读《晓松奇谈2》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岸晓风 作为70后到90后这几代人,对于高晓松这个名字肯定一点都不陌生,估计对于他作词的《同桌的你》都差不多能哼上一两句,对于他和老狼等人所开创的“校园名谣”(虽然他自己认为校园名谣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也会略知一二,这是第一层次的印象;第二个层次,就是知...  (展开)
楠木乔 2016-06-13 20:49:56

读《晓松奇谈2》略思

读《晓松奇谈2》略思 文/by 大巧若拙 真正微微地开始知晓高晓松这个人是开始迷上“奇葩说”的那段日子。随之,“矮大紧”这个名号也开始与之划上等号。他说...  (展开)
咸鱼梦游 2016-06-02 09:30:02

历史变的有趣了

一直以来,提到高晓松老师,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胖子音乐人。尤其是《同桌的你》这首歌,至今在ktv里偶尔还会点来和朋友唱一下。尤其是最近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开始播出了,自己也是迫不及待的看了,个人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说,高晓松在很多人眼里...  (展开)
爱书追梦人 2016-05-18 22:51:11

《晓松奇谈--本就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虽然看似一样,都是天南海北的聊,但是与《鱼羊野史》不同,这里口述历史的部分最让我动容。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一样是知识型的主持人,老梁会说我朋友的朋友说听说哪儿哪儿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而“矮大紧”老师会说,我家对面的邻居发生了什么什么事,下一...  (展开)
时光捕手 2016-05-05 21:02:55

第1卷是装逼利器,第2卷是不八卦的历史

我读过《晓松奇谈·第1卷》,他夸夸其谈世界史,一点也不新鲜,许许多多的瞬间我在觉得他卖弄,抱着百度或者谷歌这些无所不能的搜索工具在卖弄(当然是偶然的想象哦,别介意),那些时候世界奇闻轶事并没有牢牢吸引住我,我总是翻一段,再翻一段,都是闲了翻翻,晓说奇谈...  (展开)

订阅晓松奇谈(第2卷)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