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鉴丛书·中华帝国的法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拉伦斯·莫里斯和汉学家卜德于1973年合著的中国法律史经典著作,出版以来已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法律、社会的必读书。
本书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思想》课程讲义为基础扩充而成,主要以清朝的法律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从《刑案汇览》里挑选了190个典型案例进行具体评析;第三部分分析了《大清律例》在司法活动中的适用情况。在分析大量案例和文献的基础上尖锐地指出:中国古代虽然制定了很多而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法典,但传统的中国社会却不是一个由法律来调整的社会,法律以刑法为重点,不重视保护个人利益与契约行为。并集中探讨了儒家伦理与古代中国法律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展读此书,不但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制传统,而且能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作、社会生态和风土人情有更亲切、确凿的认识。
“东鉴丛书”还包括待出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 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日本的战争记忆与社会政治,1945—2005》等。
-----------------
【编辑推荐】
1、从法学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海外汉学经典之作,全新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制传统和社会的运作规则,多次再版,绕不过的经典。
2、尖锐地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不是一个由法律来调整的社会,法律以刑法为重点,不重视保护个人利益与契约行为。
3、最早以现代法学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经典著作,甫一出版就获得学术界高度关注,在读者、学者圈已建立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成为研究、学习中国法治史、中国古代史的书单中必有的经典。
4、总结中国古代律法之特征,追溯国人法律观念之渊源。法治话题始终是社会热点,书中对中国法治传统的总结对现实的法治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传统法律不重视民事行为,对于受到国家损害的个人或团体利益法律根本不予保护,以及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法律状况。
5、190个清朝案例展示,生动又充满细节,能让读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作、社会生态和风土人情有更亲切、确凿的认识,包括了古代社会官员犯罪、强占民女、户籍制度、谋反大逆等罪责的处理,还包括殴授业师、亵渎神明等稀奇古怪的案例信息。
-----------------
【评论】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完全以刑法为重点,对于民事行为的处理要么不作任何规定(例如契约行为),要么以刑法加以调整(例如对于财产权、继承、婚姻)。保护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利益——免受其他个人或团体的侵害,并不是法律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受到国家损害的个人或团体利益,法律根本不予保护……法典的编纂主要限于对社会长期流行的道德规范的整理、编辑;只有在其他行为规范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时,方才诉诸法律,否则法律条文很少被引用。总而言之,中国古代虽然制定了很多而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法典,但传统的中国社会却不是一个由法律来调整的社会。
——卜德与克拉伦斯•莫里斯
0 有用 yan 2019-02-10 18:14:46
我不曾想过的中国法学,见解独到
0 有用 Skye 2022-11-18 15:46:35 湖北
本书是一部外国学者中国法律史研究。翻译大清律例、成案等多种史料对外国研究者来说简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在理解《刑案汇编》的文义后对需要的典型刑案进行甄别更是需要高超的翻译与汉学功底,由此可见此书的编者深厚的汉学功底。 其次,在史料解读的角度上,本书中的部分观点虽然看起来根据性不是很强,但是其站在另一个文明的角度上理解中国传统刑事案件自然有其独特的视角,且也展示了作者努力使自己沉浸如中国传统法制思维中... 本书是一部外国学者中国法律史研究。翻译大清律例、成案等多种史料对外国研究者来说简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在理解《刑案汇编》的文义后对需要的典型刑案进行甄别更是需要高超的翻译与汉学功底,由此可见此书的编者深厚的汉学功底。 其次,在史料解读的角度上,本书中的部分观点虽然看起来根据性不是很强,但是其站在另一个文明的角度上理解中国传统刑事案件自然有其独特的视角,且也展示了作者努力使自己沉浸如中国传统法制思维中的努力。由此而言,作者是非常可敬的。 最后,本书实际上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比较文明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明阐释,也为中国的法律史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与借鉴意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著作。 (展开)
0 有用 月下西楼 2019-12-28 18:29:35
《叫魂》参考书目。阐述了古代中国法律的渊源,定型于唐律,直到大清律例。从秦以严苛法律统一六国,二世而亡,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文化注重教化,法律只作为辅助手段维护社会秩序,而不是私有财产。法律儒化,主要是刑法。且体现了古代的家庭关系和伦理制度,及古人对自然秩序的遵从。从引述的律例中,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特征,也有维持统治秩序的条文,以及古人反对辩讼,轻生死的现象。
0 有用 Marlais 2023-03-17 16:32:25 中国香港
不错的古代法介绍性著作。把书里《刑案汇览》100多个案子通读了一遍,多体会context,熟悉当时的法律书写。你爸常说的“再不听话信不信我揍死你”绝非虚言,是有深厚法律基础的。
0 有用 伯凌 2018-08-15 11:05:42
即使是特权阶层,也害怕诉讼并尽可能避免诉讼。毕竟清代法律有许多不可描述的问题,在今人看来显然不尊重个人权利,不过在那个时代,这显然是有效的维护社会治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