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島由紀夫推崇死亡之美、鮮血之美、暴烈之美,認為美的終極狀態便是暴烈地死亡。他於1960年以「二.二六事件」為背景,寫下短篇小說〈憂國〉,主角是一位新婚不久的中尉,不願舉發事件中的同僚,最後選擇在家切腹自殺,妻子亦殉夫而亡。〈憂國〉中,三島以柔美的筆調呈現年輕軍官與妻子熾熱的性愛,以寫實手法描述切腹的過程與肉體產生的變化,絢爛、華麗地展現三島由紀夫式的暴烈美學。
三島相當喜愛、重視這部作品,他曾表示:「如果,忙碌的讀者只能選讀一篇三島的小說,想把三島的優劣一次通通濃縮成精華的小說來閱讀,那麼,我希望讀者選讀的是〈憂國〉。……〈憂國〉描寫的性愛與死亡的光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與相乘作用,堪稱我對這人生抱以期待的唯一至福。」
1965年三島並將〈憂國〉拍成影片,從道具到分鏡一手包辦,自編自導自演。並以「The Rite of Love and Deat...
三島由紀夫推崇死亡之美、鮮血之美、暴烈之美,認為美的終極狀態便是暴烈地死亡。他於1960年以「二.二六事件」為背景,寫下短篇小說〈憂國〉,主角是一位新婚不久的中尉,不願舉發事件中的同僚,最後選擇在家切腹自殺,妻子亦殉夫而亡。〈憂國〉中,三島以柔美的筆調呈現年輕軍官與妻子熾熱的性愛,以寫實手法描述切腹的過程與肉體產生的變化,絢爛、華麗地展現三島由紀夫式的暴烈美學。
三島相當喜愛、重視這部作品,他曾表示:「如果,忙碌的讀者只能選讀一篇三島的小說,想把三島的優劣一次通通濃縮成精華的小說來閱讀,那麼,我希望讀者選讀的是〈憂國〉。……〈憂國〉描寫的性愛與死亡的光景,情色與大義的完全融合與相乘作用,堪稱我對這人生抱以期待的唯一至福。」
1965年三島並將〈憂國〉拍成影片,從道具到分鏡一手包辦,自編自導自演。並以「The Rite of Love and Death」(愛與死亡的儀式)為英文片名,發行海外。三島藉主角武山信二中尉展示自己的理念,進行文體和行動(影片)的預演。三島企圖使藝術與生活、文體與行動邏輯統一,談到他行動最極致的一點,亦即是他的了結生命,武士擁有的幻影令他神往,磨劍的任務如同磨練對於死亡的想像力一樣。
憂國的创作者
· · · · · ·
-
三岛由纪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東京。
1947年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從大藏省離職,開始專職作家的生涯。
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西方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深為讚賞,他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他帶領四名「盾會」成員前往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事政變,期使自衛隊能轉變為正常的軍隊,但是卻乏人響應,因而切腹自殺以身殉道,走上了日本武士最絢爛的歸途。
主要著作有《假面的告白》、《金閣寺》、《潮騷》、《盛夏之死》、《太陽與鐵》、《不道德教育講座》等。
目录 · · · · · ·
2. 中世某殺人慣犯遺留的哲學日記選萃
3. 遠乘會
4. 蛋
5. 寫詩的少年
6. 海與夕陽
7. 報紙
8. 牡丹
9. 過橋
10. 女方
11. 百萬圓煎餅
12. 憂國
13. 月
解說 三島由紀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五百八十棵。” “您知道得真详细。” 我一想深知草田博知,所以应和着,也没有特别觉得惊奇。 此时,刚才那位老人脚步踉跄地从牡丹园中间穿过,他在每一棵牡丹前伫立,侧背着手,仔细凝望着花朵。 “五百八十棵牡丹,还是五百八十个人呢?” 草田突然说道。 我有些愕然,抬眼望望草田。无所不晓的朋友继续说下去。 “那位川又老人,就是原来著名的川又上校,您应该知道的,他被指认为南京虐杀的战犯。” “那家伙隐姓埋名,逃避了战犯审判,眼下觉得平安无事了,就出面买下了这座牡丹园。” “战犯的罪状是,他必须为好几万人的惨死负责。但是,严格地说,上校作为一种娱乐,亲手实际杀戮的是五百八十人。” “而且,你知道,全都是女人。少校个人的兴趣是只杀女人。” “川又成了这里的主人之后,将牡丹的数量严格限制为五百八十棵。她一棵棵亲手栽种,结果形成一座牡丹园。然而,他的这种其妙的爱好意味着什么?我做了种种猜想,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家伙是在利用一种诡秘的方法,纪念自己的罪恶。这家伙是个犯了罪的人,他最切实的要求,就是用世界上最安全的办法,以彰显自己难以遗忘的罪恶。他做成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9页 -
直到一两年前,我曾经反反复复思量过,所谓追忆,只是个可恼的玩意儿。我出于某种偏见,一贯坚持这种想法。追忆不就是往昔生活的躯壳吗?尽管有时关系到未来的果实,但它已经仅仅属于那些失掉现在、走向衰老的人们,如此等等。狂热的青春,总是极力为那种想法寻找肯定的理由,但是过不了多久,我就很快转变到另一种想法上去了。追忆是“现在”最清纯的明证。爱,还有献身,这些现实中过于清纯的感情,只有通过追忆,才能占有,才能求得正确的意义。这好比只有扒开落叶,清泉才能映照蓝天。那些撒落在泉水上的落叶绝不能映出蓝天的光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鲜花盛开的森林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憂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憂國"的人也喜欢 · · · · · ·
憂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他放任自己的灵魂流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41年夏天,平冈公威受邀为《文艺文化》同人杂志写一篇连载小说。导师清水文雅为其起了笔名“三岛由纪夫”,十六岁的少年在文坛初绽光芒。 《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内含若干个短篇故事,此时三岛的文章辞藻妖丽,层层叠叠的华美文字是他坚固的保护壳,让人难以触及他自卑、脆... (展开)

三岛短篇的迷幻诡异森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短篇的他或许更像一个诗人。 早期写短篇的三岛和后面的判若两人,但隐约包含了后面长篇的所有主题:对美的狂热追求和殉美、性别认同和自我怀疑、心理的恶之美。 早期的他自恃,充满着孤傲诗人的少年的清高,满篇都是超现实的幻象和似诗的诡异意象隐喻;而后则更自持,希望放... (展开)>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2分 2283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8.0分 1030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7.9分 1003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8.0分 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憂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reddie 2019-08-20 17:41:19
有時也忍不住把三島的書當做色情小說來讀。
0 有用 TuLmio 2023-03-25 15:41:55 上海
我想 三岛之所以说自己不太感冒《牡丹》一篇 除了因《牡丹》确实在其所持“文体与理念”诸关系的层面上有缺陷外 或许也因为那种被他称为“无目标的满弓”的写作隐约透出了他部分根底的天才 而且是令其不悦的部分——尤瑟纳尔称自己只在三岛身上感到很难将文学与作家本人分开 另一种说法则可以是文学难以掩饰其个人 无论是政治的还是伦理的 换句话说 如果试图设想另一个没有“不幸地”成为文豪的三岛的话 他的身份应该是最... 我想 三岛之所以说自己不太感冒《牡丹》一篇 除了因《牡丹》确实在其所持“文体与理念”诸关系的层面上有缺陷外 或许也因为那种被他称为“无目标的满弓”的写作隐约透出了他部分根底的天才 而且是令其不悦的部分——尤瑟纳尔称自己只在三岛身上感到很难将文学与作家本人分开 另一种说法则可以是文学难以掩饰其个人 无论是政治的还是伦理的 换句话说 如果试图设想另一个没有“不幸地”成为文豪的三岛的话 他的身份应该是最具活力的政治领袖 当然!这一可能性被《忧国》武山几次的犹疑否决了 但通过《牡丹》 依然能对这样的可能性投瞥——《牡丹》为一个经典提问(的附加题)提供了启示: “何为政治家?” 答案是 那些利用政治(复数的人/国家权利/总和的社会/…)解决私人性欲或审美的人 或者说 在政治景观中辩识出色情的人 (展开)
0 有用 NV-97119 2021-04-25 20:22:24
对不起,感受不强烈,get不到点上。
0 有用 DINGAYIN 2018-11-20 00:54:22
寫得都是氛圍,好幾篇都令我印象深刻。
0 有用 Stellaria 2021-12-24 16:00:21
一个深夜失眠的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