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原作名: 花ざかりの森
译者: 陈德文
出版年: 2021-1-12
页数: 272
定价: 35.00元
丛书: 果麦 三岛由纪夫作品
ISBN: 9787201169453
内容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
13个短篇故事,13种末路人生。收录三岛由纪夫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川端康成盛赞作品《旦角》。三岛由纪夫:“这些作品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
《鲜花盛开的森林》是一部由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各时期短篇小说代表作13篇,有关三岛由纪夫一生的文学主题和现实问题的萌芽都蕴含其中。包括写于16岁的成名之作《鲜花盛开的森林》,美学极致之作《远乘会》《海和晚霞》,川端康成最喜欢的《旦角》,以及展现武士精神的、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呈现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生涯各个时期的作品形态,结构精妙,经典耐读,彰显日本文学及三岛由纪夫的独特美学。
编辑推荐:
◆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著名文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海明威”,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在国际文坛拥有高度声誉,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
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
13个短篇故事,13种末路人生。收录三岛由纪夫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川端康成盛赞作品《旦角》。三岛由纪夫:“这些作品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
《鲜花盛开的森林》是一部由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各时期短篇小说代表作13篇,有关三岛由纪夫一生的文学主题和现实问题的萌芽都蕴含其中。包括写于16岁的成名之作《鲜花盛开的森林》,美学极致之作《远乘会》《海和晚霞》,川端康成最喜欢的《旦角》,以及展现武士精神的、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呈现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生涯各个时期的作品形态,结构精妙,经典耐读,彰显日本文学及三岛由纪夫的独特美学。
编辑推荐:
◆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著名文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海明威”,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在国际文坛拥有高度声誉,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
◆ 三岛由纪夫一生著有二十一部长篇小说,八十余篇短篇小说,三十三个剧本,以及大量散文。为纪念他,日本山梨县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日本新潮文艺振兴会于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文学奖。
◆ 《鲜花盛开的森林》是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其各时期短篇小说代表作13篇。
◆ 三岛由纪夫:“我少年时代专念于诗和短篇小说,这其中笼罩着我的哀欢……这些作品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
◆ 收录篇目《忧国》,故事悲歌高亢,呈现了三岛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也昭示了三岛最后的结局。
◆ 收录篇目《鲜花盛开的森林》是三岛由纪夫写于16岁的成名作,文字唯美,想象力阔大,呈现了主角的孤独。
◆ 收录篇目《旦角》,是川端康成十分喜欢的作品,讲述梦境和现实,讲述人和人之间的不被理解。
◆ 收录篇目《远乘会》,绝美清丽,感受细腻,有些错过因为存在想象空间才异常美丽。
◆ 著名译者陈德文2020年全新修订译本,同时收录三岛由纪夫本人所写后记,彰显其独特美学。
◆ 著名设计师操刀设计封面,运用色彩搭配三岛由纪夫肖像,凸显作者和作品本身的绚丽。
◆ 书中附有三岛由纪夫年表,结合其45年的生命历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这本书。
作者简介 · · · · · ·
◆ 作者介绍:
三岛由纪夫(みしまゆきお ):
1925.01.14-1970.11.25
日本文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海明威”
本名平冈公威,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
一生著有二十一部长篇小说,八十余篇短篇小说,三十三个剧本,以及大量散文。
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为纪念他 ,在日本山梨县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日本新潮文艺振兴会于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文学奖,旨在嘉奖开拓文学前途的新锐作品。
川端康成:“我得的诺贝尔奖应该颁给三岛由纪夫。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代表作:
《鲜花盛开的森林》(1944)
《假面的告白》(1949)
《潮骚》(1954)
《金阁寺》(1956)
《春雪》(1969)
◆ 译者介绍:
陈德文:
日本文学翻译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学
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
曾翻译过...
◆ 作者介绍:
三岛由纪夫(みしまゆきお ):
1925.01.14-1970.11.25
日本文学大师,被誉为“日本海明威”
本名平冈公威,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
一生著有二十一部长篇小说,八十余篇短篇小说,三十三个剧本,以及大量散文。
曾三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为纪念他 ,在日本山梨县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日本新潮文艺振兴会于1988年设立三岛由纪夫文学奖,旨在嘉奖开拓文学前途的新锐作品。
川端康成:“我得的诺贝尔奖应该颁给三岛由纪夫。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代表作:
《鲜花盛开的森林》(1944)
《假面的告白》(1949)
《潮骚》(1954)
《金阁寺》(1956)
《春雪》(1969)
◆ 译者介绍:
陈德文:
日本文学翻译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学
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
曾翻译过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诸多名家的作品。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五百八十棵。” “您知道得真详细。” 我一想深知草田博知,所以应和着,也没有特别觉得惊奇。 此时,刚才那位老人脚步踉跄地从牡丹园中间穿过,他在每一棵牡丹前伫立,侧背着手,仔细凝望着花朵。 “五百八十棵牡丹,还是五百八十个人呢?” 草田突然说道。 我有些愕然,抬眼望望草田。无所不晓的朋友继续说下去。 “那位川又老人,就是原来著名的川又上校,您应该知道的,他被指认为南京虐杀的战犯。” “那家伙隐姓埋名,逃避了战犯审判,眼下觉得平安无事了,就出面买下了这座牡丹园。” “战犯的罪状是,他必须为好几万人的惨死负责。但是,严格地说,上校作为一种娱乐,亲手实际杀戮的是五百八十人。” “而且,你知道,全都是女人。少校个人的兴趣是只杀女人。” “川又成了这里的主人之后,将牡丹的数量严格限制为五百八十棵。她一棵棵亲手栽种,结果形成一座牡丹园。然而,他的这种其妙的爱好意味着什么?我做了种种猜想,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家伙是在利用一种诡秘的方法,纪念自己的罪恶。这家伙是个犯了罪的人,他最切实的要求,就是用世界上最安全的办法,以彰显自己难以遗忘的罪恶。他做成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9页 -
直到一两年前,我曾经反反复复思量过,所谓追忆,只是个可恼的玩意儿。我出于某种偏见,一贯坚持这种想法。追忆不就是往昔生活的躯壳吗?尽管有时关系到未来的果实,但它已经仅仅属于那些失掉现在、走向衰老的人们,如此等等。狂热的青春,总是极力为那种想法寻找肯定的理由,但是过不了多久,我就很快转变到另一种想法上去了。追忆是“现在”最清纯的明证。爱,还有献身,这些现实中过于清纯的感情,只有通过追忆,才能占有,才能求得正确的意义。这好比只有扒开落叶,清泉才能映照蓝天。那些撒落在泉水上的落叶绝不能映出蓝天的光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鲜花盛开的森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鲜花盛开的森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鲜花盛开的森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预告了自己死亡的天才小说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对于三岛由纪夫的认识和了解,应该大半都是因为《金阁寺》这部充满绚烂毁灭之美的小说。他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他短短一生竭尽全力用文字诠释着美的多元性。 但这样的了解未免片面,而且《金阁寺》也并不适合作为阅读三岛由纪夫的第一本书。 因为《金阁... (展开)
跨入三岛的写作试验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热烈地想着:“像焰火那样活着,一瞬间绚烂地照亮整个夜空,又转眼消失尽净。” —— 每读一本三岛由纪夫的作品,私以为能稍微更了解作品背后这个男人多一点。然而,三岛由纪夫本人着实还是太神秘了。他的作品还有很多可以挖掘和解读的部分。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 这本《鲜... (展开)

他放任自己的灵魂流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41年夏天,平冈公威受邀为《文艺文化》同人杂志写一篇连载小说。导师清水文雅为其起了笔名“三岛由纪夫”,十六岁的少年在文坛初绽光芒。 《鲜花盛开的森林·忧国》内含若干个短篇故事,此时三岛的文章辞藻妖丽,层层叠叠的华美文字是他坚固的保护壳,让人难以触及他自卑、脆... (展开)
三岛短篇的迷幻诡异森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短篇的他或许更像一个诗人。 早期写短篇的三岛和后面的判若两人,但隐约包含了后面长篇的所有主题:对美的狂热追求和殉美、性别认同和自我怀疑、心理的恶之美。 早期的他自恃,充满着孤傲诗人的少年的清高,满篇都是超现实的幻象和似诗的诡异意象隐喻;而后则更自持,希望放... (展开)> 更多书评 21篇
-
仿真男孩哪吒 (Why not why can't I)
◆ 序章 >> 我出于某种偏见,一贯坚持这种想法。追忆不就是往昔生活的躯壳吗?尽管有时关系到未来的果实,但它已经仅仅属于那些失掉现在、走向衰老的人们。 >> 追忆是“现在”最清纯的明证。爱,还有献身,这些现实中过于清纯的感情,只有通过追忆,才能占有,才能求得正确的意义。这好比,只有扒开落叶,清泉才能映照蓝天。那些泉水撒满落叶的地方,落叶们绝不能映出蓝天的光辉。 >>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2021-02-17 23:16:07 2人喜欢
◆ 序章
>> 我出于某种偏见,一贯坚持这种想法。追忆不就是往昔生活的躯壳吗?尽管有时关系到未来的果实,但它已经仅仅属于那些失掉现在、走向衰老的人们。
>> 追忆是“现在”最清纯的明证。爱,还有献身,这些现实中过于清纯的感情,只有通过追忆,才能占有,才能求得正确的意义。这好比,只有扒开落叶,清泉才能映照蓝天。那些泉水撒满落叶的地方,落叶们绝不能映出蓝天的光辉。
>>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时代严谨和美丽竟然如此背离。他们打心眼儿里哀叹这种天地悬隔般的别离。严谨,只不过是一块质地疏松、成分驳杂的岩石。还有,美丽,本是一匹秀丽的奔马,它曾经向着晨雾溟蒙的天空仰首长嘶,那是因为它一直受到驾驭和调控。只有那个时候,马才是纯洁无比的,老实听话的。然而今天,严谨,撒开了缰绳,马几度颠簸,几度立起身子一路狂奔。它已经不再纯洁无垢了,污泥浊水弄脏和浸染了它的肌肤。
>> 处于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唯有通过辩证的手法而获取的真实,才会穿上原来的衣裳吧?
◆ 其一
喜欢火车和轮船在深夜悠长的汽笛声。
>> 在我出生的家里,深夜里时常听到火车的鸣叫。
>> 在我出生的家里,深夜里时常听到火车的鸣叫。孩子受到天棚木格子里繁乱花纹的惊扰,很难入睡,这喧嚣的噪声在孩子的耳朵里,听起来宛若一种十分纤弱、未知的亲切而华美的音乐。又如一座遥远而生疏的晚间都市传来的丝丝细语,听起来好似白兽穿过后门而远去的一团秋雾。它又像无声的焰火,火星飞溅,扩展到四面八方。那团薄雾对面,桔梗花如麻布坐垫的花纹一样寂寥,灰白……
>> 孩子拼命挤进一个人独寝的梦境的缝隙,现实的声音在那里扮演着梦的角色。于是,那汽笛听起来——犹如呼啸的秋风鸣笛般越过繁花似锦的原野。冬雪初降的北国小站——火车装载着众多盛满青苹果的箱子以及从远海运来的鲑鱼,由小站出发了。(车厢客席之间放着火炉,坐着围着围巾的姑娘,还有戴着护耳水獭皮帽子的老爷子)——火车驶过早开的山茶花的村庄和烟气稀薄、生产萧疏的工业城镇,冷淡的列车只顾随意奔驰,对于如此可怜的景象竟不肯瞥上一眼。诸多幻象猝然浮现于孩童的心中。此外,越过黑色焦木围栏,可以看到一部分线路于雾霭中闪现着白光,巨大的机车头似哮喘发作,呼哧呼哧地开动了。那团雾霭散发着线香的香气……
很小的时候,大概刚刚上学前班或者一年级。冬日的早晨,妈妈会带我到阅览室外的篮球场地晨练。时间刚刚过了七点,距离上学还早,天空是同样黑魆魆的背景,还有一些星辰没有离去。我就是在这样的夜空旋转,速度和氤氲的水汽将点点星辰凝结一道道微弱的圆圈。
只记得那时候父母关系紧张,这是七岁的我对母亲的一点陪伴和保护。
>> 线路远方的霓虹灯犹如辉煌的落日余晖,在黑魆魆的背景中似灿烂的星辰随意旋转。
>> 线路远方的霓虹灯犹如辉煌的落日余晖,在黑魆魆的背景中似灿烂的星辰随意旋转。
>> 那阵子,孩子经常梦见电车。宽阔的水泥门厅、高大的铁门和砖墙组合成的深宅大院,门前是一条灰暗的小路。
>> 砖墙遮蔽着住宅内部的一切,割断了外人的视线,就连花草的馨香和高朗的欢笑,也都被那潮湿的空气吸收殆尽了。
>> 每当听到她低沉的呻吟,痉挛就像无形的水波,在病房中的烟盘、药柜、香炉等小小的家什上面弥漫开来,一刹那,整个屋子都处在极端麻木的状态之中。当痉挛如山雾般退去,房子里的香炉、小箱子和药瓶子等,又一概充满沉痛的统一声调的呻吟。
>> 瓶子底部发出一种奇异、蠢笨、干涸而又不可思议的响声,细想想,
>> 对于母亲,我觉得她只是装饰在宝物末尾的一片尚未干枯的、色彩鲜丽的人造树叶——虽然衰颓,仍旧充满徒劳的意欲,是个多少有些“美国化”了的典型。但不管是什么途径,肯定是一条衰颓之路,但是同更加顽固而新鲜活泼的假面十分贴合。
◆ 其二
>> 我明白我的憧憬之所在。憧憬宛若一条河。河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河。因为河水在流动。昨天的河不是今天的河。但河永远存在。人们可以指认它,但无法叙说它。
>> 她丈夫体弱多病,为了照顾病人,她似乎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而且,都市里随处飘荡的蕴含着昏黄、绛紫、灰暗等种种光影的空气,消磨了她的柔顺时间。
>> 遥远的城墙下方,城门隐约可见,从那里开始是坐落在一段缓缓斜坡上的市镇——犹如洪水季节,巨流随处狂奔,各种断垣残壁一股脑儿堆满逼仄的街道——黝黑、低矮的屋宇栉比鳞次,重重叠叠,沿斜坡一律倾斜着,绵延到海滨。有的房顶,烈日像照在漆器上,光芒四射。市镇郊外,连着一片黑魆魆的松林。远方,可以看到浩渺、宁静的大海。海面上空阴云密布,看不到水平线。唯有那一带地方,变成了阴湿的沙地,雨云层层聚合,经久不散。也许是幻听吧,夫人从那里听到了好似远雷的轰鸣。
>> 微醺的风拂拂吹送,闪光的东西依旧闪光,仿佛凝结为天上的一瞬,兀自不动了。这时,空气清新无比,就连远方难得一见的雾气萦绕的远山和淡蓝色的海洋,也都变得伸手可及了。随之,于宁静之中,万物皆可触摸的豪奢的情怀,就在她的心里冉冉升起。
>> 悔恨和喜悦交织在一起,每当这个时候,她的整个身子就像鼓胀的风帆,填满了喜悦、悔恨和其他各种感怀。
◆ 其三(上)
>> 恐惧是一种‘力量',它推动人们走向不可估量的、目不可见的——‘神'所希望的‘更加高贵'的前方。
◆ 其三(下)
>> 这照片犹如一片干枯的花瓣,可以窥见其内里深藏着岁月缓缓地流动,以及几个夏天里强烈的阳光。
>> 自那时起,少女看到大海渐渐地不再感到满意了。她现在似乎朦胧地觉得,那位死去的哥哥一番神秘的话语,宛若芬芳的熏风穿过耳畔,只等潜入花草丛中之后才会散发出香气。憧憬犹如一条蛇,眼下正在蜕皮,只有在这个时候,恍似病痛缠身的憧憬,才能彻底摆脱重负,心性安然,平静似一湾清水。然而,这绝不等于说,少女已经失去眺望大海的兴趣了。
>> 这种心情君临于那“人”和礼品之上,如佛光一般包裹着人和物,具有一种使周围的一切渐渐与之类似的兴奋剂般的作用……她的怀想就是如此。——夏天的夕阳水一般波光闪闪地倾泻下来的时候,她忘我地沉溺于热带的空想之中(夕阳如雨,经过众多喧嚣摇曳的树叶的过滤,化作水沫般错综复杂的小圆点——看上去犹如哭泣时泪眼中一连串重叠的镜头——透过一扇窗户,穿越镶着花边儿的窗帘,向着富有北欧情趣的坐垫、安乐椅的麻布罩和壁炉台上给人以清凉之感的小石子,一股脑儿胡乱倾泻过来,犹如闪烁不定的火焰,房内猝然发亮了,转瞬间又暗了下来……)。
搭建自我的避难所
>> 她沉醉于憧憬里,这确实是一种忘我的毅力。而且,不论在任何场合,忘我总是朝着排他的道路推进,换句话说,就是抹消一切存在于“他”中的“我”。抹去“我”的时候,那奇异而强大的生命,反而又在原处剧烈地喷涌出来。
>> 她沉醉于憧憬里,这确实是一种忘我的毅力。而且,不论在任何场合,忘我总是朝着排他的道路推进,换句话说,就是抹消一切存在于“他”中的“我”。抹去“我”的时候,那奇异而强大的生命,反而又在原处剧烈地喷涌出来。
>> ——轮船一旦离开海岸,紧绷绷的彩带仿佛失神般地被剪断了,五颜六色的送行的人们,犹如各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越离越远,渐渐归于一色的寂寞之中了。刚在那里相互交流的悲欢任其到哪里寻觅,都不会再见到了。
>> 高台上榆树和槲树葱茏茂密,周围的枫树像喝了琼浆玉液一片殷红。落叶纷纷,不断掉落在脚下已经堆积的腐叶上面。
从这里望过去,古旧的街衢尽收眼底。城镇远方可以看到迷离惝恍的稀疏的松林。大海像装在光洁的杯盘里,发出宁静的光亮。上面散落着两三朵绣球花一样的东西,缓缓移动,那是白帆。
>> 生命一如旋转中的陀螺的静谧,就是说时时和死的静谧为邻……
◆ 中世某杀人惯犯留下的哲学日记摘抄
>> 杀人犯是造物主的反面。其伟大是共通的,其欢喜和忧郁也是共通的。
>> 对杀人犯来说,落日最使其痛惜。杀人者的魂魄和辉煌的落日极其相似。落日具有的忧郁,是极度收敛的热情发散出来的瘴气,它直接杀害美本身。
>> 一股腥风吹过杀人的街衢。人们没有感觉出来。这种飘扬着美丽帆影的城镇,缺少赴死的意志。
>> 能乐的戏衣,以火焰大鼓[11]和桔梗的花纹,紧紧怀抱着冷寂、残酷且沉重的、犹如棠棣花蕊般苍白濒死的、柔软的肉体。
这一篇尤其能看出三岛对死亡所带来的“美”的崇拜和渴求。美好事物的销毁意味着“美”会不再受任何玷污而延续下去,香消玉殒可以使“美”纯粹而永恒地定格。这一点和爱伦坡很相似。
>> 杀人犯挺身出现于危险的场所。因此,他是献身者——不断流逝之物。他有埋头向前的火焰般的意志。他边杀边生,又不断走向死亡。
>> 杀人犯挺身出现于危险的场所。因此,他是献身者——不断流逝之物。他有埋头向前的火焰般的意志。他边杀边生,又不断走向死亡。
>> 然而,眼下是痊愈的季节。是由等待、背叛,以及一切规制中的痊愈。这种痊愈,对他——杀人犯来说,是最为痛心的季节。他认为,不论来自何种病患的痊愈,都是无益的。他不能向那里献身。在那种场合,他不能做个献身者。杀人犯蔑视面对痊愈的热情。为了使鲜花再度作为鲜花的他,不是杀人犯。只有使花成为久远的花的他,才变成了杀人犯。
这样的思考,使他豁达的脚步犹如被朝露润湿的蝴蝶的翅膀,变得稍稍飘荡起来。春云浮动。森林在丰润的风里翻动着灰白的叶背。
>> 他没有徘徊于季节流域的新衣裳。凶器不是万能的,他那不能屠戮自己健康的凶器。
>> 他的魂魄无目的地啜泣,为了世上那些极为娇弱的东西,为了实现自己的满足,他再次亲自拿起了凶器。
>> 烂漫和沉郁
(罪恶之光充满自身
姿态明丽,玲珑剔透)
>> 轰隆隆沉落下去
不要迎接成熟的东西
带着那力量转瞬间哭泣
带着那悲叹久远地杀戮
>> 我由陷落而开始献身,就像所有的早晨都从玫瑰花瓣的边缘开始。
>> 我们围绕鲜花初绽的岛屿巡航的时候,就能嗅到那座海岛隐藏着黄金的火焰。我们是无他的。我们越过大海,一旦变成盗贼,财宝已经永远地成为我们的自身之物。天生的一切皆属于我们所有。
>> 距离,在世上也是玄妙的。梅香,在纯净的黑暗里扩散。香气,就是距离。成熟于静静白昼的果实,是距离。为什么呢?因为成熟,就是距离。
>> 年少,这是何等严格的恩宠啊!或许还会有相信成熟机能的、宇宙性的、生命的苦味吧。
>> 一朵玫瑰开放了,这是轮回巨大的慰藉。
>> 为了学会无为的美,需要有霸主的豁达。
◆ 远乘会
>> 幻想,具有一种专制的秩序。
◆ 鸡蛋
>> 五个人每人都一个想法,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小艇和自己的肉体。女人、美酒和食物,自有别的世界专门制造、发送,随时都可以拿来享用。没有确信,世界就不存在。
◆ 写诗的少年
>> 少年一旦精神恍惚,眼前总是出现一个比喻的世界。毛毛虫们使樱树叶子变成花边,投出的小石头,越过明丽的槲树,去探望大海。吊车一把抓起阴霾的海面上皱巴巴的被单,寻找下面的溺死者。金龟子接近的桃子化着淡妆,疾步如飞的人的周围,宛如佛像背后的火焰,空气乱流翻卷,缠绕不散。晚霞是凶兆,呈现着浓碘酒的颜色。冬季的森林向空中伸展着假肢。还有,暖炉旁的少女的裸体,看上去像火红的玫瑰,一旦靠近窗户,又像是一支纸花,冷得起了鸡皮疙瘩的肌肤,幻化成一片起毛的天鹅绒花瓣。
>> 他对那些确定不移、很少变幻的缺乏情趣的物象,以“不可成为诗”而淡然处之。
>> 这瞬间的恍惚感,充实的孤独,不比寻常的轻松,无孔不入的鲜明的酩酊,外界和内里的亲和……
友情的样子
>> 两个人每天都互致长信,写信成了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乐事。少年几乎每天早晨都收到一封R发来的杏黄色的西式信件。不管多么厚,都标明重量。这种体积大而分量轻的信,给人一种装满轻松感情的感觉,使得少年高兴非常。两人在信的末尾,都各自附上好多近作和当天写的诗作。实在来不及的时候,就捎带一些过去写的旧诗。
>> 信的内容无所不包,从对前封信上的诗的评价开始,直到没完没了的闲扯,听过的音乐,日常家人的琐事,对于美少女的印象,读书心得,从一个单词到一首诗的世界所获得的创作经验,以及昨夜里的梦,等等,都一一详加叙述。对于这种习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点都不感到厌倦。
>> 看不到自己尚未经历的现实世界和他的内心世界之间存在的对立和紧张,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强迫自己相信内心世界的优越;或者根据某种不合道理的信条,认为眼下这个世界自己尚未体验过的感情,一概都不存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他内心敏锐的感受来说,这个世界一切感情的原形,即便有时仅仅是一种预感,也被他捕捉到手而反复体验,他认为,其余的体验都是根据这些感情元素适当地组合而得以存在。感情的元素是什么?他下了个独断的定义:“那就是语言。”
>> 这个人不是天才,但竟然也有恋爱。”
◆ 海和晚霞
没有成为摩西的少年,颠沛流离的一生。
>> 深蓝的水平线连接天空的地方,低浮着一堆堆积云,看样子纹丝不动,实际上像松散的瓠子花瓣,静静地绽开来,一点点变幻着形状。上面是稍稍褪色的晴空,云层虽然早已变浓了,但内里的光线给云朵刷上了一道杏黄的光影。
>> 空中呈现着夏秋相互争斗的景象。这是因为,远离水平线的高空,横向拖曳着广阔的鱼鳞状云彩。这种鱼鳞云在镰仓各个山谷上头,平铺着柔和而纤巧的云斑。
意想不到 有点好笑
>> 我们全都被卖给了那里的奴隶市场。
>> 被杀害和战死的年轻的十字军战士们的群像,耸峙于海洋上空的晚霞之中。他们没有戴头盔,金发或亚麻色的头发映着落日,看上去好像戴着火焰的盔甲。
>> 但是,他现在没有回归的愿望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一切——塞文、羊群、故国,都一概消泯于晚霞迷离的海洋中了。那海洋没有分割成两半,所有这些早已泯灭尽净了。
◆ 报纸
这一篇有一些意识流。
>> 敏子想着……
皇居内黝黑的森林,寂静无声。
[24]日本当地地名。
[25]一种英国小狗的名称。
[26]创立于美国的汽车品牌,目前已被其他汽车品牌收购。
◆ 走完的桥
这一篇对于少女的心思和夜晚环境的描写真实细腻到位。
>> 花柳界有个迷信:夏天穿胡枝子花色,冬天穿远山青的衣服,就能怀上孩子。
>> 小弓感到,自己的愿望全都柔和而毫无意义地消融在眼前马路上的月光之中了。马路的石板缝里,碎玻璃片闪着光亮,月亮里的玻璃也是这样闪光的,那么平素的愿望不也是和这碎玻璃一样吗?
>> 她记得,他的呼吸就像新鲜、旺盛的夏草的气息。
>> 月光照在没有发光的电灯毛玻璃罩上,看上去白茫茫的,成群的羽虫无声地聚集在灯光周围。
河水被月光搅乱了。
>> 医院大楼映着朦胧的月色,壮大,巍然。顶端巨大的金色十字架光明耀眼,护卫在一旁的航空标识灯,明灭闪烁,清晰地区分开屋顶和天空。医院后面的会堂也点亮了灯火,哥特式玫瑰花造型的窗棂,高大而明亮。医院的每一扇窗户依然透露着暗淡的灯光。
◆ 二
>> 刚刚演完的重大角色感情的余波,仍然溢满万菊整个身子,时而像晚霞般艳红,时而似残月般清泠。古典剧的宏大的感情——和我们日常生活毫无关涉的感情、争夺王位的世界、七小町的世界、攻克奥州的世界、前太平记的世界、东山的世界、甲阳军记的世界……虽然看都似源于历史,但其实际内容则不知出自何种时代。这种如彩绘般加以夸张渲染而定型化的荒诞的悲剧世界的感情……超常的悲叹、超人的热情、急火攻心般的恋慕、恐怖的欢喜,以及被逼近难以承受的悲剧状态时的短促的号叫……所有这些,至今依然蕴含于万菊的心中。万菊婀娜的细腰,如何承受得住如此重担?实令人感到奇怪。这万般感情何以未能从如此纤细之器上滚落下来呢?真使人百思不解。
>> 旦角,就是梦和现实偷情而生下的孩子。
◆ 三
>> 增山曾受公司差遣,访问过轻歌剧女孩子们的化妆室,这里完全是女人的世界,那些赤身露体的姑娘就像动物园的野兽一般,千姿万态,朝他漫不经心地睃了一眼。
◆ 五
>> 万菊和颜悦色,温柔的视线一直对着川崎,不肯移开。
……增山感到微微战栗,他真不忍心走进排练场。
◆ 六
>> 万菊一反平常,他稍稍侧身而坐,柔美的身姿带着一种倦怠。镜面映照着景泰蓝花瓶里一簇娇小而密集的寒菊,以及万菊新剃的青青的脖颈。
>> 他身在歌舞伎演艺圈内,面对众多中伤的言辞泰然处之,这只能表示他是这样一种人:虽然谈不上卑屈,但和那种自我毁灭的诚实无缘。
◆ 八
>> 目送他们远去的增山,觉得自己心中也有一把湿漉漉的大黑伞,哗啦一声张开了。从少年时代起所描绘的万菊舞台的幻影,即使自己成为歌舞伎世界一员之后也未曾磨灭,而今一瞬之间,宛若一只落地即碎的玻璃杯,崩裂四散,彻底消泯了。“我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才懂得什么是幻灭。从此后,我可以不再搞戏剧了。”他想。
◆ 百万元煎饼
>> 梅雨时节阴沉而燠热的夜晚,云层低低地闭锁着,霓虹灯光照耀着周围的天空,一片浓丽。
明灭的彩光之中,浅淡的颜色组成的纤细的五重塔实在好看。各个部分时时闪烁不定,渐渐波及全体,一瞬间暗下来,彩光遗留下来的影像行将消泯之际,又猝然闪亮起来,显得格外美丽。由浅草六区一带眺望,五重塔矗立于被填平的瓢箪池畔,成为夜间六区的一个标记。
此处细节其实在隐晦地暗示两人在有钱人家做性爱表演的职业。
>> 清子穿着坎肩儿,由于健造时常督促,腋下刮得干干净净。
第二处暗示两人做夫妻表演的提示。
>> 虽然也有别的女人向他卖弄风骚,但他对这种为玩而玩的态度,总觉得“不大自然”。比起这些来,他更喜欢同清子一道对近来青菜和鱼类高腾的价格互相发发牢骚。
>> 眼下,可以看到远方寂静的户外游乐场上分布着众多黑沉沉的机器。回转木马稍稍倾斜着,空荡荡的座席暴露于夜露之中。空中观览车黝黑的铁框之间,几只悬空的座椅,随着风微微摇晃。
所以年轻夫妻赖以谋生的职业是(不可描述)的表演吗?
>> 不论如何,你们只管真心实意去做好了,有些事不说也会明白的。不过,今晚上对方要是称心如意,还可以玩些拿手的高级的动作来。像你们这般情投意合的很少,这一点很叫人放心。
◆ 二
>> 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严肃的神威加以保护,而且浑身都充溢着震颤的快乐。
◆ 三
>> 丽子拿起那只小松鼠端详着,她从自己孩子般情爱的遥远的彼方,仰望着丈夫所体现的太阳般的大义,她欣然作为被辉煌的太阳车即将拉走的赴死之人,在这短暂的时刻里,独自沉浸于这种天真的挚爱之中。
>> 她那细柔的手指在二月的严寒里,保持着陶瓷小松鼠身上冰冷的触感。即使在这种时候,她一想起中尉伸出强健手臂的一刹那,穿戴整齐的与绸缎衣裾相同花纹的围兜内,丽子立即感受到可以使冰雪消融的果肉的温润。
>> 中尉看到妻子如此果断的觉悟,没有一丝悲伤,心中充满甘美的情调。宛若一位丈夫看着年轻妻子买来的玩具似的东西,满心爱怜之余,从背后抱住妻子,亲吻着她的颈项。
>> 两人四目对视,互相从对方的眼睛里发现了正当的死亡,这时,他们被包裹在任何人都无法打破的铜墙铁壁之中,感到了他人无由触摸的美和正义的铠甲。因而,中尉在自己肉体的欲望和忧国的至情之间,不但没有看出任何矛盾和冲撞,反而觉得两者浑然一体了。
>> 中尉俯视着妻子的脸,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后见到的人的脸,一个最后见到的女人的脸。犹如旅人打量着不会再次涉足的土地上旖旎的美景,中尉仔细检点着妻子的脸,这张永远任他怎么看也看不够的姣美的容颜,端丽而不冷峻,阴柔的力量使得嘴唇微微闭合着,中尉忘情地在这张嘴唇上狂吻起来。不一会儿他发现,虽然脸面并未因唏嘘而变得歪斜丑陋,但紧闭的修长的眼睫毛渐渐溢出一滴滴泪水,顺着眼角亮晶晶地涌流出来。
>> 听到这种声音,他感到在频繁往来的社会的海洋中,这里就像一座孤岛屹立不动。自己忧虑的国家,依旧在这个家庭四周杂然而广泛地扩展开去。自己就要为它献身了。然而,自己不惜毁灭自身所谏诤的这个巨大的国家,果真会对自己的死回首一顾吗?这个且不管了。这里不是华美的战场,不是对谁也不夸示功勋的战场。这里只是灵魂的最前线。
>> 丽子闭目躺着,低俯的光影清晰地映衬着那浑身呈现着曲线美的严谨而白嫩的肌肉。中尉基于一种利己的心情,他感到庆幸,自己看到这美丽的肉体毁灭的情景。中尉将这难忘的风景慢慢刻印在心间。他一手撩拨着她的秀发,一手静静抚摸着那张美丽的脸孔,目之所及之处,逐一亲吻着。富士山形状的冷艳的前额下面,一对淡淡的眉毛下,长长的睫毛掩护着紧闭的双眼,形状姣好的鼻梁,厚薄适度的端庄的樱唇,微微闪露着光洁的牙齿,柔嫩的双颊和伶俐的娇小的下巴颏儿……这一切实际上都令人联想到一副明朗的死的容颜。中尉对丽子不久即将亲手刺入的雪白的咽喉,连连狂吸几口,那里有些发红了。他又回到她的唇际,轻轻压抑着,使自己的嘴唇在妻子的嘴唇上,好似轻舟荡漾于春波之上,摇来晃去。他闭上眼睛,世界忽而变成一只摇篮。
>> 自胸至腹自然天成的弧线,柔和地满储着弹力,从那里扩展到腰际,随即预兆着丰富的曲线,显示着没有一丝松弛的肉体的纯正节律。远离光影的细嫩而丰腴的腰腹,宛若一只大瓮贮满了奶水,清晰、凹陷的肚脐,犹如一粒雨滴强烈穿过留下的新鲜的印痕。
◆ 四
>> 丽子的指尖儿按在黑墨冰凉的金箔上,砚海里忽地如黑云上涌,水雾迷蒙。她反复地研着墨,手指的压力,一圈又一圈微微的声响,她已经不再考虑,这一切都是为了死。在死逐渐靠近自己以前,这些都不过是平淡的一刻一刻消磨时间的家常活儿。但是,随着研磨,墨变得越来越滑润起来,墨的触感和醇厚的芳香,含蕴着难以表达的幽暗。
>> 战场上孤独的死和眼前娇媚的妻子,这两种互不相干、完全独立的存在,一起出现在他的眼前。眼下,自己决心赴死的感觉中,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甘美情调,这不正是一种无上的幸福吗?美目流盼的妻子亲眼守望着自己的死,就像沐浴着芬芳的微风从容赴死。在这里,一种东西获得了宽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一种不为他人所知晓的境地,一种不容许任何人涉足的境地,自己获得了进入的权利。他从眼前新娘子一般素洁无瑕的娇妻的姿影里,仿佛看到了自己所挚爱并为之献身的皇室、国家、军旗和一切五彩缤纷的幻影。所有这些都和妻子一样,不管从哪里,不管从多么遥远的地方,都在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自己。
>> 切腹之前自己那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气,如今变得细如一根铁丝,自己不得不攀着这根铁丝一直走下去。他一直被这种不安所袭击。
>> 那双眼睛已经失去平时的光辉,就像小动物的眼睛一样,天真而茫然。
◆ 一
>> ——皮塔在这种旅行之中力求保持自己的少年时代。他绝不想变成大人。他希望自己是个七十七岁的少年,富有“喜”字吉祥意味的少年!一个衰老的、一只脚踏进棺材的少年。
◆ 二
多好的比喻啊!
>> 纪子从皮塔手里夺过一支烛火。此时,灼热的蜡泪滴落在她手上,那里的肌肤被蒙上了一块蜡烛做的鳞片。
>> 纪子从皮塔手里夺过一支烛火。此时,灼热的蜡泪滴落在她手上,那里的肌肤被蒙上了一块蜡烛做的鳞片。
◆ 四
>> “如今,俗众在睡觉。世界上他们的人数是相当庞大的。大体上在这个时刻睡眠的可以说都是俗众。……是的,让他们走进自己的梦境之中吧。让他们在迂执的梦境中化作低俗、甜蜜而污秽的青春形象吧,比本人化作冰箱更加富有幻化的价值。
◆ 后记
>> 因此,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全都是我的轻骑兵时代的作品。
>> 作品中又满含着一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启迪—— 一位生活在一九四三年并沉浸于江河日下的日本帝国崩溃预感中的少年暗淡而又光辉的精神世界。
>> 这篇写于一九四一年的里尔克风格的小说,如今看来明显带有一种浪漫派的恶劣影响以及老气横秋的酸腐之气。
>> 《忧国》故事本身就是单纯的“二二六事件”的外传。
回应 2021-02-17 23:16:07 -
她或许巴望着被杀。她的眼睛闪耀着苦苦探求的安然的泪光。我的刀尖儿刺入一件重物——一种厚重的金银或锦缎之内。奇妙的是,杀人犯的钢刀拼命支撑着渐渐消隐的灵魂。这种支撑具有无与伦比的无情之美。......如今,那个小巧的洁白的下巴骸儿,宛若一件白瓷,从暗夜的底层浮现出月光花般的表情。
2022-07-19 20:49:01
-
这照片犹如一片干枯的花瓣,可以窥见其内里深藏着岁月缓缓地流动,以及几个夏天里强烈的阳光。 ……………… ——轮船一旦离开海岸,紧绷绷的彩带仿佛失神般地被剪断了,五颜六色的送行的人们,犹如各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越离越远,渐渐归于一色的寂寞之中了。 [笔记] 三岛在16岁写下这般文字,我蓦然想到我的16岁,想到人们会为死去的每一个其他人举行葬礼,却不会为死去的自己哀悼片刻。
2022-07-01 10:45:20
-
她或许巴望着被杀。她的眼睛闪耀着苦苦探求的安然的泪光。我的刀尖儿刺入一件重物——一种厚重的金银或锦缎之内。奇妙的是,杀人犯的钢刀拼命支撑着渐渐消隐的灵魂。这种支撑具有无与伦比的无情之美。......如今,那个小巧的洁白的下巴骸儿,宛若一件白瓷,从暗夜的底层浮现出月光花般的表情。
2022-07-19 20:49:01
-
这照片犹如一片干枯的花瓣,可以窥见其内里深藏着岁月缓缓地流动,以及几个夏天里强烈的阳光。 ……………… ——轮船一旦离开海岸,紧绷绷的彩带仿佛失神般地被剪断了,五颜六色的送行的人们,犹如各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越离越远,渐渐归于一色的寂寞之中了。 [笔记] 三岛在16岁写下这般文字,我蓦然想到我的16岁,想到人们会为死去的每一个其他人举行葬礼,却不会为死去的自己哀悼片刻。
2022-07-01 10:45:20
-
祖先真正居住在我们心中,那是多么遥远的往昔啊!今天,由于我们的心脏被各种繁杂事物所包围,祖先已经无法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们心神不宁,只是像时钟一样悲哀地环绕着我们打转。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时代严谨和美丽竟然如此背离。他们打心眼儿里哀叹这种天地悬隔般的别离。严谨,只不过是一块质地疏松、成分驳杂的岩石。还有,美丽,本是一匹秀丽的奔马,它曾经向着晨雾溟蒙的天空仰首长嘶,那是因为它一直受到驾驭和调...
2022-07-01 10:44:18
祖先真正居住在我们心中,那是多么遥远的往昔啊!今天,由于我们的心脏被各种繁杂事物所包围,祖先已经无法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们心神不宁,只是像时钟一样悲哀地环绕着我们打转。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时代严谨和美丽竟然如此背离。他们打心眼儿里哀叹这种天地悬隔般的别离。严谨,只不过是一块质地疏松、成分驳杂的岩石。还有,美丽,本是一匹秀丽的奔马,它曾经向着晨雾溟蒙的天空仰首长嘶,那是因为它一直受到驾驭和调控。只有那个时候,马才是纯洁无比的,老实听话的。然而今天,严谨,撒开了缰绳,马几度颠簸,几度立起身子一路狂奔。它已经不再纯洁无垢了,污泥浊水弄脏和浸染了它的肌肤。虽说是绝无仅有,但如今依然有人希望看到纯洁的白马的幻影,祖先在寻找这样的人。慢慢地,祖先也会住在他们的心中吧?因为此处有着美好而高贵的共同生活的源头。
回应 2022-07-01 10:44:18
-
她或许巴望着被杀。她的眼睛闪耀着苦苦探求的安然的泪光。我的刀尖儿刺入一件重物——一种厚重的金银或锦缎之内。奇妙的是,杀人犯的钢刀拼命支撑着渐渐消隐的灵魂。这种支撑具有无与伦比的无情之美。......如今,那个小巧的洁白的下巴骸儿,宛若一件白瓷,从暗夜的底层浮现出月光花般的表情。
2022-07-19 20:49:01
-
这照片犹如一片干枯的花瓣,可以窥见其内里深藏着岁月缓缓地流动,以及几个夏天里强烈的阳光。 ……………… ——轮船一旦离开海岸,紧绷绷的彩带仿佛失神般地被剪断了,五颜六色的送行的人们,犹如各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越离越远,渐渐归于一色的寂寞之中了。 [笔记] 三岛在16岁写下这般文字,我蓦然想到我的16岁,想到人们会为死去的每一个其他人举行葬礼,却不会为死去的自己哀悼片刻。
2022-07-01 10:45:20
-
祖先真正居住在我们心中,那是多么遥远的往昔啊!今天,由于我们的心脏被各种繁杂事物所包围,祖先已经无法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们心神不宁,只是像时钟一样悲哀地环绕着我们打转。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时代严谨和美丽竟然如此背离。他们打心眼儿里哀叹这种天地悬隔般的别离。严谨,只不过是一块质地疏松、成分驳杂的岩石。还有,美丽,本是一匹秀丽的奔马,它曾经向着晨雾溟蒙的天空仰首长嘶,那是因为它一直受到驾驭和调...
2022-07-01 10:44:18
祖先真正居住在我们心中,那是多么遥远的往昔啊!今天,由于我们的心脏被各种繁杂事物所包围,祖先已经无法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们心神不宁,只是像时钟一样悲哀地环绕着我们打转。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的时代严谨和美丽竟然如此背离。他们打心眼儿里哀叹这种天地悬隔般的别离。严谨,只不过是一块质地疏松、成分驳杂的岩石。还有,美丽,本是一匹秀丽的奔马,它曾经向着晨雾溟蒙的天空仰首长嘶,那是因为它一直受到驾驭和调控。只有那个时候,马才是纯洁无比的,老实听话的。然而今天,严谨,撒开了缰绳,马几度颠簸,几度立起身子一路狂奔。它已经不再纯洁无垢了,污泥浊水弄脏和浸染了它的肌肤。虽说是绝无仅有,但如今依然有人希望看到纯洁的白马的幻影,祖先在寻找这样的人。慢慢地,祖先也会住在他们的心中吧?因为此处有着美好而高贵的共同生活的源头。
回应 2022-07-01 10:44:18
论坛 · · · · · ·
没看懂|百万元煎饼一篇里的富太太们邀请夫妇俩去做... | 来自can | 11 回应 | 2022-06-04 19:20:18 |
求指点 《走完的桥》篇到底讲了什么 | 来自梧渭 | 2022-03-20 22:23:23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限时抢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2分 1733人读过
-
限时抢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8.3分 365人读过
-
每满100-50
-
大牌 (2014)8.8分 33人读过
-
大牌 (2016)9.5分 3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2018-2021 简中新书 (迟与缓)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研究生3年读好书400本计划 (猫奴十二年)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鲜花盛开的森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菠萝菠萝奔尼撒 2021-02-08 13:58:44
三岛自己写的后记对这几个短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比较喜欢的短篇是《鸡蛋》、《忧国》。
0 有用 인챈오오원 2022-02-18 22:46:36
三岛由纪夫笔下的美真是独一无二
0 有用 Oscula 2022-03-16 11:10:08
几个短片被我看得稀碎
0 有用 僕のひかり 2022-02-19 10:40:19
三岛的短篇小说集,一篇《忧国》,二二六事件后中尉的剖腹以及妻子紧随其后的自刎,让我大晚上看得如痴如醉,美与暴烈的集合体,同时也预示了三岛由纪夫的命运
2 有用 春天 2021-01-26 09:19:53
三岛也是那种将自己阐述得十分明白的作家。远乘会、写诗的少年、报纸、百万元煎饼、旦角或许可以看做是美与某种瞬间破坏美感的现实脏污共存的篇目。海和晚霞、走完的桥、月亮则显柔和或纯粹。忧国是极度平静的暴烈。但同样,有些篇目总像是在模仿欧美短篇风格。
0 有用 吴纪宁 2022-08-06 13:15:19
微信读书电子书
0 有用 Q 2022-08-03 18:43:16
感觉好晦涩,除了《忧国》其他都看不太懂。《忧国》里面对性爱的描写真的看得人口干舌燥的
0 有用 Colour of Lake 2022-07-22 01:39:13
收录的每一篇都很喜欢,我的2021 top1。同一个译者怎么这本句子就顺了…
0 有用 二七三十一 2022-07-13 08:52:07
一读再读
0 有用 Jessica 2022-07-13 01:48:28
第一反应是 开始在结束之后,对抗空虚的唯一方法是守护。逻辑鬼才,看的人是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