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尤其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和改革实践放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以及成因,考察欧洲文明论的性别标准在晚清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晚清女性论者的“女权”论述,探讨女性是如何回应由男性开辟的“女权”论述的。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的创作者
· · · · · ·
-
宋少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宋少鹏,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副教授。
目录 · · · · · ·
绪 论/1
第一章 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5
一 文明的标准/5
二 文明的性别标准/12
第二章 文明的性别标准在中国:废缠足与兴女学/21
一 性别标准初入中国:传教士谨慎传播/2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5
一 文明的标准/5
二 文明的性别标准/12
第二章 文明的性别标准在中国:废缠足与兴女学/21
一 性别标准初入中国:传教士谨慎传播/21
· · · · · · (更多)
绪 论/1
第一章 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5
一 文明的标准/5
二 文明的性别标准/12
第二章 文明的性别标准在中国:废缠足与兴女学/21
一 性别标准初入中国:传教士谨慎传播/21
二 性别标准在中国的转化:林乐知与《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27
三 性别标准在中国的效应:观于人的耻辱和废缠足/38
四 文明的政治-经济标准之性别要求:女国民、国民之母和生利之人/47
五 文明中国的方法:倡女权与兴女学/62
第三章 文明论指引下的“女权”译介:中国关切和译介中的遮蔽转换/67
一 译书与强国:马君武“女权”译作的影响/67
二 国族征召女权:“女权”译介中的遮蔽和转化/73
第四章 女性的声音:对国族话语的翻转和颠覆/108
一 文明论框架里的女权论述:独立意识和男女平等/109
二 超越文明论:无政府主义框架内的“女界革命”/136
参考文献/169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5
一 文明的标准/5
二 文明的性别标准/12
第二章 文明的性别标准在中国:废缠足与兴女学/21
一 性别标准初入中国:传教士谨慎传播/21
二 性别标准在中国的转化:林乐知与《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27
三 性别标准在中国的效应:观于人的耻辱和废缠足/38
四 文明的政治-经济标准之性别要求:女国民、国民之母和生利之人/47
五 文明中国的方法:倡女权与兴女学/62
第三章 文明论指引下的“女权”译介:中国关切和译介中的遮蔽转换/67
一 译书与强国:马君武“女权”译作的影响/67
二 国族征召女权:“女权”译介中的遮蔽和转化/73
第四章 女性的声音:对国族话语的翻转和颠覆/108
一 文明论框架里的女权论述:独立意识和男女平等/109
二 超越文明论:无政府主义框架内的“女界革命”/136
参考文献/169
· · · · · · (收起)
喜欢读"“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女权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历程 9.1
-
- 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 8.1
-
- 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 8.9
-
- 浮現中的女同性戀 8.4
-
- 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 8.9
-
- 自主 8.6
-
- 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 7.2
-
- 女性的崛起 9.1
-
- 性别政治与国家 7.6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从维新到何殷震:砸碎那面高悬之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这本书整体写的非常规整,很易读。从介绍欧美文明等级论中的性别标准(西洋镜之西洋)开始,到叙述西洋镜照射下的中国,再到介绍最重要的研究文本——马君武女权译作中的国别特色和遮蔽转换。最后则给读者来了一记重击:何殷震及其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因此,这篇文... (展开)
女权,意味着独立于男子
本书聚焦于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阶段,在全球史的视野中,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述和实践放置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理论图景中,探讨了“女权”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国内对其的解释过程。 19世纪中期,妇女地位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标尺的观念在欧洲确立,并进入教...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大陆女性/性别研究 (Sun)
- 书单|女性主义:如何成为一个女人 (老妖女士)
- 性别史(Gender History) (煙雲過眼)
-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皆空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时空 2020-06-05 21:09:57
可以。(懒得打字了复制一下: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更不如说是,我很讨厌早期女权的出发点是国族,是男性先把所有问题丢到女性这边就像以前那么多年来一样。)
3 有用 塞赫美特🎶 2022-03-30 16:38:14
没有想到最后一篇对何殷震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女界革命”)的详述如此振聋发聩,感叹于100年前的女性就有如此超前先进的观念。不仅驳斥了维新男性学者把女权作为国族主义的工具,实际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论断(男学者调换、误读、改写、忽略西方女权主义论述从而为自己的私心著书立传的手法放在今天也十分常见),也早早揭开了自由主义女权的虚假平等,和维新派pua当时女性的实质。对于女性如何在晚清民国社会拥有真正的... 没有想到最后一篇对何殷震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女界革命”)的详述如此振聋发聩,感叹于100年前的女性就有如此超前先进的观念。不仅驳斥了维新男性学者把女权作为国族主义的工具,实际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论断(男学者调换、误读、改写、忽略西方女权主义论述从而为自己的私心著书立传的手法放在今天也十分常见),也早早揭开了自由主义女权的虚假平等,和维新派pua当时女性的实质。对于女性如何在晚清民国社会拥有真正的主体性的思考还带有着后现代的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虽然开端相同但也走上不同的道路,虽然终究还是被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大浪潮所冲没,但放在今天依旧都是一种先驱和先声,绝不能遗忘。 (展开)
1 有用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22-03-09 22:22:50
几个视角的比较非常有意思,外国传教士、我朝西化的男性有识之士,温和的女性知识分子,激进的女性知识分子,同一个派别里不同性别的主张差异,同一个派别里同样性别的主张差异。激荡的时代里各种人物的思考和争辩,夹带私货的翻译家们,还能看到他们她们对于同时期的外国事务的关心和解读。
5 有用 君芷芷芷芷 2020-11-02 02:09:06
不错,清代到近代中【女权】这一词汇的建立和来源,这种由男性呼吁建立的,在西方文明层次架构下的【女权】目的并非女性的自由和解放,只是在“为洋人观”下再次对女性提出新的要求。最后一章读来很舒适,唯一的可惜是全文太短。
2 有用 Ajolote 2021-12-18 07:14:12
很精彩很好读。受到西方文明论中「女人为教化之表记」启蒙的晚清维新派男学者把女权纳入了自己的政治革命议程,在被殖民的屈辱和被劣化的焦虑中,对妇女的改造、教育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一环。女性表面上被尊为「国民之母」,实际却是「善种工具」。与此同时,国族主义者又可以把亡国弱种的现实归咎于传统女性的愚昧无用,好生方便。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的文明性别标准(vs古代中国的女祸论)、现代社会的性别分工(... 很精彩很好读。受到西方文明论中「女人为教化之表记」启蒙的晚清维新派男学者把女权纳入了自己的政治革命议程,在被殖民的屈辱和被劣化的焦虑中,对妇女的改造、教育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一环。女性表面上被尊为「国民之母」,实际却是「善种工具」。与此同时,国族主义者又可以把亡国弱种的现实归咎于传统女性的愚昧无用,好生方便。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的文明性别标准(vs古代中国的女祸论)、现代社会的性别分工(vs中国传统的儒家秩序)看似进步,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妇女的困境。「与女子以解放之空名,而使女子日趋于劳苦」,这话何殷震已经讲出来一百多年了,到今天中国女性依然在建设「国家」和回归「家庭」的夹缝中求生,而「个体」的声音则在宏大叙事下消失无踪。读这本书,固然很感动,但也很悲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