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意) 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原作名: Nudità
译者: 黄晓武
出版年: 2017-2-28
页数: 264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文化理论译丛
ISBN: 978730127237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原作名: Nudità
译者: 黄晓武
出版年: 2017-2-28
页数: 264
定价: 4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文化理论译丛
ISBN: 9787301272374
内容简介 · · · · · ·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裸体的创作者
· · · · · ·
-
吉奥乔·阿甘本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目录 · · · · · ·
目 录
译者序言
第一篇 创造与救赎
第二篇 何谓同时代人?
第三篇 K
第四篇 论生活在幽灵中的利与不利
第五篇 论我们能不做什么
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第七篇 裸体
第八篇 荣耀的身体
第九篇 公牛般的饥饿:关于安息日、庆典和安歇的思考
第十篇 世界历史的最后一章
· · · · · · (收起)
译者序言
第一篇 创造与救赎
第二篇 何谓同时代人?
第三篇 K
第四篇 论生活在幽灵中的利与不利
第五篇 论我们能不做什么
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第七篇 裸体
第八篇 荣耀的身体
第九篇 公牛般的饥饿:关于安息日、庆典和安歇的思考
第十篇 世界历史的最后一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测量和生物识别过程对主体的构成所造成的影响,这一点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人们依靠纯粹的生物学数据能构建起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呢?当然不仅仅是个体身份,后者过去常常和社会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的认可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和个体戴上社会面具又不完全与之认同的能力相关。最终,如果我的身份是由生物数据决定的一完全与我的意志无关,而且也彻底超出了我的控制一那么构建类似个体伦理这样的东西就成了问题。我与我的指纹和基因编码之间能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如何接受这些事实并与之保持距离?新的身份是无人格的,过去我们归之于它的伦理空间失去了意义,必须重新加以思考。这一情况的出现使我们可以设想,统治了西方伦理学数个世纪的伦理原则将彻底崩塌。(97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
那么,如何理解阿甘本所说的这一姿态呢? 在阿甘本看来,重要的不是未来新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我们打断现状的行动和能力,是悬置和去功用化行为本身所包含的积极力量。这也就是他在分析何谓同时代人时所说的,同时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的时代,以便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芒的人,“感知这种黑暗并不是一种惰性或消极性,而是意味着一种行动和一种独特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热衷于感知黑暗呢?阿甘本从当代的天体物理学对此作出了解释:我们所仰望的夜空群星璀璨,而围绕群星的是浓密的暗夜,但暗夜并不是虚空,它也是由光构成的。“在一个无限扩张的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以巨大的速度远离我们,因此,它们发出的光永远无法抵达地球。我们感知到的天空的黑暗,就是这种尽管奔我们而来但无法抵达的光,因为发光的星系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同时代人就是感知时代之黑暗的人,他将这种黑暗视为与己相关之物,视为永远吸引自己的某种事物。与任何光相比,黑暗更是直接而异乎寻常地指向他的某种事物。同时代人是那些双眸被源自他们生活时代的黑暗光束吸引的人,“在当下的黑暗中去感知这种力图抵达我们却又无法抵达的光,这就是同时代的含义”。 暗夜不是光明的对立面,不是光的缺乏, 而是尚未抵达的光,这种对黑暗的感知也与阿甘本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在一起,阿甘本认为,我们对事物无知的方式可能和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因为恰恰是我们对事物的无知界定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如果说人类在长期的历史中建立了知识的条件、范式和结构,并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传播,那么无知领域这一知识之外的暗夜,我们仍对它缺乏基本的认识,而阐明无知领域可能恰恰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条件一一同时也是其试金石。强调无知领域并不意味着要对其进行探索,正像阿甘本所说的,无知领域甚至可能并不包含任何特殊的东西,而是要在无知与知的这一关系中对知识领域进行重新思考,“它意味着使自己与无知保持一种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文化理论译丛(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渎神》《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论友爱》《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生命本身的政治》
等
。
喜欢读"裸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裸体"的人也喜欢 · · · · · ·
裸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裸体的人类,能否重新披上神圣外衣 | 来自刘磊 | 4 回应 | 2020-11-29 14:42:47 |
序言里面这一段没有看懂…求解读 | 来自迁图 | 2018-11-23 11:03: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8.7分 33人读过
-
Rivages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2017年度好书100+ (严彬)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裸体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Desargues 2020-08-12 19:16:36
其实基本算散文了。即便阿老师拿类似的套路处理不同材料,结论也差不太多,但个人觉得每个过程都依然有趣。《何谓同时代人》,《无人格的身份》这两篇尤其好。同时代人就是不合时宜的人,这个结论使我获得了平静。
27 有用 יוֹחָנָן 2018-01-04 17:48:56
阿甘本的文章读多了之后就会发现都是套路,所有的问题都基于这些范式,总得来说知识量很大,但是启发性随着阅读越来越小。
0 有用 / 2018-11-24 01:07:13
简直了
0 有用 Rosella 2018-01-23 10:00:01
囫囵吞枣的先吞了下去……
0 有用 乡下人 2017-10-22 20:16:39
没有完全读懂(尤其讨论神学的部分),但还是获益匪浅。人格是怎样建立的?伦理学会不会崩塌?权力在科技的帮助下如何入侵日常生活?作者的解读视角都很棒。第二、五、六篇最佳,击节不已。对功用性闲置的解读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