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大卫·M·科兹
/
[美] 弗雷德·威尔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
原作名: Russia's Path from Gorbachev to Putin: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System and the New Russia
译者: 曹荣湘
出版年: 2016-10-1
页数: 419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
ISBN: 978730023450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
原作名: Russia's Path from Gorbachev to Putin: The Demise of the Soviet System and the New Russia
译者: 曹荣湘
出版年: 2016-10-1
页数: 419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
ISBN: 978730023450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来自上层的革命》的修订本和增补本。内容涵盖了1917年苏联政治体制确立,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并走向资本主义,21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呈现重要变化等各个关键时期。作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做了独到的解释,对叶利钦和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社会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走向做了展望和预测。本书对研究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历史、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大卫·科兹(David M.Kotz),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苏联问题专家。现为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发表过一系列关于苏联和俄罗斯经济的论著。 弗雷德·威尔(Fred Weir),《印度时报》记者,《加拿大新闻》撰稿人,自1986年以来长期生活在俄罗斯。
目录 · · · · · ·
第1章导论
第一部分苏联体制
第2章社会主义与苏联体制
第3章增长、停滞与改革的缘起
第二部分改革与苏联体制的终结
第4章公开性与知识分子
第5章经济改革
第6章民主化
第7章党—国精英与亲资本主义阵营
第8章权力斗争
第三部分苏联解体之后
第9章休克疗法
第10章休克疗法的命运
第11章政治冲突
第四部分新俄罗斯
第12章私有化与寡头的崛起
第13章萧条、金融危机与复苏
第14章从叶利钦到普京
第五部分苏联体制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第15章走向未来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苏联体制
第2章社会主义与苏联体制
第3章增长、停滞与改革的缘起
第二部分改革与苏联体制的终结
第4章公开性与知识分子
第5章经济改革
第6章民主化
第7章党—国精英与亲资本主义阵营
第8章权力斗争
第三部分苏联解体之后
第9章休克疗法
第10章休克疗法的命运
第11章政治冲突
第四部分新俄罗斯
第12章私有化与寡头的崛起
第13章萧条、金融危机与复苏
第14章从叶利钦到普京
第五部分苏联体制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第15章走向未来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苏联精英们所享有的物质特权与社会主义的平等价值观相对立,前面所说的相对平等的金钱收入分配,并不包括精英们所拥有的获得消费品的特殊门路。有一些特殊商品只对精英开放,它们提供包括西方进口商品在内的优质产品。甚至还有一些特殊工厂,专门为精英们生产优质商品。特殊的建筑企业,则为精英们建筑舒适宽敞的住房。高级官员还享受特殊待遇,这包括使用豪华轿车和建在乡间的设备齐全的公家别墅。不管是特殊商店还是特殊待遇,都严格按照职位高低来确定级别。这种特权制度在改革之前官方从来没有承认过,因为它与官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明显冲突。但是,有谁会不知道呢? 在苏联体制中,最好的东西不是拿来卖的。单靠有钱并不能得到它们。下方饿哦和你的地位高低、职位大小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把这种视地位和职位高于财富的制度为反封建的,但它却是现代苏联官僚机构的高效发动机。实际上,通往特权生活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往上爬。在这个精英阶梯上一旦失足,你就失去了进入特权的、舒适的生活的一切门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页 -
One of the great ironies of the rapid rush to free-market capitalism, which began in Russia in 1992, is that among the biggest losers in the process have been the intelligentsia, who were suddenly dumped into the unforgiving world of the free market as the system of state support for intellectual endeavor largely collapsed.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典藏版(共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新解》《马克思的《大纲》》《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3版)》《平等与自由》《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六版)》
等
。
喜欢读"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苏联兴亡史纲 8.6
-
- 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 9.3
-
- 一杯苦酒 8.8
-
- 苏联的最后一年 8.7
-
- 帝国的消亡 8.0
-
- 最后的帝国 8.5
-
- 让历史来审判(上下) 8.5
-
- 革命的良心 9.3
-
- 现代政治思想史 8.8
-
- 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 7.8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0 条 )


通过三本书浅谈苏联的解体
《二手时间》、《大国的崩溃》和《来自上层的革命》这三本书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历史。其中《二手时间》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采用底层视觉,通过采访记录普通民众的声音来展现苏联解体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大国的崩溃》则采用高层视角,通过解密的高层档案将叙事...
(展开)

我是共产党员但不是共产主义者!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时处在崩溃边缘的苏联之高层官员说的:我是共产党员但不是共产主义者! 小的时候因为没有被选为少先队小号手而沮丧了很久,长大了之后才觉得荣誉是可以用物质来支配的。单纯的世界单纯的人来爱护,污浊的世界当然是污浊的人去维护。
(展开)

> 更多书评 60篇
论坛 · · · · · ·
为什么这本书纸质版这么贵? | 来自DZH | 7 回应 | 2025-03-14 22:54:5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8.1分 746人读过
-
Routledge (200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8.9分 660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9.1分 12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冷门佳作(少于10人评论) (37°暖)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2)宪法与与行政法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林樾同学)
- History (Kogorou)
- 绝版书、禁书(第一阶梯) (向山海而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贼精神和爱犯困 2022-06-30 02:53:25
1. 知识分子、特权精英从来都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政客最忌“天真”。
42 有用 兮尹 2024-04-13 00:39:52 北京
不太赞同把锅丢给知识分子,苏联的解体其实与精英们放弃意识形态关联不大,本质上还是由于经济问题无法解决。
1 有用 今墨 2024-10-07 22:54:33 浙江
(严肃05-紫丸。)严肃06- 来自上层的革命…原书的标题就已经道尽一切。此书破除了我很多愚昧的想法,戈尔巴真的是叛徒?知识分子抑或是大众的启蒙真的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吗?还真是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合书仰叹,天朝日后的变化与我等草民无关!(待长评)
3 有用 温顺的杠精 2022-07-10 10:53:20
作者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路,但仅能代表真实的一小部分,且也没能摆脱美帝居高临下、隔岸观火、自我洗白的立场。
1 有用 ZJZJ 2025-02-09 21:34:01 北京
为译者点赞。理解真实世界宏观经济和政治体系运行的必读书,也清晰的描述了苏联解体前后的主要脉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75年开始的经济萧条令苏联人民反思苏联模式的问题,而戈尔巴乔夫不加有效限制的“公开性”政策助推了知识分子阶层报复性的转向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民主化进程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然而叶利钦最终并没有把振兴俄罗斯当成自己的施政目标,而是成了资本寡头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