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图画书理论的原创先声,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真实朴实的生活经历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高远洞见和革新认知。
松居直通过对图画书、儿童和成人三者的实证研究和对三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灵动捕捉,高效地诠释出以儿童为本位的亲子阅读理论的实质,揭示出图画书在实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体现出的真正价值所在,指引亲子关系跳出传统模式的窠臼,实现新时期质的飞跃。
松居直先生通过对经典原创图画书中的宏观要素,如人文意象、图画意境等,以及微观要素,如语言、韵律、尺寸、色彩调配等的美学剖析,挖掘原创作者的纯粹动机,为新时期优秀图画书的原创以及图画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活水源头。
我的图画书论的创作者
· · · · · ·
-
松居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同志社大学毕业;历任福音馆书店编辑、社长等职,并担任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会长、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等职;1956年创建日本第一本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引领日本图画书事业开辟出了一条国际化的新途径,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等论文集,以及《桃太郎》(荣获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桃花源的故事》等图画书。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
当孩子们开始讨厌书的时候
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
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
当孩子独自看图画书时
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
图画书否定论
自制图画书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
第二章 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
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故事与插图(1)
故事与插图(2)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1)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2)
图画书作品研究·试论《睡美人》
图画书的给予方式
第三章 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
最初的语言体验
图画书和语言
意象和语言
传说故事的劝善惩恶
两种幻想世界
听与读
对书和语言的反思
第四章 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英国――传统与创造
德国――独特的民族性
印度――永恒的叙事诗世界
法国――值得学习的图画书制作
捷克斯洛伐克――自然与生活
美国――新古典主义
丹麦――北欧海盗的活力
意大利――异想天开的“构造”
荷兰――像郁金香一样
第五章 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在森林里》――一个见所未见的世界
《小蓝和小黄》――我是谁?
《小房子》――画面中的美国气息
《月光男孩》――非同寻常
《活了100万次的猫》――超越生与死
《驴小弟变石头》――信任、希望、爱
第六章 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我的图画书编辑经验
日本的图画书出版
与孩子们牵手的世界
两条起跑线
日本图画书的历程
跋
松居直先生和我――从1992年那个阳光的日子开始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
当孩子们开始讨厌书的时候
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
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
当孩子独自看图画书时
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
图画书否定论
自制图画书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
第二章 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
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故事与插图(1)
故事与插图(2)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1)
幼儿园书架与图画书(2)
图画书作品研究·试论《睡美人》
图画书的给予方式
第三章 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
最初的语言体验
图画书和语言
意象和语言
传说故事的劝善惩恶
两种幻想世界
听与读
对书和语言的反思
第四章 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英国――传统与创造
德国――独特的民族性
印度――永恒的叙事诗世界
法国――值得学习的图画书制作
捷克斯洛伐克――自然与生活
美国――新古典主义
丹麦――北欧海盗的活力
意大利――异想天开的“构造”
荷兰――像郁金香一样
第五章 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在森林里》――一个见所未见的世界
《小蓝和小黄》――我是谁?
《小房子》――画面中的美国气息
《月光男孩》――非同寻常
《活了100万次的猫》――超越生与死
《驴小弟变石头》――信任、希望、爱
第六章 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我的图画书编辑经验
日本的图画书出版
与孩子们牵手的世界
两条起跑线
日本图画书的历程
跋
松居直先生和我――从1992年那个阳光的日子开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停顿的一直念下去,是我们为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 我认为读书不在于阅读的过程,最重要的应该是读完之后的那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宝贵而充实的,当我们与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时,也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 打开图画书的封面,从听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个瞬间开始,孩子们就渐渐进入了故事的世界,踏上了故事世界的旅途。即使故事结束,孩子们依然会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令自己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图画书中的插图为孩子们想象故事人物形象提供了机会与线索,而令插图活跃起来的正是孩子们的想象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图画书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绘本之力 7.9
-
- 图画书宝典 8.5
-
- 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7.7
-
- 图画书小史 9.3
-
- 幸福的种子 8.8
-
- 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 8.3
-
- 所有小孩都是“问题儿童” 8.1
-
- 朗读手册 8.6
-
- 说说图画 9.3
-
- 打开绘本之眼 8.8
我的图画书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儿童阅读文化国际论坛----松居直先生报告《图画书与孩子》
出自:公益小书房武汉站论坛 整理者:77 期待已久的报告会终于到来了,松居直先生在王林博士和唐亚明先生(此行特约翻译)陪同下走上讲台。台下的我们怀着无比仰慕的心情准备聆听这位被誉为昌本“图画书之父”的大师的报告。 大师的开场白非常风趣,是引用的据说是欧洲...
(展开)

一份尽可能详细的整理
本书选择自先生的三本著作:《图画书是什么》(1973)、《走进图画书的森林》(1995)、《我的图画书论》(1981)。选择的篇目与先生已在中国出版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并不重复。 插图一旦进入并且扎根在孩子们的想象世界,孩子们心中的意象就会活动起来。图画书...
(展开)

讲图书,也是在讲育儿
松居直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无意中拿到这本书,读读停停,竟花了两三天才翻完。 读完后其实并未记到什么具体的阅读方法,但对个人亲子阅读,乃至抚育理念有所更新。 总的收获可以归纳为两点: 1. 好的图画书并非语言加配图,而是两者各自独立成文,又相互依存的完美组合。因...
(展开)

《我的图画书论》:亚洲图画书理论的奠基之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这是圣经《箴言》里关于教育孩子的一段话。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儿童教育这一说的,儿童的人格与成人的人格混为一谈,直到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将儿童人格从成人人格中分离出来,大家才渐渐认识到孩子具有与大人不同... (展开)
图画书页与页之间的想象魔法
买了这本书一段时间,才想着翻开来看看,这一阶段的我很浮躁,更想看视频的画面却很少静下来阅读书籍。 阅读时想起小时候,我就没有怎么看过绘本,看的插图顶多是廉价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那种配图,也是需要有文字积累才能看完或者说坚持读完一本书。现在想想就算是那些画的比...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8.9分 515人读过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8.5分 6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ㄨ童年研究ㄨ (皮特4)
- 读完可颁一个童书界阅读指导硕士证书 (若有书兮)
- 绘本儿童文学理论 (爱看电影的怂怂)
- 绘本 (疯长的灌木)
- 育儿路上的自我成长 (花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的图画书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平喵喵喵 2018-12-06 00:22:00
讲了非常多的东西,除了一些技术性的分析,更多的是关于绘本阅读和出版的理念。给我的一个感受是,松居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绘本出版人了,他已经跳出了出版的范畴,可以称作是一个儿童阅读教育者了。日本的孩子有这样一个图画书编辑,何其幸运!业界标杆啊!
0 有用 沈书枝 2022-07-11 19:54:27
很好。
2 有用 Cuckoo 2018-08-05 11:45:53
感觉很多松居直先生提到的上个世纪日本绘本发展的问题,都是国内现在在面临的问题。最喜欢第六章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那种不断创造与学习的感觉,是我想体会的。
0 有用 自在鱼333 2020-02-10 17:59:36
2018.10.25 成理论的东西不如幸福的种子里讲的多,不如那本书成体系,这本书里更多的是绘本的具体赏析 2020.2.10 重读
2 有用 Py_0228 2022-04-20 10:10:06
8.0/10 在微信读书上试读了几章,买了实体书,对我的论文有很大的帮助。比起彭懿,多了深度;比起郝广才,多了真诚。松居直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图画书=文×图,单一地使用文字或者图画难以表现内容,只有文字和图画相结合才能构成一本真正的图画书,正如两次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认为一样:“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能存在。”松居... 8.0/10 在微信读书上试读了几章,买了实体书,对我的论文有很大的帮助。比起彭懿,多了深度;比起郝广才,多了真诚。松居直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图画书=文×图,单一地使用文字或者图画难以表现内容,只有文字和图画相结合才能构成一本真正的图画书,正如两次获得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认为一样:“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能存在。”松居直甚至提出:“让儿童喜欢上书,不是靠文字也不是靠图画,而是要靠耳朵。”成人通过音调和语气的变化将故事情节朗读给儿童听,儿童可以在有变化的语言环境中获得新异刺激——如果给儿童朗读Wise Brown的《晚安,月亮》会怎样妙不可言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