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专为广大年轻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书中包含了上篇、下篇及外篇三个部分。上篇由24篇独立的文章组成,主要是作者当时在报刊上连载的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文章。在这24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清新隽永的笔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与书和作家有关的故事,由此传 达出读书的益处与方法。下篇为作者的演讲集,外篇是两篇独立的文章,其内容主题均在传达读书作为一项精神活动,在今天我们如何可能又该如何进行。
读书这么好的事的创作者
· · · · · ·
-
张新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作品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
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等;
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等。
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 · · · · ·
致敬
上篇
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给我狭窄的心 / 一个大的宇宙”
二、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四、“好像有了它在,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
五、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六、很困难,所以很快乐
七、书中的恒星
八、“不懂”的召唤
九、起死回生的一骂
十、亲密与美妙,还有幸福
十一、普通读者
十二、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十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
十四、书的侦探
十五、和写书的那个人见面,还是不见
十六、重读
十七、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十八、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十九、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二十、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
二十一、阅读因阅读经验的唯一性而存在
二十二、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二十三、十二种声音
二十四、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下篇
读书这件事
——一次演讲
一、一种基本的精神活动方式
二、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读书,可能造成大的障碍
三、在“无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乱想”
四、阶段和顺序:野,从,通,物,来
五、离开,扬弃
六、一本没有读懂的书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八、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
外篇
关于书的书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
书的价值和价格,还有人对书的感情
新版后记
· · · · · · (收起)
上篇
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给我狭窄的心 / 一个大的宇宙”
二、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四、“好像有了它在,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
五、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六、很困难,所以很快乐
七、书中的恒星
八、“不懂”的召唤
九、起死回生的一骂
十、亲密与美妙,还有幸福
十一、普通读者
十二、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十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
十四、书的侦探
十五、和写书的那个人见面,还是不见
十六、重读
十七、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十八、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十九、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二十、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
二十一、阅读因阅读经验的唯一性而存在
二十二、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二十三、十二种声音
二十四、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下篇
读书这件事
——一次演讲
一、一种基本的精神活动方式
二、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读书,可能造成大的障碍
三、在“无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乱想”
四、阶段和顺序:野,从,通,物,来
五、离开,扬弃
六、一本没有读懂的书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八、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
外篇
关于书的书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
书的价值和价格,还有人对书的感情
新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是哪几十种?没有留下记录。学者金克木(1912——2000)写文章说,有十部古书是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一直背诵到十九世纪末的,它们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的书都无法读,连《镜花缘》、《红楼梦》、《西游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再往下,史书读《史记》、文学书读《文选》。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想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得有《圣经》的知识,这是不依傍其他而其他依傍它的,如果没有这个知识就无法读懂公元以后的书。要理解伊斯兰教世界的书,第一重要的是《古兰经》。西方文学茫无边际,但有几个文学家的书是不能不读一点的: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再加上一部《堂·吉诃德》。不要满足于这些书的提要和评论,要读这些书本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奇怪的是另一些人,他们不怎么读书却是因为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重,觉得读书是要郑重其事对待的,读书必得有很好的条件才成,譬如自己要有完整的时间,要有不受干扰的环境,要有良好的精神气氛,诸如此类。因为条件总是很难达到,不是这里不如意就是那儿不称心,所以也就总是不怎么读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读书这么好的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有情 8.4
-
- 独处时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7.4
-
- 诗札记 7.8
-
- 迷恋记 8.3
-
- 在词语中间 8.1
-
-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 8.3
-
- 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 8.5
-
- 巨鲸 7.8
-
- 读宋诗随笔 8.4
-
- 为了爱的缘故 7.8
读书这么好的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是什么让我们从书中抬起眼来
本书的“新版后记”里,作者张新颖说起这本小书十年来的辗转生长,像个孩子兜兜转转,交朋友,开眼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亲的地方:作者长期学习和任教的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 “书里书外,这么好的事。”我们或许还能从作者的感慨中读出这样一层意思:一本书的好,不仅在于它...
(展开)


读书这么开心的事《读书这么好的事》
读书这么开心的事《读书这么好的事》 完全是冲着书名买的这本书,读书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还要反复去宣传呢?其实能够知道读书的好的人,只有读书人而已,而现在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了,少到成了要保护的濒危动物。 和八十年代的读书热比起来,现在在网络和电视的冲击下,读书的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4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7.5分 754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4分 291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8.0分 171人读过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7.7分 3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刺猬公会阅读史】1-800 (小R_优雅de刺猬)
- 张新颖全集 (惟见君读庄子)
- 2017柒书坊书评拉力赛 (#暗蓝#)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读书这么好的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王小刀 2018-07-31 08:46:33
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一部《读书这么好的事》,做属于自己的诠释。
0 有用 卡莱 2020-03-22 22:01:51
是啊,读书这么好的事,加上书中谈的方法和原则,岂不更是至乐?“不妨让那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得长一点。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越多。有的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东西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想起刚毕业时,一个人在异乡工作,读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二封信》,要给生活耐心,让它在你身上生长酝酿。我不敢说成长,但那些焦灼的日日夜夜,却是珍珠中的沙砾。——愧于近来沉迷美剧,不思... 是啊,读书这么好的事,加上书中谈的方法和原则,岂不更是至乐?“不妨让那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得长一点。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越多。有的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东西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想起刚毕业时,一个人在异乡工作,读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二封信》,要给生活耐心,让它在你身上生长酝酿。我不敢说成长,但那些焦灼的日日夜夜,却是珍珠中的沙砾。——愧于近来沉迷美剧,不思进取。 (展开)
0 有用 风~.宿命's 2019-01-02 17:43:57
读书是很好的事,但这本书较差
8 有用 竹官碧 2018-03-05 16:21:13
重读。“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尽可能地把读书过程中的那些零星的、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保持得长久一点,不要急于把它们提升、概括、提炼、总结成一个什么观点,不要急于去形成意见和看法,而让感性的那个东西保存得长久一点。其实那些感性的东西是最珍贵的,你不有意去保护珍惜的话,它很快就没有了。”新颖师告诉我们,不要急着在豆瓣标记和写短评。_(:з」∠)_
0 有用 走在短草上 2018-10-13 15:46:58
《写作成为居住之地》范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作家是那个夜阑卧听风吹雨,可以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人。他的热情随时都在等待被灵感唤醒,然后投身到昏天黑地的创作之中去。吸引他,推动他,甚至折磨他的,只有感触。星星之火,忽然燎原。作家才真是那座着了火的老房子,把一辈子积累的生命经验全都烧起来,哔哔剥剥地精彩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