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On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译者: 叶安宁
出版年: 2017-5
页数: 139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丛书: 弗洛姆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7406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On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译者: 叶安宁
出版年: 2017-5
页数: 139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丛书: 弗洛姆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74067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作者、“精神分析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弗洛姆经典作品
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究竟是否会终结,端赖我们是否秉持怀疑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和不服从的能力。——艾里希·弗洛姆
在《论不服从》这本文集中,艾里希•弗洛姆清楚说明了“ 服从”和“不服从”究竟意味什么 :服从人性和人道社会的目标,不服从各种偶像。他的论述至今仍有相关意义:反对盲从因袭,对司空见惯的“陋识”部分持批判的立场。弗洛姆的洞见结合了社会和政治现象所获得的心理学,促使他在一段时期内支持美国社会党,投身和平运动,呼吁采取裁军步骤。在这些活动中,他对各类人云亦云的“常识”以及官方的政治话语实践了他的不服从态度,他所服从的是心智健全的思考方式,与阿尔伯特•施韦泽、伯特兰•罗素等先知哲人们秉持的理念一脉相承。
论不服从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先知与祭司
第五章 以人为重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第七章 保证最低收入的心理层面分析
第八章 单边裁军问题
第九章 老年的心理问题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先知与祭司
第五章 以人为重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第七章 保证最低收入的心理层面分析
第八章 单边裁军问题
第九章 老年的心理问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苏联共产党领袖同样用纯粹的经济方式来解释社会主义。但生活在一个与西欧相比欠发达的国家,且缺乏民主的传统,苏联领导人采用的是集权的手法强制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以走完西欧十九世纪的发展历程。苏联发展出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经济上是成功的,但在人道上起了破坏的作用。他们建立了由官僚主义制度管理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阶级之间的壁垒——不论在经济收入上还是在拥有权力强迫他人服从的意义上——与当今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其深度和强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自定义为社会主义制度,因为他们将全部经济都进行了国有化,但是在现实中,他们的制度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理念——肯定人的个性,使之充分发展——是一种否定。他们的民众为资本的快速积累不得不做出难以忍受的牺牲;为了赢得这些民众的支持,他们必须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思想体系,以这种方式维持与被统治民众之间的勉强合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以人为重 -
为什么人总是倾向于服从,为什么人觉得不服从举步维艰?因为一旦我服从了国家、教会、舆论等形成的权势,我就会有受保护的安全感。其实,我服从什么样的权势对我的服从行为而言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它们常以机构或人的面目出现,运用不同形式的外力,并带有欺骗性地宜称它们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我的服从行为使我成为这一受膜拜力量的一分子,于是我也变得强大起来。我不会出错,因为这个权势替我作了主。我不会孤独,因为这个权势高高在上地庇护着我。我不会犯罪,因为这个权势不允许我犯罪;即便是犯罪,惩罚也不过是再循路靠回这个全能的权势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弗洛姆作品系列(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富足与厌倦》《爱、性欲与母权》《占有还是存在》《健全的社会》《超越弗洛伊德》
等
。
喜欢读"论不服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论不服从"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不服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论坛 · · · · · ·
我們現在達到自動化時代了嗎? | 来自Anastasia | 2 回应 | 2023-07-28 06:43: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eabury Pr (198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书海无涯 (佾云)
- 一个出版编辑的下场 (何家炜)
- 尝试理解人类变化无常不可测心理相关小荐 (你的水兄弟)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论不服从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安德烈大叔 2019-02-13 16:33:36
反复强调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弗洛姆。前五章挺有趣,第二章从心理和道德对服从和不服从进行了论述,希伯来神话的偷尝禁果、希腊神话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人类在不服从的行为中不断演进,也不可避免的谈及到“平庸之恶”中的服从,认为人类是否有未来取决于怀疑、批判和不服从的能力(基于人性信念的不服从);第三章将辩证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也是在反复强调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第四五章则对资本主义的下消费主义、官僚... 反复强调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弗洛姆。前五章挺有趣,第二章从心理和道德对服从和不服从进行了论述,希伯来神话的偷尝禁果、希腊神话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人类在不服从的行为中不断演进,也不可避免的谈及到“平庸之恶”中的服从,认为人类是否有未来取决于怀疑、批判和不服从的能力(基于人性信念的不服从);第三章将辩证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也是在反复强调人本主义的重要性; 第四五章则对资本主义的下消费主义、官僚体系对人的异化进行猛烈抨击,同时认为苏联接受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粗糙版本,丧失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精髓,随后引出人本社会主义。后半本的论述过于理想和空洞。整本书都弥漫着上世纪知识分子对核阴影的恐惧… (展开)
9 有用 秀逗君 2020-02-10 09:36:47
之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感觉很不错,但是这本《论不服从》让人有些失望,客观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本专著,这本小册子是弗洛姆的一些演讲合集,那么势必存在质量层次不齐,连贯性不好的缺点。主观评判的话,这本书里的内容太理想主义化了,当然,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放大了社会制度的弊端,弗洛姆结合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社会和个体如何发展的纲要。但是,以我读书... 之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感觉很不错,但是这本《论不服从》让人有些失望,客观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并不是一本专著,这本小册子是弗洛姆的一些演讲合集,那么势必存在质量层次不齐,连贯性不好的缺点。主观评判的话,这本书里的内容太理想主义化了,当然,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放大了社会制度的弊端,弗洛姆结合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社会和个体如何发展的纲要。但是,以我读书思考的习惯来评判,这些纲要不能算是理想,只能算空想。他对官僚体制大肆批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我不相信他没有了解过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苏联的集体农舍,so,这本书要么是他梦游了,要么是他精神癫狂了,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精神分析学派总给人虚无缥缈的感觉,应该来个人介绍他们的思维模式 (展开)
84 有用 自得其乐的刺猬 2017-10-01 17:17:31
资本主义的恶性产物:人变成了物品,消费社会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手段变成了目的,大型企业使个体成为了循规蹈矩的螺丝钉。社会主义的内涵被曲解,马克思的思想被政治家利用,扭曲,成为了经济国有化的代名词。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未来么?没有了信仰,一切都沦为无意义。热爱生命和自由!
11 有用 冰山的阴影 2019-05-03 16:42:56
1、存活是一个不断重生的过程,生活的悲剧在于我们还没有充分地完成出生这个过程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2、人不追求有很大一笔财富,或用很大一笔财富,人本身就是很大一笔财富。当物质生产成为人的生活中心时,人本身面临着沦为一件物品的危险。3、社会主义处于一种濒危的境地,他们正在倒退为一种机制,追求的是一个发展经济生产而非发展人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个体性,而非一致性。4、随时警惕最优化目标轻易滑... 1、存活是一个不断重生的过程,生活的悲剧在于我们还没有充分地完成出生这个过程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2、人不追求有很大一笔财富,或用很大一笔财富,人本身就是很大一笔财富。当物质生产成为人的生活中心时,人本身面临着沦为一件物品的危险。3、社会主义处于一种濒危的境地,他们正在倒退为一种机制,追求的是一个发展经济生产而非发展人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个体性,而非一致性。4、随时警惕最优化目标轻易滑向最大化目标的危险。5、当体验缺省,形式自然变得重要起来。 (展开)
5 有用 我知道什么 2018-05-09 12:09:10
早就被制定好了的陳詞濫調,可用再安插在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