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原作名: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译者: 成起宏
出版年: 2017-8
页数: 364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辉书系·叶礼庭作品
ISBN: 9787511733290
内容简介 · · · · · ·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伯林传》作者叶礼庭成名作
◆实地走访全球六个国家和地区,亲历民族纷争的最前线,勾勒“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地图
◆当我们需要满足自己的安全与归属需求时,民族主义是唯一的抵达路径吗?
···
【内容简介】
当库尔德工人党的游击队女战士瞄准敌人,魁北克的民众正举行另一次独立游行;当波黑妇女在战争死难者坟场哀悼亲人,北爱尔兰忠诚派正用鲜血写下“绝不投降”;当统一后的德国经历“兄弟复合”的阵痛期,鞑靼人正试图重新在故乡克里米亚站稳脚跟。在全球化趋势看似势不可挡的今天,民族主义是否真的已无容身之所?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理解当时全世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考察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他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他与德...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伯林传》作者叶礼庭成名作
◆实地走访全球六个国家和地区,亲历民族纷争的最前线,勾勒“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地图
◆当我们需要满足自己的安全与归属需求时,民族主义是唯一的抵达路径吗?
···
【内容简介】
当库尔德工人党的游击队女战士瞄准敌人,魁北克的民众正举行另一次独立游行;当波黑妇女在战争死难者坟场哀悼亲人,北爱尔兰忠诚派正用鲜血写下“绝不投降”;当统一后的德国经历“兄弟复合”的阵痛期,鞑靼人正试图重新在故乡克里米亚站稳脚跟。在全球化趋势看似势不可挡的今天,民族主义是否真的已无容身之所?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理解当时全世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考察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他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他与德国莱比锡的新纳粹组织头目见面,他还采访了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在战争、分裂、游行和恐怖袭击的背后,叶礼庭看到一波汹涌的种族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了世界舞台,血缘成为今天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要素,而更符合社会现实的公民民族主义正遭受严峻挑战。
···
【名人及媒体推荐】
叶礼庭把视角转向那些令人心碎的细节,使看似疯狂的新闻故事在读者的眼中变得易于理解。
——美国记者、小说家罗伯特·麦克尼尔,《英语的故事》作者
·
《血缘与归属》一书叙述生动,可读性强。作者对在通往团结的发展道路上走错了“车道”的社会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
——戴维·弗罗姆金,波士顿大学政治与历史教授,《世界大历史》作者
·
伴随着一部6集的BBC电视纪录片,本书有力地分析了“新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后果,深挖了“公民民族主义”和“容忍、妥协和理性的自由美德”之脆弱。
——《书单》
·
为了了解现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到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进行考察,通过对采访材料、历史事件、目击经历和尖锐观点的呈现,他认为民族主义是一股可建构、可焊接的力量,但从现今它的极端和权威的形式来看,它沦为了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叶礼庭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并拿到了第一手资料;他与莱比锡的新纳粹头目见面;还采访了前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这让本书极具可读性和说服力。
——《出版人周刊》
血缘与归属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1947—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敏锐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于2009—2011年间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此前,他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其文章多见于《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媒体,另著有《伯林传》《火与烬》《战士的荣耀》《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1987年他的家族回忆录《俄罗斯相册》(The Russian Album)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荣誉——总督奖。
···
【译者简介】
成起宏 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上海,业余从事译介工作。
目录 · · · · · ·
···
导论:最后的避难所
军阀
公民民族主义和种族民族主义
归属
世界主义与特权
六次旅程
···
1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
旧秩序
微小差异的自恋
兄弟友谊和团结公路
亚塞诺瓦茨
哭吧,女孩,哭吧
军阀
武科瓦尔
贝尔格莱德
吉拉斯
铁托之墓
老人的皮夹
···
2德国
实验
相册
卡尔·马克思广场
卡巴莱
民族会战的记忆
生活于民主之下
做一个好德国人
利奥和里希
德国民族主义历史的间歇期
美杜莎餐馆和伏尔泰咖啡馆
K先生的白马
故乡
最后的思考
···
3乌克兰
酒瓶和香皂
美元区
一种温和的民族主义
总统
雕像和洞穴
家族墓地
利沃夫
克里米亚
鞑靼人
金刚
束缚
···
4魁北克
法国佬
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和联邦主义
国家和民族
民族主义和落后的民俗学
在两个小丑咖啡馆
两次谈话
部落和民族
权利和生存
谁属于这个民族?
加拿大的冰球之夜
···
5库尔德斯坦
边界
自由斗士
恐惧共和国
大屠杀
游击队员
和雪貂一起
···
6北爱尔兰
镜子,镜子
汤米·多伊尔
兰博格鼓
拉斯库尔男孩
迪街篝火
原野
船货崇拜
饥饿和餍足
延伸阅读
···
致谢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有三次重大的秩序变化:1918年在凡尔赛,东欧的新国家诞生于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之上;1945年在雅尔塔,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将西欧和东欧的各民族国家划分成两大势力范围;1989年到1991年,苏维埃帝国和东欧的共产主义政权崩溃。第三次变化的不同在于,其发生不是经由任何帝国的安排。没有现存条约规定东欧各民族国家的领土统一与其境内各民族的自决权之间的冲突。对于这种冲突的解决,即使以捷克式的文明分手方式,也一直存在许多武装冲突。根本原因一目了然:帝国警察没有了。 美国可能是唯一还存在的超级大国,但美国人拥有的不是一种帝国权力:他们的威权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专属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持一个全球秩序的帝国体制。因此,非洲、东欧、原苏联的亚洲诸国、拉美和近东的大片区域不再处于明确界定的帝国或超级大国势力范围内。这意味着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以一种最为残酷的方式赢得了“自决权”:他们仅仅是被扔在那里,必须自己保护自己。毫不惊讶,他们的民族国家像索马里和其他许多非洲国家一样正在崩溃。在世界上从前受到帝国高压统治的一些重要地区——尤其是巴尔干各国——人们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一个可以申诉的帝国式裁决者。那么毫不奇怪,脱离了强有力的控制之后,他们为了最终的解决——这曾被帝国的存在而长期抑制——而互相攻伐。 后帝国主义时代的全球主义只让那些有幸生活在富裕西方的世界主义者享有后民族主义的感觉。众多小民族太过弱小,无法建立可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全球主义带来的是混乱和暴力。波斯尼亚的穆斯林可能是最富戏剧性的例子,这个族群徒劳地求助于更强大的邻居来保护他们。萨拉热窝的人民是真正的世界主义者、种族多样性的虔诚信徒,但身处竞争性的各种族之间,他们缺乏可以依赖的帝国保护者或一个自己的国家来确保和平。 在波斯尼亚发生的一切,让任何相信世界主义之美德的人们都必须停下来想一想。非常明显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民族主义者是高度感性的。“媚俗”( Kitsch)是一个种族“屠杀者”的自然美学。检查站两边的杀手,刚刚还在瞄准敌人射击,转眼间可以没有丝毫转折地哼唱思乡曲,甚或是背诵几行民族史诗。这种感性的潜在目的,是暗示人受到一种爱的控制,它的伟大超过理性、强大胜过意志,是一种与命运和定数紧密相关的爱。这样一种爱使人们相信,是命运而不是悲剧迫使你杀戮。 剥离掉诸如此类的感性,这种归属以及对归属的需求一一民族主义似乎颇为成功地迎合了这种需求一一还剩下什么?当民族主义宣称民族归属是所有归属身份中最重要的形式时,他们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一个民族保护你,其他任何归属形式——你的家庭、职业或者友人——都不会给你安全。这就是为民族利益而牺牲的正当理由之所在。没有民族的保护,个体所看重的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归属,是首要的防范暴力的手段。你属于哪里,哪里就是安全的;给你安全的地方,就是你归属的地方。如果民族主义的说服力是因为它为暴力授权,也可以说它的说服力来自为人们提供对暴力的防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最后的避难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血缘与归属"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血缘与归属"的人也喜欢 · · · · · ·
血缘与归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同名纪录片哪里有啊? | 来自野原新之助 | 1 回应 | 2020-08-17 21:08:52 |
。 | 来自蕾丝鞭。 | 2018-04-28 16:13:3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94)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Vintage (199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界史和国别史 (1997xhp)
- “民族主义”与“近代国家”的书目 (丰无涯)
- 人类学读书目录 (他山之石)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三辉图书历年出版全目录 (三辉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5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血缘与归属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成知默 2018-11-27 16:56:42
2018年已读115:作为世界主义者的叶礼庭,对新世界秩序下民族主义的审视与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并不能成就超越种族限制与民族身份的公民民族主义理想,反而在民族自决旗帜下的种族狂热、仇恨与冲突中,凸显其威权暴力而非民主的本质。叶礼庭通过对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统一后的德国、乌克兰、魁北克、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的实地探访,构建了各地民族主义的现状,并探寻这背后的历史动因。表面上是对民族归属的吁... 2018年已读115:作为世界主义者的叶礼庭,对新世界秩序下民族主义的审视与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并不能成就超越种族限制与民族身份的公民民族主义理想,反而在民族自决旗帜下的种族狂热、仇恨与冲突中,凸显其威权暴力而非民主的本质。叶礼庭通过对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统一后的德国、乌克兰、魁北克、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的实地探访,构建了各地民族主义的现状,并探寻这背后的历史动因。表面上是对民族归属的吁求,但其实是从社会落后现实层面全面、集体的逃离,后冷战时代通过仇恨来界定自身的种族民族主义,依旧只能是政治麻醉剂,是粗粝的历史虚构与暴力的道德夸张下的谎言。 (展开)
3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7-11-05 15:02:48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伯林学生,前哈佛教授以及前加拿大自由党党魁。以前读他在FT文章,并不觉得文采好,但这本《血缘与归宿》确实文采斐然。90年代他和bbc节目组走过南斯拉夫乌克兰北爱尔兰民主德国等地,书写柏林墙倒塌时候释放的民族自决后遗症.
4 有用 東郷柏 2018-02-19 23:54:25
公民民族主义只有在有深厚自由根基的土地上才有繁荣的可能 而书中的例子却又恰恰是并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并不是流氓最后的遮羞布 而是对于走投无路者的最后最坚实的避难所 少一些道德上的虚伪与做作 不是每个人都是Kant那样的世界公民 必须承认民族在危机时刻是最终的底线;如果未来人类社会能逐渐走向公民民族主义那是人类的幸运 但是是何时 以什么样的形式 会付出多大牺牲就不得而知了;民族主... 公民民族主义只有在有深厚自由根基的土地上才有繁荣的可能 而书中的例子却又恰恰是并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并不是流氓最后的遮羞布 而是对于走投无路者的最后最坚实的避难所 少一些道德上的虚伪与做作 不是每个人都是Kant那样的世界公民 必须承认民族在危机时刻是最终的底线;如果未来人类社会能逐渐走向公民民族主义那是人类的幸运 但是是何时 以什么样的形式 会付出多大牺牲就不得而知了;民族主义就如一根被压弯的树枝 压久了必然以双倍的弹力反弹 (展开)
2 有用 子扉我[已注销] 2017-09-07 09:46:57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10/27/%e9%9d%9e%e6%88%91%e6%97%8f%e7%b1%bb%ef%bc%8c%e5%85%b6%e5%bf%83%e5%bf%85%e5%bc%82%ef%bc%9f/
1 有用 宇宙 2017-10-22 00:27:31
#纸质书# 3.7 分。正如名字是一次旅程,细节动容,且时刻具有反思性和知识分子的基本情怀,但是未必准备深入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