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的书评 (4296)

殷梨亭 2018-10-22 21:22:37 海南出版社2018版

《漫长的告别》哪个版本翻译得比较好?译文对比

众所周知,钱德勒作品妙就妙在他漂亮的语言。他文笔的洗练、简洁、精准,是教科书级别的。 译本无好坏之分,就看能否生动还原作者的文风。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消失”,仿佛作者用中文重写了一遍。 下面哪个译本最像钱德勒用中文写出来的?不做评判,只把关键段落的对比放上来...  (展开)
苏七七 2008-04-02 10:07:44 新星出版社2008版

螺丝起子的滋味

  螺丝起子的滋味      书名:《漫长的告别》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   译者:宋碧云   出版:新星出版社2008年2月版      作为一个“居然没有读过钱德勒的小说的读者”(引自阿城的序),我得经历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认识钱德勒的过程。     ...  (展开)
王小能 2010-02-28 20:45:14 新星出版社2008版

美好的装逼犯之王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

钱德勒的简历听起来就很硬汉,而且传奇得销魂:想当自由撰稿人未果,做国家公务员失败,参加过一战,在石油公司里从财务做到高层,结果因为酗酒被开除。一般人的人生大概到这里为止了,接着只能潦倒地上《新老娘舅》或者《阿庆讲故事》节目——这两档节目是上海地区市民阶层会...  (展开)
mary(待注销) 2015-08-24 16:21:04 新星出版社2008版

《漫长的告别》各章节内容简介以及人物简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了读懂这本书,自己整理了一下各章内容。 1. 初识特里 2. 再次帮特里解困,兰迪 斯塔尔首次出现 特里要去拉斯维加斯找工作 特里珍爱白色皮包,且还有自尊。 马洛自己下棋。 西尔维娅打电话找特里。 3. 特里和西尔维娅复合。 马洛和特里再度见面。 (埋下伏笔和悬念...  (展开)
金台望道 2018-12-13 10:32:49 海南出版社2018版

世界如此混蛋,唯有冷峻对之

如果雷蒙德•钱德勒(1888-1959年)不幸在44岁时就去世的话,除了一系列失败,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年轻时他曾在英国海军部短暂供职,后来离职尝试做自由撰稿人,失败。24岁时,他定居美国,做过许多工作谋生,一战期间加入加拿大陆军和英国皇家空军。34岁那年...  (展开)
Su 2014-05-31 11:36:55 南海出版公司2013版

每一次说再见,就死去一点。

这本小说是钱德勒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同时,在她身边写完的,直到一九五四年妻子去世。而他则是在之后的一九五九年病逝,只相隔了五年。钱德勒一直深爱着妻子,一个比他大十八岁的女人,与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又十个月零两天。 所以《漫长的告别》这本书里,总弥漫着一丝伤感和离别...  (展开)
Matthew 2009-01-09 02:41:29 新星出版社2008版

死亡是道路拐弯

与其说这是关于《漫长的告别》的评论,不如说是一个非推理迷读者对雷蒙德•钱德勒和劳伦斯•布洛克这两位硬汉派侦探小说大师的致敬—— 喜欢你像喜欢一只春天的熊,爱你爱到全世界的老虎化成黄油,这样的比喻固然不错,但比起他的崇拜对象钱德勒来,村上在这种最生动之修...  (展开)
mooncake 2013-07-09 10:41:40 南海出版公司2013版

走马观花式新星和南海版译文对照

看到有筒子问译本的问题。本人看过新星2008版和南海2013版。凭着印象用快速翻书的办法搜罗了几条对照,供大伙参考哈。 一,先来几段让大伙感受下两个译本的典型风格: 1,本书第一美人的自杀遗言 新星版P340:他理当年纪轻轻死在挪威,成为我献给死神的恋人。他回来成了赌徒...  (展开)
沈昆默 2008-05-27 20:22:24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告别就是死亡一点点

我知道这样得罪人。我答应了别人要写这个书评,甚至会因为写这篇书评让他们不快。那么我先道歉了。其实我写书评不会给销售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的,我确信。 钱德勒这本书,实在是乏善可陈。宣传语说“每一页都是闪电”,如果这样讲的话,是不是说每一页都会被“雷到”呢? 从侦探...  (展开)
读客熊猫君 2018-12-12 13:50:04 海南出版社2018版

《漫长的告别》编辑手记:把村上春树读过12遍的书,当作礼物送给你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对于编辑一本书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所以我先说不重要的,再说重要的;不重要的一笔带过,重要的多说几句。 读客版《漫长的告别》10月18日开卖,接连登上当当、京东、亚马逊小说新书榜榜首,...  (展开)
华月沙罗 2016-06-20 22:53:35 新星出版社2008版

十五分钟速读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附带吐槽

看过的筒子就不必看我这里了,没看过又懒得翻书的豆友们可以看这里~ 顺带一提——《懒人听书》里有李野墨老师朗读版的《漫长的告别》——演绎得相当精彩!人物生动,语言幽默诙谐且俏皮,懒得看书的豆友们可以选择听书~李野默老师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他的有声小说绝对保质保量!...  (展开)
卡卡 2019-04-26 19:52:55 海南出版社2018版

《漫长的告别》解读(一):他为友情而战,最后却失去了友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家好,欢迎来到“卡卡读书”。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三天时间,给大家解读卡卡最喜欢的书之一——经典文学名著《漫长的告别》。 1 《漫长的告别》主要讲的是硬汉侦探菲利普·马洛顶着重重压力,帮一个被冤枉成杀人犯的朋友洗刷冤屈的故事。 按理说,这种侦探小说应该属于类型...  (展开)
倾若尘 2018-12-03 15:15:29 海南出版社2018版

《漫长的告别》:告别,另一种开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呱呱坠地,到一抔黄土,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擦肩而过,消失在了生命中。有的人数次交流,引申为知己好友。有的人海誓山盟,最后形同陌路。当那些曾经信奉的感情,在时光的蹉跎中,变成了自己最不屑的样子时,又是怎样的无能为力,又或者演化为毁灭。 但是我们不能...  (展开)
想飞的鱼 2021-08-15 16:58:07 海南出版社2018版

最终,我们都有告别的那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为什么我们会和其中一些人成为朋友,甚至是莫逆之交,而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抑或是敌人呢? 有人会说是因为三观一致,有人会说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有的人会说是因为因缘际遇。在我看来,长时间相处而成为朋友的人,是因为上述理由,而那些快到连我们自己都...  (展开)
豆友1033641 2008-04-05 12:10:39 新星出版社2008版

情智双修的钱德勒,侦探小说之幸

【读品】罗豫/文 传统意义上,侦探小说很难被视为入流的文学经典。于是,我们看到雷蒙德·钱德勒小说中文版硕大腰封上,出现了艾略特、加缪、奥尼尔、奥登、钱锺书、村上春树……一串豪华的推荐名单,似乎惟有如此,才值得正统作家和学院派文艺理论家严肃对待。然而早在1955年...  (展开)
包包(减肥版 2018-10-25 22:58:44 海南出版社2018版

与杀时间的人说再见

很惭愧地说,我以前从未读过钱德勒的作品,对他那种独树一帜的“硬汉派”写作风格也不甚了解。当我拿到手阅读的那一刻,我甚至有点恍惚:这究竟是在推理中粘合了文学性?还是在一本外国文学书中按下了推理的开关? 以往我看过的推理小说,基本来自两个派别:一是江户川乱步、我...  (展开)
茗繁绿 2019-05-12 21:21:4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版

《漫长的告别》五个译本,前三章的简单对比(带图)

《漫长的告别》是我很想入手的书。只是一直在纠结应该买哪个译本。豆瓣上有很多书友做了功课,感谢前人栽树~ 之前在网上看了洪雷版的前两章,这两天入手了实体书,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有时看得云里雾里,一咬牙,就找了此书的5个译本,写个简单的译本对比,做一点小贡献。 做...  (展开)
宝木笑 2018-12-08 17:57:50 海南出版社2018版

在工业巨兽的阴影里行走:钱德勒的糙与禅

文/宝木笑 狄更斯那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让无数人心醉而叹息。最好的文字为何总是能穿越时空的限制?因为直指人心这种事情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狄更斯的话也许也很适合上个世纪,那是一个人类最大规模战争发生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类最高速发展的时代...  (展开)
Reesestark 2014-06-17 18:13:46 南海出版公司2013版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是在上班过程中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前前后读了二十天,很慢。因为我是挤出时间进行阅读,不敢怠慢工作;阅读速度上我选择囫囵吞枣,像一个饥饿的人对付刚油炸出来的鸡腿。在我的这一版里,还附有村上春树的万字序言。通篇充满溢美之词,就像涨红了脸的朴实老农民推销他辛苦...  (展开)
边城不浪 2010-05-28 11:30:25 新星出版社2008版

道别等于死去一点点

总有些读者喜欢“延伸阅读”——从自己喜欢的作家出发,寻找作家们喜欢的作家,由此构成无垠无尽的阅读版图。 他们爱上《挪威的森林》之后,会上穷碧落下黄泉搜罗村上春树青睐的作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杜鲁门·卡波...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14 215 后页> (共4296条)

订阅漫长的告别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