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istory of Art
译者: 范景中
出版年: 2017-7-1
页数: 688
定价: 600.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417223
内容简介 · · · · · ·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出版50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性的畅销书,是最完美的艺术史入门读物。他的文笔优美,叙事流畅,把从早期的洞窟壁画到20世纪的现代艺术写成了一部清晰而富有独创性的杰作。
此书如今已是第16版,译成的语言超过30种,有精装本、平装本和袖珍本的不同装帧形式,销售超过800万册。
这部由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写就的经典著作, 此次以豪华的书匣布面精装本形式面市,是为收藏家、学生和艺术爱好者等准备的完美礼物,是对理想的珍视和保存,激励着未来艺术领域的新来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获得的荣誉有: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于1972年受封爵士,并于1988年受封勋章。他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奖项及荣誉,其中包括:歌德奖(1994年)和维也纳金质奖章(1994年)。他的主要著作有《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1960年),《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0部论文及评论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他于2001年在伦敦去世前,完成了人们期待已久和广为关注的最后一部著作:《偏爱原始性》,出版后获得巨大赞誉。
范景中,1951年生,天津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导师卢鸿基先生。曾任《美术译丛》《新美...
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获得的荣誉有: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英国学术院院士(FBA),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于1972年受封爵士,并于1988年受封勋章。他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奖项及荣誉,其中包括:歌德奖(1994年)和维也纳金质奖章(1994年)。他的主要著作有《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1960年),《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0部论文及评论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他于2001年在伦敦去世前,完成了人们期待已久和广为关注的最后一部著作:《偏爱原始性》,出版后获得巨大赞誉。
范景中,1951年生,天津人。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导师卢鸿基先生。曾任《美术译丛》《新美术》主编。著有《附庸风雅与艺术欣赏》《藏书铭印记》《中华竹韵》;编有《柳如是集》(与周小英合纂);主编《美术史的形状》《波普尔哲学著作集》《贡布里希文集》(与杨思梁合作)。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杨成凯,笔名林夕,1941年生,山东招远市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至研究员。学术活动范围广泛,在语言学理论、汉语语法、文学艺术、目录版本、古籍整理等领域都有著作发表。尤为倾心于中国古文献整理和研究,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人间词话门外谈》等。其他著作见有关专业刊物。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6页 -
一个人为鲜花、为衣服或者为食物这样费心推敲,我们会说他琐碎不堪,因为我们可能会觉得那些事情不值得这么操心,但是,有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坏习惯而常常遭到压制或掩盖的事情,在艺术世界里却恢复了应有的地位。在事关协调形状或者调配颜色时,艺术家要永远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要极端地挑剔。他有可能看出我们简直无法察觉的色调和质地的差异。而且,他的工作要比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事情要远为复杂。他所要平衡的绝不止两三种颜色、外形或味道。他的画布上大概有几百种色调和形状必须加以平衡,直到看起来“合适”为止。一块绿色可能突然显得黄了一些,因为他离一块强烈的蓝色太近——他可能觉得一切都被破坏了,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刺耳的音符。他必须从头再来。他可能为此苦恼不堪,也可能苦思冥想彻夜不眠,或者整天伫立在画前,想办法在这里那里添上一笔颜色而后又把它抹去,尽管你我或许未曾察觉二者有什么差异。然而,一旦他获得成功,我们就都觉得他达到的境界已经非常合适,无法更动了——那是我们这个很不完美的世界中的一个完美的典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艺术的故事(豪华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 9.5
-
- Living with Art 10.0
-
- 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 9.6
-
- 风格问题 9.3
-
- 赵无极:1935—2010 9.1
-
- 伦勃朗 9.2
-
- 艺术哲学 9.5
-
- 夏加尔 9.5
-
- Fashion 9.3
艺术的故事(豪华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3 条 )






论坛 · · · · · ·
豪华本与精装本的不同 | 来自KingWLL | 6 回应 | 2024-09-13 21:41:31 |
我就路过想知道下新版人名矫正过没有 | 来自szc1983 | 2024-06-03 01:06: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9.6分 43051人读过
-
Phaidon Press (1995)9.6分 73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9.5分 3029人读过
-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5)9.7分 207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艺术】 (爱玛·包法利)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待购 (昵称)
- 一条选书 (丝绒陨)
- 123 (豆友209692952)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艺术的故事(豪华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神奇飞侠 2022-07-14 10:19:37
补标。很久前家人送的礼物书。装帧很好。相比于平装书字体更小大图分页不适合观看。(不明白是怎么成为艺术类必读书入门书的,至少对高考制度下的普通小孩来说需要进一步解释而缺少注释的名词都太多了。)
0 有用 周啸行 2022-06-09 15:25:31
贡布里希的灵气是与生具来的,他的艺术史有“故事”的华彩,没有诸多教条史观的束缚,很少政治背景、流派偏见的羁绊,而是真正从艺术的角度看艺术,探索的是艺术家本身的认知、困境与突破。此“故事”并不偏离事实本身,艺术家的生平本是一段故事。
0 有用 土地苦难而丰盛 2022-11-26 00:40:33 江苏
不是内容如何齐全,这个装帧有些吓到我了
2 有用 麦苗 2022-11-14 22:15:03 河南
豆瓣标记开始阅读日期是2020.1.9,2022.11.14读完,并不是每天都读,甚至中间有一年半都没读。虽然这种阅读方式让我对这本书的记忆断断续续,但还是觉得不虚此行。即使浅浅翻过,它的优美、厚重还是可以让读者受益匪浅。ps实在不忍心因为这个拉胯版本扣分,但我就问问出版社你把波蒂切利的维纳斯、最后的晚餐耶稣的脸印在夹缝中是想让我撕书才能看到全貌吗?不止一处这么印刷,我真是服气死了,而且豪华版极其... 豆瓣标记开始阅读日期是2020.1.9,2022.11.14读完,并不是每天都读,甚至中间有一年半都没读。虽然这种阅读方式让我对这本书的记忆断断续续,但还是觉得不虚此行。即使浅浅翻过,它的优美、厚重还是可以让读者受益匪浅。ps实在不忍心因为这个拉胯版本扣分,但我就问问出版社你把波蒂切利的维纳斯、最后的晚餐耶稣的脸印在夹缝中是想让我撕书才能看到全貌吗?不止一处这么印刷,我真是服气死了,而且豪华版极其极其粘毛,看到这个评价的朋友别买!精装版比这个好! (展开)
3 有用 或曰 2019-04-11 22:21:57
简明流畅,可读性强,赏心悦目,读着玩,挺好。略遗憾的是有的跨页插图直接采用中缝装订的方式,算把图画破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