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鲁迅作品细读》是钱理群先生集20年心力研究鲁迅的最新著作,就如书名所言,这本新作是钱先生从文本角度深入细化分析鲁迅文字的作品,收入包括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在内一共33篇文章。
无论是从学问角度,还是从学人角度,钱先生都是研究鲁迅的大家,他不仅对于鲁迅作品有深入地理解与“创造性转化”,而且在学人风范上,他也有鲁迅的“硬骨头”,以及对社会肌理的深入批判。这部跨越20年研究的作品,可以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阅读鲁迅与钱理群。就像钱先生所言,“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 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虚假。要通过对鲁迅独特的思维语言、情感的领悟,体察其罕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天地。”
作者简介 · · · · · ·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是我国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心灵的探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黄子平、陈平原合作),《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心系黄河——著名泥沙专家钱宁》,《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人之患》,《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绘图本中国文学史》(与董乃斌、吴晓东等合作),《精神的炼狱》,《名作重读》,《世纪末的沉思》,《压在心...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是我国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心灵的探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黄子平、陈平原合作),《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心系黄河——著名泥沙专家钱宁》,《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人之患》,《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绘图本中国文学史》(与董乃斌、吴晓东等合作),《精神的炼狱》,《名作重读》,《世纪末的沉思》,《压在心上的坟》,《1948:天地玄黄》,《漫说文化》(与陈平原、黄子平合作)等。
目录 · · · · · ·
辑一 小说五篇
一、读《孔乙己》
二、读《示众》
三、读《在酒楼上》
四、读《孤独者》
五、读《铸剑》
辑二 散文六篇
一、读《阿长与〈山海经〉》
二、读《风筝》
三、读《兔和猫》
四、读《五猖会》《父亲的病》
五、读《无常》
六、读《女吊》
辑三 散文诗六篇
一、读《死火》
二、读《雪》
三、读《求乞者》
四、读《影的告別》
五、读《墓碣文》
六、读《颓败线的颤动》
辑四 杂文十六篇
一、读《夜颂》
二、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三、读《灯下漫笔》
四、读《春末闲谈》
五、读《记念刘和珍君》
六、读《杂感》
七、读《爬和撞》
八、读《论辩的魂灵》
九、读《小杂感》
十、读《论“他妈的”》
十一、读《晨凉漫记》
十二、读《推背图》、《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及《“滑稽”例解》
十三、读《现代史》
十四、读《推》
十五、读《几乎无事的悲剧》
十六、读《秋夜纪游》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顺便说一点,鲁迅和许多“迷信”的批评者不同,他是一直在为农民的“迷信”辩护的:早年在《破恶声论》里就指出,所谓“迷信” 其实是“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趋)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并且说:“农人耕稼,岁几无休时,递得余闲,则有报赛,举酒自劳,洁牲酬神,两愉悦也。”一些自称“志士”的知识分子却要大加干预,“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直到晚年,谈到广东人敬财神时还说:“迷信是不足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那么鲁迅写到阿长“极其郑重地”要求“我”说吉祥话时,大概也是怀有一种理解的同情,以至赞赏之意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8页 -
对《孔乙己》的格外看重。其实,鲁迅做出这些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评价,是自有标准的,即不同于政治、思想标准的审美标准;而他对作品的审美评价,就是看是否“从容不迫”。这既是鲁迅的人生观:他一再强调人的生活要有“余裕”不能“不留余地”,给人以“压迫和窘促之感 更是鲁迅的文学观、美学观,他认为“生活有余裕”才会“产生文学”,“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以这样的“从容美学”观来看,《狂人日记》《药》可能都有些“锋芒毕露”“不留余地”,给人以“压迫和窘促之感”;而く孔乙己》则写得有节制,含蓄,从容不迫。 我们要讨论的是,鲁迅怎样讲这个故事?特别是他选择谁来讲故事?也就是选择谁做“叙述者”?这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时都要认真考虑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由哪些人来讲?最容易想到的,自然是孔乙己自己讲,作者直接出面讲,或者由成亨酒店的掌柜、酒客来讲;但出乎意料,作者却选了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我”)来讲故事。这是为什么? 这显然与他的追求,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有关系。 小伙计的特殊性在于,他既是酒店的一个在场者,又是一个旁观者;他可以同时把“被看者”(孔乙己)与“看客”(掌柜与酒客)作为观察与描写的对象,可以同时叙述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掌柜与酒客的残酷与麻木。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孔乙己被掌柜、酒客与小伙计(叙述者)看,掌柜、酒客又被小伙计看。 而小伙计呢,开始心里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继而“懒懒的答他”,最后“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这位天真的小伙计就这样被酒客和掌柜同化,最终成为“看客”中的一个成员。一这也是小伙计自身的悲剧。 于是,我们发现:在小伙计的背后,还有一个“隐含作者”在“看”,不仅冷眼“看”看客怎样看孔乙己,而且冷眼看小伙计怎样看孔乙己和看客,构成了对小伙计与掌柜酒客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读《孔乙己》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鲁迅作品细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8.0
-
- 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8.8
-
- 材料与注释 9.3
-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8.8
-
-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9.1
-
- 赵树理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性 8.6
-
- 独醒者与他的灯 8.5
-
- 中国当代文学史 9.2
-
- 我的阅读史 8.9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8.7
鲁迅作品细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大家小书:鲁迅作品细读》|读书札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我读过这本书,但以前读书总是不写笔记,看完就忘。今天找出来重新翻了一翻。在此记录下感想和笔记。钱老对鲁迅作品的解读真的很棒! (写在前面:这本书对我还是有一些启发的。比如面对一个文本,要有意识地思考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例如《孔乙己》中叙述者的选择有什么意...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文津出版社 (2025)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学人文丛-钱理群 (白露@思勉)
- 文本解读系列——文学 (爱玛·包法利)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鲁迅作品细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iGi_zZ 2022-02-14 23:44:34
前面关于小说和散文部分还不错,后面散文诗和杂文部分和那本《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重合度太高了。不同的部分里,从声调和字词结构讲《求乞者》那篇还没看懂... 不过整体还是比较浅显的没有太深挖,书也不长,适合入门吧
5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07-14 22:40:05
已购。四星半。可能是碍于篇幅,每篇挖掘的深度还嫌不足,但是总体上这样的解读还是非常受用的,尤其是对鲁迅小说的分析 。值得重读的参考书~
0 有用 夏日扬帆 2018-03-18 21:59:02
备课的时候着重找的就是课本里选的,这次看的都是以前没去找的,特别是在酒楼上和孤独者,钱对于其他特别是小说类的解读真的还是蛮有独特见解的
0 有用 淹然 2022-03-16 15:11:19
太浅了,靠着几对背反概念打遍天下(看/被看、冷/热、绝望/希望…),但这些概念完全是鲁迅文字表层就直接给出来的东西,还需要解读吗。没有超过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参书水平,和真正的“细读”其实关系不大。不知道这本体现了钱理群几成功力……
0 有用 非必要不自证 2022-03-23 17:31:32
“任何一个生命的不幸和灾难,也就是我的不幸和灾难;对任何生命的威胁和摧毀,就是对我的生命的威胁和摧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