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reat Crash 1929
译者: 沈国华
出版年: 2017-8
页数: 192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经济危机研究译丛
ISBN: 9787564227296
内容简介 · · · · · ·
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撰著的《1929年大崩盘》,全面、系统、准确地评述了这一段令人窒息的日子,旨在“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该书于1954年初版以来,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断再版,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学术界和证券投资界大量引用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美国《财富》杂志将《1929年大崩盘》列为其推荐的75本必读商业类图书之首选。
《圣路易斯邮报》(St.Louis Post-Dispatch)认为《1929年大崩盘》是卓尔不群的传奇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史最令人难忘的岁月的精湛分析”。
《大西...
引发美国股市大崩盘的1929年9~10月,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在危机发生后的4年内,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0%,投资减少了80%,1500万人失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撰著的《1929年大崩盘》,全面、系统、准确地评述了这一段令人窒息的日子,旨在“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该书于1954年初版以来,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断再版,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学术界和证券投资界大量引用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美国《财富》杂志将《1929年大崩盘》列为其推荐的75本必读商业类图书之首选。
《圣路易斯邮报》(St.Louis Post-Dispatch)认为《1929年大崩盘》是卓尔不群的传奇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史最令人难忘的岁月的精湛分析”。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则评价道:“经济文章很少以其娱乐价值而著称,但这本书却做到了。加尔布雷思的文章雍容而机智,并且幽默地鞭挞了这个国家某些金融领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错误。”
在时隔40年后为本书新版所做的序言中,加尔布雷思又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历史的教训及金融界盲目乐观和操纵权力的后果。
1929年大崩盘(引进版)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作者
-
沈国华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美国有名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领军人物。哈佛大学保罗•M•沃伯格经济学名誉教授。加尔布雷思著述颇丰 涉猎也极广。除《1929年大崩盘》外 还出版了《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富裕社会》《'美好社会――人类议程》《'权力的分析》《'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不确定的时代》《'我们时代的生活》等学术著作。
目录 · · · · · ·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1“幻想、漫无边际的企盼和乐观态度”
2应该做些什么
3我们信赖的高盛公司
4幻想的破灭
5崩盘
6事态更加严峻
7后果(一)
8后果(二)
9股市崩盘的因与果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该书每次重印,在书店里上架销售,就说明又一投机事件——另一个泡沫或接踵而至的灾难。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循环过程:它会随着物品价格的上涨周而复始,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艺术品或其他任何物品都会如此。 每当市场陷人混乱,总能听到一些相同的话:"经济状况基本健康。"或者干脆就是"基本情况是好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明白某些事情情况不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投机心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透过增值的事实去探 究其原因的倾向大大减弱。只要出于盈利的目的,为卖而买的人数供给的 增加足以维持价格上涨的速度,人们就没有不这样做的道理。 到了1926 年春季,对于维持价格上涨绝对必要的新购买者"供给"开始后劲不足。 美国人即使在佛罗里达州的繁荣破灭以后,希望不费力气地通过股票市场来迅速发财致富的信念仍然与日俱增。 联邦储备系统放松银根而变得可利用的资金不是投资于普通股,就是帮助别人融资购买普通股(而这点更加重要)。 关于联邦储备当局在1927 年采取的行动是随后投机与股市崩盘的罪魁祸首的观点从来也没有被真正动摇过。这种观点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就在于它简单易懂,并且为美国人民和美国经济开脱了一切重大罪责。 1928 年初,繁荣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为了逃避现实而变得想入非非,无节制的投机行为真的大量涌现。如同在所有的投机时期一样,人们不是努力去相信事实,而是寻找理由逃往新的梦幻世界。 华尔街分离投机机会与不必要的所有权回报及费用的机制具有独创性和精确性,并且很有吸引力。它们的目的就是帮助投机商,并方便投机。 证券经纪人贷款,即由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购买的证券作为抵押品的贷款,其规模是一个反映投机规模的良好指标。 证券投机的悖论之一就是用于证券投机的贷款是最安全的投资。它们由在任何正常情况下随时可以变现的股票和保证金担保。 少数企业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与其从事产品生产,去忍受各种各样的麻烦和不便,还不如把资金放出去,用于投机。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把多余的资金借给华尔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1929年大崩盘(引进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929年大崩盘(引进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1929年大崩盘(引进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Yesterday once mor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史使人明智不是空话。最近喜欢看金融史的作品的重要原因就是从中总是能看到现实的影子。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政府、媒体、从业者、投资者,在灾难发生后,都无法洗脱他们的原罪。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 无数大师在大萧条折戟沉沙,比如格雷厄姆、费... (展开)
介绍“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

金融危机还远远没有见底


崩盘 非理性繁荣的极限
>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Mariner Books (1997)8.4分 62人读过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7.5分 1355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2009)8.0分 23人读过
-
經濟新潮社 (2009)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资产与财富:理财、投资和投机 (小毛叔)
- 企业转型为社会赛博物理系统---数字化抓手Ⅱ (小毛叔)
- 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数字化1----数字化目标 (小毛叔)
- 书单|伯克希尔2022官方书单 (强力金针菇)
- 投资 (孟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929年大崩盘(引进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王思佳 2023-05-29 11:07:24 江苏
翻译的有点差
1 有用 夏蟲语冰 2021-10-26 11:40:41
书绝对是好书。原书缺陷在于,只从金融资本的角度讲述了当时发生了什么,而实业资本的角度,只简单提到了1926年、1929年的汽车产量,没有进一步分析整个经济结构和实体经济为什么会受到虚拟经济—金融资本层面的“反身性”影响。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哪怕是加尔布雷思这样的顶级经济学家,在灯塔国关注市值远胜于实际经济稳定性链接的情况下,个人是很难抛开周边环境的影响的。 中文版最致命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的翻译的... 书绝对是好书。原书缺陷在于,只从金融资本的角度讲述了当时发生了什么,而实业资本的角度,只简单提到了1926年、1929年的汽车产量,没有进一步分析整个经济结构和实体经济为什么会受到虚拟经济—金融资本层面的“反身性”影响。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哪怕是加尔布雷思这样的顶级经济学家,在灯塔国关注市值远胜于实际经济稳定性链接的情况下,个人是很难抛开周边环境的影响的。 中文版最致命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的翻译的信达雅问题,有些篇幅之拗口,明显是译者没理解加尔布雷思想要表达什么,从而把这位大师简洁幽默辛辣的讽刺笔法,翻译的拗口晦涩。 或许重新整理一遍,再写读后感会更好些。 (展开)
0 有用 王彬 2022-02-03 07:46:00
没有想象的好,激起看另一本书的愿望。
0 有用 何小山 2023-02-26 08:44:10 广东
今年第一本弃书,翻译把内容翻到语句不通完全是机翻的感觉,排版也乱七八糟,译者注居然放到正文里面还和正文一个字号,看了三十几页不断看到杂乱括号和破折号贯穿了内容。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能买了本英文原版看。
1 有用 朱棣 2022-06-05 15:31:34
了解一段历史,可惜翻译太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