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大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篇自传体小说,主要描写她在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和相关人物命运,富有浓郁的东北风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两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对她影响最深童年和青年两个时期,深刻地展示了萧红的起伏人生和创作源泉。
-----------------------------------------------------------------------------------------------------
◆ 书中收录了文学洛神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部小说。
◆ 涵盖了萧红前半生经历(幼年和青年)的两部“回忆式”小说,是她不懈追求爱与自由、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所获得的文学硕果,也是研究她早期生活的重要资料。
◆还原20世纪初期身处蒙昧环境中的中国人民细思极恐的生活,刻画了一大批受压...
本书收录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大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篇自传体小说,主要描写她在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和相关人物命运,富有浓郁的东北风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两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对她影响最深童年和青年两个时期,深刻地展示了萧红的起伏人生和创作源泉。
-----------------------------------------------------------------------------------------------------
◆ 书中收录了文学洛神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和《商市街》两部小说。
◆ 涵盖了萧红前半生经历(幼年和青年)的两部“回忆式”小说,是她不懈追求爱与自由、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所获得的文学硕果,也是研究她早期生活的重要资料。
◆还原20世纪初期身处蒙昧环境中的中国人民细思极恐的生活,刻画了一大批受压迫却麻木的小人物的形象。
◆本书参考多个繁简版本,精心编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萧红特色;新增7幅手绘原创插图,再现商市街雪景、给爷爷戴花等经典场景,画面优美温馨,还原了小说中重要情境。
◆ 本书编者咨询了十余位民俗专家和故事发生地居民,尽量挖掘萧红的文字中埋藏的珍贵内容,录入上百条背景词条、和文中民俗、俚语解释,与众多萧红忠实读者分享。
作者简介 · · · · · ·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现代女作家,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曾用过悄吟等笔名。她半生漂泊,足迹遍布北京、青岛、上海、东京、武汉、香港等地,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
目录 · · · · · ·
003 第一章
037 第二章
064 第三章
095 第四章
114 第五章
162 第六章
188 第七章
218 尾 声
商市街
221 欧罗巴旅馆
225 雪 天
228 他去追求职业
230 家庭教师
236 来 客
238 提篮者
241 饿
246 搬 家
250 最末的一块木柈
252 黑列巴和白盐
253 度 日
255 飞 雪
258 他的上唇挂霜了
261 当 铺
264 借
267 买皮帽
269 广告员的梦想
275 新 识
278 牵牛房
280 十元钞票
283 同命运的小鱼
288 几个欢快的日子
292 女教师
295 春意挂上了树梢
298 小偷车夫和老头
300 公 园
303 夏 夜
307 家庭教师是强盗
309 册 子
313 剧 团
316 白面孔
318 又是冬天
321 门前的黑影
324 决 意
325 一个南方的姑娘
328 生 人
329 又是春天
331 患 病
334 十三天
336 拍卖家具
338 最后的一星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风来时是风沙走石,似乎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 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和小民们无关。 <原文开始>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呼兰河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68 条 )




《呼兰河传》的双重叙事视角
论坛 · · · · · ·
这是《呼兰河传》2018年全新版本,这个版本与以往... | 来自苏格拉底的神话 | 2 回应 | 2018-04-18 23:57: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0 )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9.1分 22182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9.0分 151392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9.0分 11110人读过
-
凤凰出版社 (2013)8.7分 70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和 天真的与感伤的小说家 一起读书 (外苏)
- 给妹妹的书 (你别躲了)
- 书 (浪潮.)
- 书单|发现冷门好书(百评8.8分书)Part5 (Shery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呼兰河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暮色迟迟归 2018-02-09 18:49:07
这本书看进去就停不下来,虽然都是平常的事物,但被萧红转换为文字记录下来,就有了灵气,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的细节都重新跳出来,有了无限魅力。
0 有用 三周華不注 2019-06-29 11:08:53
这个版本的特色是也就一点点的、简明的注释(真没必要为了这点注释而去买这个版本)。缺点是插图画风。 P.S.为了这个版本特地开了蜗牛阅读会员。。。
0 有用 nydiamin 2018-06-03 21:56:09
读下来出奇的快,从自然风景到风俗人情到几个典型人物,萧红用独特的场景式小说展现了呼兰河,展现了这个有着她童年回忆的小城
0 有用 無期 2018-02-09 20:37:13
能和萧红比肩的作家,怕是不多。
1 有用 安塔利亚 2023-01-08 17:03:19 陕西
快乐的人不分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不分四季也总是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