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Attached的书评 (10)

Vinecy M 2020-11-10 19:49:1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我们改变不了童年经历

依恋理论的发展史,幸好这半年多的时间也没有白费,否则读这本书我会很累。 阅读过程中,不断的会去代入在家里我身边的那群问题少年“舅舅家两个叛逆的儿子”“大伯家一个天生具有些许迟钝的大儿子和冷漠对待一切的小儿子”以及“小姨家那个胡作非为的女儿”。大人们只会在你犯...  (展开)
想去北方看雪 2022-01-01 21:08:4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治愈自己的药(二):依恋

引言 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有的一个看不到,就已经跑出去好远,有的却只会围着大人转圈圈;有的孩子去幼儿园,就仿佛龙归海、虎回山,一眨眼就交了一群朋友 ,有的孩子却在幼儿园门口死死地抱住妈妈的腿,哭得撕心裂肺;青春期时有的人可以坦诚地向异性表达喜欢,有的人却连偷偷...  (展开)
木木你好🦌 2021-02-14 23:02: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依恋的形成

第1本非常认真的做逻辑图的书。兼顾了专业性和科普性,论述严谨,行文通畅。外行也可以通过这本书学习到母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依恋的形成。托马斯及安斯沃斯都是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用严谨专业的科研精神,为提供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进一步发展及得到认可提供了实战研究证据。书中...  (展开)
达拉斯冷冻兔 2018-11-08 23:30:1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这不是一本指南!

我的身份是一名全职奶爸、心理学爱好者。我是在孩子7个多月时开始阅读的,当时他开始对爸爸妈妈有所区分对待,有时候对爸爸抗拒一些,有时候又对妈妈抗拒一些。我当时比较焦虑,考虑他可能要进入依恋形成期了,于是赶紧翻出囤着还没看的这本书来,希望解决一些困惑。1.长期跟爸...  (展开)
小庄要努力 2024-06-09 01:04:4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依恋理论的形成以及对传统抚育观念的启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我们的抚育文化里,人们普遍抱有一种“小孩啥都不懂”的观念。 当孩子哭闹时,主张自立自强的父母就会忽视和排斥孩子的情感需求,认为如果一哭就抱,搞不好会惯坏孩子,孩子以后会变成可怕的爱哭鬼。 当孩子进行破坏性攻击行为,有些父母用丑化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甚至丑化...  (展开)
拖拖卡 2024-05-13 10:07:2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藏在关系中的真相

在微信读书花了38个小时,做了649个标注,写了198个想法。读了一本受益很大的书。 读完我彻底明白了,我和我妈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早、最重要、最深刻的一段关系。它成为我后面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我们光是静态地了解自己,比如自己是谁,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了解这些...  (展开)
花奇 2024-05-02 06:29:3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依恋的历史与常见误区

自依恋理论出现之后,养育孩子似乎变成了一个多做多错、不做也错、咋做都错的事情,似乎父母的一时疏忽就会养育出一个不安全依恋的孩子,毁了孩子一生。为了打破这种焦虑,要先从依恋理论的刚出现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19世纪中叶巴斯德发现细菌之后,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创造尽可能无...  (展开)
席德嘉 2024-02-09 22:31:4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依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依恋理论 SUMMARY:爱不是想要伸出又缩回的手。 在动笔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之前,我可能需要用一个巧妙的笑话,来缓解一下名为读书笔记的严肃气氛。我们常常听到诸如“上一代孩子也是这么挨打挨骂过来的,怎么换成这一代孩子挨打挨骂就要抑郁生病?”的话;而对于此,我则看到一...  (展开)
哈哈哈哈哈 2023-01-24 13:27:3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依恋理论的前世今生-我该如何养育我亲爱的孩子们

可能对这方面比较了解 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依恋研究的兴起:早起儿童照料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医学力量的发展壮大、看护过程中只强调冰冷的医护关系,在母亲与初生儿之间造成物理隔离,死亡率不降反升 英国精神分析的分崩离析 克莱因-客体关系(...  (展开)
在下徐俠客 2024-04-05 11:25:3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版

摘要

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 罗伯特·凯伦 13个笔记 序二  完美的父母并不存在,如果总体上方向正确,就不必杯弓蛇影,焦虑不已。  借用作者的总结,“反抗体现的是分离焦虑,绝望反映的是哀痛,而疏离代表的是防御。” 第一部分 孩子需要什么?  ...  (展开)

订阅Becoming Attached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