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人沙漠的书评 (62)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8-07-18 15:16:13

贫乏空间中对时间速率的差异化想象

——《鞑靼人沙漠》中的无形“监禁” 《鞑靼人沙漠》是一部关于时间停滞或其速率失调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叫德罗戈的军人莫名其妙地被派往沙漠深处与世隔绝的城堡服役,起初满怀希望,期待在与鞑靼人的战争中建立功业,但恍如梦境般待了三十多年却几乎没有遇到一个敌人,在战争...  (展开)
南海在方寸地 2018-07-10 16:26:14

人生的伟大与空虚

《鞑靼人沙漠》同千万个人生故事是相同的,它们都在诉说这样一个真相。或许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相:穷尽一生所追求的幻梦始终只是一个幻梦。在对其的追寻中,过程成为了目的,追寻也就成为了生存的根据。而幻梦能够成真的唯一可能,只有人的死亡:死亡消解了存在的根据,也就消...  (展开)
F.X.Jane 2018-08-02 16:51:32

把小说带回到它的史诗源头

博尔赫斯在《私人藏书》中对《鞑靼人沙漠》的推荐: 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作家、经典作家,也可以了解19世纪和即将逝去的这个世纪初叶的作家,但要了解当代作家却远非易事。当代作家数量太大,时间又未及筛选出他们的文集,但有些名字无论如何不会被后世所遗忘。迪诺·布扎蒂绝对是...  (展开)
朝霞不出门 2010-05-22 15:45:13 重庆出版社2009版

他们都不曾被打败

因为一位朋友介绍,我在大一的时候读过李修文的小说《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两部都很感动。后来文汇出版社出了笔会的书,其中一本叫做《每次醒来,你都不在》,其中就是以李修文一篇散文的名字命名的,再次是我在文汇报的笔会上读到李修文的散文《鞑靼荒漠》,这四篇作品...  (展开)
琉璃.堅陣 2005-08-20 14:46:14 皇冠2002版

韃靼荒漠

一個軍人,長駐於國家的邊境,防止韃靼的入侵,滿懷保家國的一腔熱忱,熾熱的心慢慢隨著年月過去而消沉,因為無止境的等待,敵人始終沒有到來。主角不禁想起活著的意義,究竟充滿理想,可是無以投放,應該是要堅持地等待,還是抽身離去?一生人所抱有的信念,如果沒有辦法去...  (展开)
啸寒 2010-12-21 15:16:15 重庆出版社2009版

不错的寓言

刚接触文学的时候,很喜欢象征的手法。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我开始腻烦了,尤其是觉得长篇小说最好不要通篇的象征,很没劲,除非能提供关于世界、人类的极其巧妙的视角。 《鞑靼人沙漠》幸好还不算太长,我耐着性子读完了(尽管同时吞噬了很多零食)。本来也觉得没劲...  (展开)
后浪文学 2018-08-21 14:59:37

“从我开始写作的时候起,卡夫卡就成了我的十字架刑具”

迪诺·布扎蒂的作品尽管五花八门,体裁多样,各不相同,但经常出现一个主题:大山,它作为一个不变的元素既出现于文字作品之中,也出现于绘画中,而且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配了很多没有发表过的插图。在《山里的巴尔纳博》(1933年)中,多洛米蒂山作为描写的对象和主体出现于...  (展开)
Riven 2010-01-29 23:10:23 重庆出版社2009版

人生的困境

如果你看过黑天鹅,看过塔勒布的其它书籍,你就会知道,它崇尚怀疑主义,崇尚随机性理论。 大多数人的成功都依赖于运气,当然了,成功的人总是说他自己这样好那样好,绝不会把这一切归功于运气的。书中的德罗戈是幸运的,他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战争爆发,看到鞑靼人,而他的...  (展开)
子皿 2019-04-26 21:48:46

逆行枝蔓

子皿 20190416 德罗戈死了,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旅馆的黑暗的小房间里。他死了,输给了时间,输给了命运。没有期待中的大干一场,没有在战场上体面的死去,没有儿女绕膝,没有有人哭天抢地。勇敢点儿,再勇敢一点儿,德罗戈最终和自己的命运握手言和。 一边读一边恨其不幸怒其不争...  (展开)
刘晓晖爱原则 2021-05-18 17:17:12

我们的坚持与等待,是空,也是自己赋予的意义

[鞑靼人沙漠] 由塔勒布《黑天鹅》书中提到的本书,一天多点的时间流畅地阅读完。流畅是因为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较少,故事线清晰。这是关于等待的故事,中尉德雷戈奉命前往远离城市,正对沙漠的古堡担任守卫工作。那里工作单调远离城市,所有人内心坚持下去的希望是(或是幻想)...  (展开)
埃辛 2015-07-21 16:01:36 重庆出版社2009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鞑靼(dá dá)人沙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迪诺·布扎蒂一定有双天眼,否则他为何能如此淋漓尽致写出我的生活?要知道,他是个意大利人,他都没有踏上过这个世纪的土地,他是在对办公室生活极度无望的情况下写下《鞑靼人沙漠》。 原来如此—— 我每天早上起床,吃了早餐来到办公室,做微不足道的工作。日复一日。 我期...  (展开)
Kun 2012-08-25 12:50:27 David R. Godine2005版

鞑靼人的荒漠 - 及我的离职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在读这本书时,正值自己走出了一座城堡 - 我终于从第一份工作中毕业(肄业?)了。我供职的第一个公司,被誉为营销业的黄浦军校,其给整个行业,乃至行业外,都贡献了无数职业经理人。可不幸的是,我在研发部。。。在要不要换工作的纠结时,我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这本书和我...  (展开)
STAN的Stan 2022-09-18 23:48:05

《鞑靼人沙漠》---献给我们无趣的生活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给我这么压抑的感觉。上一次这样的书,可能是《金翅雀》吧。好的书就是这样,能给你情绪上的一些共鸣。有些时候为什么我们愿意从一本书里摘抄些句子,我想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为什么会想推荐这本书,作者写的好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就像我方才所讲,这本...  (展开)
王大明白 2019-03-09 22:59:10

我们在等待奇迹中衰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9年春天读的第一本书,“我们在等待奇迹中衰老”。 结束是在雨天的夜晚,God came down in rain. 像我这么有正面钝感力的人都在想,如果我是一个男生,看完我就该去抽根烟,跟冬季湿答答的雨一起,化成一片忧伤的雾气。 鞑靼人沙漠,是我目前唯一一本用了0.5倍速的书。跟以...  (展开)
Jolari 2023-02-08 16:02:37

在沙漠里倒上一杯威士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沙漠里的意义 乔瓦尼·德罗戈是一名年轻军官,他刚刚升职,就被派往一个偏远的城堡中驻守,坐落在一个叫巴斯蒂亚尼的偏僻之地,俯瞰着空旷的“鞑靼之地”,大家都说鞑靼人曾经生活在沙漠的另一边。至于说这个说法是谁说的,没有人知道。这里就像卡夫卡的城堡,但是没有那...  (展开)
木西丝 2022-08-28 23:59:46

鞑靼人沙漠|社畜相对论:生有涯而重复无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部小说的创意来自我当时在《晚邮报》单调乏味的夜班生活。我经常想,这种单调乏味的日子永无休止,会白白耗尽自己的生命。这是大多数人非常共通的感受,特别是你发现自己沉沦于城市中的上下班日程之时。” ——迪诺·布扎蒂 毕业季的盛夏阳光总是明媚,落在年轻的面庞上疏...  (展开)
树欲静 2020-06-17 08:05:25

201-鞑靼人沙漠-迪诺·布扎蒂-小说诗歌-1940

——“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 《鞑靼人沙漠》,于1940年首版于意大利。它讲述了年轻的德罗戈的故事。德罗戈从城里出发,前往巴斯蒂亚尼城堡服役。满腔热情的他渴望能够尽快与鞑靼人作战,建立功勋。然而鞑靼人却一直...  (展开)
CyberCarol 2018-08-29 22:42:07

黄沙黑影,一望而无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鞑靼人沙漠》 我读这本书的那天穿了件沙土黄的上衣,拿着书进地铁,在玻璃窗倒影中暗自感叹衣服颜色与书皮封面真搭呀,然后我翻开这本书,一幅长篇优柔画卷。 这是一个军官漫长而受困的一生,受命上岗于一座城堡,北方是鞑靼人沙漠,一个传说中有着若有若无的敌人的“远方”...  (展开)
東魚~ 2017-10-05 12:18:48 重庆出版社2009版

生活,请多些色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鞑靼人沙漠》,是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蒂的作品。也正是这部作品,为其博得“意大利卡夫卡”之名。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布扎蒂先生当时在《晚邮报》单调乏味的夜生活。 第一章,一位青年中尉德罗戈,将离开喧嚣的城里,被派往偏远边界的巴斯蒂亚尼城堡服役。以后靠数着天过日...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62条)

订阅鞑靼人沙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