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现代陶渊明的田园神话,中国版《瓦尔登湖》。
台湾散文大师陈冠学隐居田园三十年,耕读之余,俯仰宇宙人间,以《瓦尔登湖》式的质朴文字,谱写出一曲光辉灿烂的田园牧歌,将南台湾田野间的如诗秋色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是农夫,是诗人,是哲学家,更是坐拥山野宝库的生活家。无论是夜雨下的闲读, 还是农事家事杂务事,都在文字中透露出与万物同在、和谐共处的清明智慧,体现出一种独到的生活美学和哲学。文笔优美,字字珠玑,用心灵细腻感应宇宙的跃动,笔锋常带挚爱土地的热情。
让我们在“现代陶渊明”的*下,在青山白云中感受自然充满能量的美感与诗意,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恣意地享受纯净的生命。
田园之秋的创作者
· · · · · ·
-
陈冠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冠学(1934~2011)
台湾屏东县新埤乡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曾任教师和编辑。他具有传统文人气质,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入世之情,上世纪70年代初,毅然辞去教职,重归故乡田园,晴耕雨读,过着清贫乐道的书生农夫生活。著有短篇小说集《第三者》,散文集《田园之秋》《父女对话》《访草》《蓝色的断想》《觉醒》等。其中《田园之秋》成为不朽的台湾散文经典作品,是一部光辉灿烂的田园随笔。
目录 · · · · · ·
自序
初秋篇
仲秋篇
晚秋篇
后记
附记
初秋篇
仲秋篇
晚秋篇
后记
附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桂花开了几日,不知几时又歇了。早晨走出庭,忽忆起桂花香,这才觉察到几许的花又尽了。真正的桂花信,要到十一月初十以后,那时全树没有一处不着花,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样旺盛花旗,要直开到明年三月底才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7页 -
农人是野地生物之一,不该从野地生物里单独提出来。这话乍听有似在贬抑农人的地位,不把他当优等生物人类看待。也许这样说是贬抑了农人的地位,但他们是野地生物却是事实。野地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忙忙碌碌只为绵延子孙,此外再没有什么企求。当然这是生物生与死之大对决,生物是拿延续生命来战胜死亡:通常它们都是战胜者,使得这世界上只有生、有始有出,而没有死没有终、没有人。农人恰恰是如此。农人的—生除了拼命生育子女,养育子女,他们自己可以说是没有生活的。若问起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确是没有意义。人类,一个真正的人,除了绵延种族之外,应该还有个体生存的意义,不论这个个体采取的是何种方式的意义,名也罢,利也罢,酒色也罢,权位也罢,总是个体的生活,不一定就要是求道的求仁的,或是审美的观照、认知的餍足。而这一切,农人都是没有的,他们将一生奉献在生命的锁链上,只做个单纯的链目而已,然而只要这条生命的锁链不断绝,或十代之下,或百代之下,总有―天,这锁链若冒出具有严肃意义的―目,整条锁链的意义就全都朗化了。 故有时候我倒觉得头脑远不如生殖器官,理智远不如本能,人算总不如天算。虽说单就个体而言,农人劳碌终身,看似无意义,但是要在实际的人生类型中找—个类型,包含像农人这样多的美德与幸福的,却还是找不到。以南边族亲为例来说,他们相亲相爱,守望相助,清心寡欲,朴质得像截木头一块石头、一头牛。他们守着他们的田地,绝少忧烦。问他们可曾做梦?大概一生里做不到三次,最多抵了他们一生中三次大喜:娶了妻室生了男儿,完了小儿女的婚嫁。农人的生活实在是足可欣羡的,他们和大自然和一切存有打成一片,不孤立,不对立,就连魑魅锅魉也会偶尔跟他们作作谑。他们信仰诸神,也信仰上帝。上帝存在于他的创造中,无时无刻,随处随地,跟农人在一起,日照、雨露乃至风霜、蝥贼,生之杀之,永远维持着一个安定的常数。而诸神是他们的守护者,也是他们的医疗者——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田园之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田园之秋"的人也喜欢 · · · · · ·
田园之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田园大地的芬芳络绎不绝------读《大地的事》
许是从小生活在乡下的缘故,所以对田园大地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之情,绿和大地总会给我一种平和之感。幸好是老师,每年都会有一两个星期的暑假,让自己能够回归到田园大地中,与钢筋水泥和喧嚣暂别,过上一段晴耕雨读的时光,让平淡、充实的农人生活伴随着书香把暑气阻隔在外。...
(展开)

“不负此景不负此身”
为陈冠学先生的《田园之秋》写书评,真成了一件让我犯难的事。难就难在如何定义的问题,因为一不留心就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仅仅描绘田园风光的散文。 看看我之前罗列的题目——欸乃一声山水绿、我看青山多妩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千载之下陶渊明、田园诗农...
(展开)

天人合一启智慧,身心谐和乐逍遥!
陈冠学老师的《田园之秋》令我惊喜!为什么呢?一则,个人觉得“秋”是比较难写的,不论叹秋之悲瑟,还是颂秋之丰硕,都很容易陷入俗套;二则,散文这种文体看似自由,真正要做到“形散意不散”却相当不易。陈老师的《田园之秋》凭籍深入细致的观察,以动物、植物、山川、...
(展开)

大地的事,是美好的事
这几天一直在看陈冠学的《大地的事》,从九月一日看到十一月十日,没有一天重复的田园生活,读来舒服极了。说来真是难以置信,那样净蓝得象玉一样,敲敲会琤琮作响的天空,我竟仿佛是亲见了,青苔鸟在刚浇过水的桂花树叶间洗澡的情形,也仿佛是亲见了,虽然,我并不知道青苔鸟...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信出版社 (2014)8.5分 474人读过
-
东方出版中心 (2006)9.0分 245人读过
-
前衛出版社 (2007)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4)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瓦尔登湖 (欧阳)
- 我最爱的图书
- 我的国 (一切才刚刚开始)
- 书单来了|书单狗推荐合集【2021】 (№ 偏执)
- XLXR藏书 (xlx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田园之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空山 2021-08-27 18:17:15
作者应该是个传统大男子主义人士,有一种文人的清高,甚至偶有一些偏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这么讨厌都市社会,放到现代社会感觉不到一年就能疯掉。一边嘲笑别人不读古书偏要去搞创作,一边自己又写又出书,哈哈哈哈哈,总的来说就是很装,但确实写得好(这个好无关某些思想)。田园的秋天,每天都是不一样,日出日落,耕作收获,鸟叫虫鸣,猫猫狗狗,天地广阔,人生渺小,能在自然中安心度日,很奢侈。写猫打架太真实了,摆阵势嚎... 作者应该是个传统大男子主义人士,有一种文人的清高,甚至偶有一些偏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这么讨厌都市社会,放到现代社会感觉不到一年就能疯掉。一边嘲笑别人不读古书偏要去搞创作,一边自己又写又出书,哈哈哈哈哈,总的来说就是很装,但确实写得好(这个好无关某些思想)。田园的秋天,每天都是不一样,日出日落,耕作收获,鸟叫虫鸣,猫猫狗狗,天地广阔,人生渺小,能在自然中安心度日,很奢侈。写猫打架太真实了,摆阵势嚎叫二十分钟,三五秒决斗结束。还有他去邻村玩,人家问他抱孙子没,他说自己还没娶妻(感觉他挺适合独身的… “没有疲劳感,没有厌倦感,这是我的生活。” (展开)
0 有用 onepiece 2022-04-24 21:24:37
九月十月部分还可 十一月份有点接受无能
0 有用 林迟 2022-08-21 14:23:02 福建
仿佛回到年少时与山野土地相连的好时光……所谓沁人心脾,不过如此。 我想说,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0 有用 务实 2022-10-01 15:29:09 湖南
很不赞同作者的三观
1 有用 安静 2021-03-31 15:36:21
给它五星是因为我喜欢,或者确切说引发了我的共鸣。我不会极力推荐这本书,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