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多罗之歌的书评 (17)

后浪文学 2018-10-30 15:11:15

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对中国读者来说,洛特雷阿蒙和他的长篇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似乎还很陌生,我们准备在这里较为详尽地介绍一下诗人和他的作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点分析和评论。 [马尔多罗之歌] 成千上万怀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中的一个 洛特雷阿蒙的真名是伊齐多尔·迪卡斯,1846年生...  (展开)
Natsufumi 2018-11-02 15:22:13

加缪:洛特雷阿蒙的反抗是青少年式的

《马尔多罗之歌》像优秀天才学生写的书,书中悲怆感人之处,正是一个孩子的心起而对抗万物,对抗他自己这些矛盾。 在严慧莹翻译的加缪《反抗者》里读到一些段落,加缪讲得好好,关于反抗的文学姿态,关于洛特雷阿蒙在《马尔多罗之歌》里所想要实现的反抗。台版手打,所以只摘了...  (展开)
Rafael Cao 2022-05-31 08:38:46

加缪评马尔多罗之歌:天才的极点是平庸

在《反抗者》一文中加缪专门开了一节谈《马尔多罗之歌》,这节读下来的感觉就是加缪有哲学家的敏锐,但论述自己的想法太急躁易怒。其实他的分析是有独到之处的。按照加缪的说法,马尔多罗仇恨天主本质上是拜伦式的浪漫主义,让马尔多罗脱颖而出的是他毁灭理性回归本能的倾向,...  (展开)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9-06-15 23:00:24

《马尔多罗之歌》中的文学程式

《马尔多罗之歌》问世后半个世纪以内,几乎无人问津,直到菲利普·苏波(Philippe Soupault),一个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在一家旧书店的数学图书区发现了这本书的副本。布勒东和阿拉贡差不多同时为其正名,之后洛特雷阿蒙渐渐被追认为超现实主义的鼻祖。他的影响波及甚广,包括萨...  (展开)
holly2007 2019-04-09 11:45:11

New Classical Prose Poetr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作意象浓烈,甚至鬼魅森森,或因作者出生在乌拉圭之故,不知跟百年后的拉美魔幻主义有无关联。作者开始动笔,仿佛按下ON/OFF键,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这得益于他独特的写作状态——深夜钢琴为伴,在朗读与和弦加持下完工。明显看出作者的博物学根底,显微镜级别细腻观察力和感...  (展开)
Hermoniers 2024-05-18 17:06:31

《夜》

姐妹们呵,《马尔多罗之歌》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是姐姐,马尔多罗是妹妹:亲爱的尼采较迪卡斯年长两岁:奇妙,奇妙,多么奇妙,哲学的、疯狂的、爱恋的,一句句解剖我的抒情,一字字撕碎我的叙事,然则好好看看这两颗颤抖的心吧,其中一颗是风的,而另一颗...  (展开)
落柿酱 2019-11-08 15:55:07

不爽的时候必看

世界一开始就是四分五裂,人生降世之前就注定残疾,生活也持续解体。比起异教徒的撒旦崇拜,那些觉得这是完美序列其中一环的人才更难以理解。毕竟如果万物都在腐蚀,那新生命也不过是为衰败增添质料,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承认这个世界像是被诅咒了一样,却非要说这是天堂门前的...  (展开)
Yoggie 2019-04-09 15:37:52

扣上皮箱动身去想象之国

一切毫无逻辑,却有一种乱序的、有逻辑的美。 “我们的马沿海岸奔驰,仿佛在躲避人的眼睛。” “麦尔文拖着绳子,就像一颗彗星拖着闪亮的彗尾” “草地认出她那脚步的美妙压力” 在很多章节感受到了洛特雷阿蒙的温柔,比如叫淫荡的女人,阴阳人,小流浪女,麦尔文,但往往上一...  (展开)
三木的虫 2019-02-14 21:44:27

《【春节读书】坠入深渊是为了有一天解脱》

人,正因为看见了地狱般的存在,所以说出了“天堂”存在,也正因为直视了恶魔,所以才祈祷“天使”降临。 洛特雷阿蒙,用一双恶魔的眼彻底的剥离了人类所不忍直视的很多恶,赤裸裸的把那遮掩恶的迷雾一步一步踩散。 从细枝末节里攀爬到至高处,用无情的目光,审视人世,诉说藏...  (展开)
冲鸭 2023-06-14 13:44:38

谁心中,都有个马尔多罗。

1 蛊惑年轻人的力量是强大的。他说,千万不要相信教育的陈词滥调,不要相信社会法则。只要不被抓到,你就可以去行骗。在马尔多罗成功教唆完以后,他赶快离开了这个年轻人,自欺的说道:过几天,他就会忘了我说的话的。 这在当时一定是道德界的晴天霹雳。 我们把这些视为洪水猛...  (展开)
老李 2023-02-24 19:14:37

作家22岁时创作的散文诗,1869年付印1870年出版完成同年作家去世,年仅24岁,死因成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家22岁时创作的散文诗,1869年付印1870年出版完成同年作家去世,年仅24岁,死因成谜。作品战后被重新发现并热烈讨论,洛特雷阿蒙被布勒东等盛赞为超现实主义先驱。 全书六个章节,叙事松散无完整情节,有意为之的混乱建构,大量相关与无相关的隐喻及明喻,瀑布般倾泻各种离奇...  (展开)
言无 2022-06-12 19:13:04

意象骰子

一种疯狂的随机性,加上仿佛来自天性的诞妄,诗人以上帝之手不断掷骰子,押出超前数十年的散文诗,上帝降格为一个赌徒或嫖客,穿梭于光怪陆离的文本中。没有逻辑,没有因果,一切都是游戏和精力过剩的嘲笑。 “他美得像猛禽爪子的收缩,还像后颈部软 组织伤口中隐隐约约的肌肉...  (展开)
卿清浅 2022-01-22 12:35:56

关于《马尔多罗之歌》

一会儿在想象的世界中疯狂地宣泄情感,一会儿又冷静地与读者对话。他的语言过度黑暗,充满了怀疑和毁灭的思维,还有对自身高度清醒的认识和自我压迫。似乎只相信自己是恶的载体,反人类、反上帝。 像阴影笼罩的漩涡 被虫子咬过的浆果 像一个黑暗的世界中突然冒出一簇火苗,我不...  (展开)
21世纪国王精神 2021-11-17 15:44:07

“天才”像是为形容夭折做褒贬两面的平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越看越起劲,越看越好看,全书是一位疯癫的天才之作,但好像也仅限于天才(在这里天才对他来说像是某种贬义和牺牲的意味..)。但洛特雷阿蒙自己在后面的论述中似乎是否认恶的,他所描绘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向善,是用一种聪明的方法歌颂善(我不得不说这真的不是因为他为了能...  (展开)
匿名饼干 2019-05-06 12:23:52

动荡的漫游

马尔多罗之歌实在是一本容易被误读的书,正如作者本人在开头提醒的那样,“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的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因为,如果他在阅读过程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彼得·彼得潘 2021-09-10 22:28:47

超现实主义恶霸的起飞和降落

这是一篇需要读者努力“共鸣”的诗歌,读的时候你需要把自己置于作者(或者主角)的同等状态之下:你要激动、热烈、愤怒、疯狂、反叛、亵渎;你要倾慕它;你要唾弃它;你要与它同化;你要穿过一百五十年的时光和洛特雷阿蒙直接对视。某种程度上来说,至此为止,这首诗才真正完...  (展开)

订阅马尔多罗之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