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艺术的书评 (30)

Sophia的书房 2019-07-29 20:19:09

选择生活的姿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罗姆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产生的种种病症可谓是一剂良药,现阶段的中国正在经历着那个时期欧洲所经历的阵痛。现代病症的来源很多社会学家都有专门的论述,弗罗姆探究在一个一切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为资本运转而服务的社会里,作为人内心的状态如何以及该如何面对现代生活里的...  (展开)
卵生细小命 2019-05-05 21:52:49

随便写写

我算跳了弗洛姆理论的大坑,人大出版社的每一本读起来都感慨良多。 人类有两种生活目标,一种是以占有的多寡来衡量幸福,另一种是以存在为终极人生目标。学习存在的艺术有许多障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卦闲聊。 如果一个和尚想聊天,他必然会寻求能够远离尘世喧嚣、深居简出的...  (展开)
霽山青處 2022-08-26 16:22:55

To be or not to be?

(一篇老师要求的读书报告) To be or not to be? 在这里我将be理解为存在。 “一个人在哲学上的命运,便取决于他年轻时在哪个哲学家的作品中下过功夫。伟大的哲学著作无所不包,只需一部就能让人进入整个哲学的疆域。”豆瓣上的一位哲学人如是说。从庸常生活进入哲学的状态,...  (展开)
清晨的故事 2020-05-24 17:58:38

我所存在的生活

《存在的艺术》一书,是由艾里希·弗洛姆撰写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觉得书中所写的内容,是很好的,有很多是我的生活中不曾去思考的,而读完此书的时候,能记住的却很少,我想以后还需要再认真的重读几遍,才能领悟书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完全以拥有物的多...  (展开)
安心 2019-03-29 16:21:27

“存在”应该是幸福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 1900年3月23日,艾利希•弗洛姆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正统犹太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叫纳夫塔里•弗洛姆,是一位酒商,沉迷于金钱,并且性格古怪。弗洛姆从小就与他十分疏远。他的母亲叫卢莎•弗洛姆,则是经常唉声叹气,对弗洛姆却极度溺爱。这样...  (展开)
冬. 2023-06-04 11:52:31

《存在的艺术》:我渴望解放和幸福

这是一本关于人本存在的启蒙之书,尽管可能许多章节还是不够完善,但这也不妨碍此为一本好书。 去年11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就离职然后开启了一段意料之外的“躺平之旅”。自从参加工作之后,2021/2022这之间的工作经历可谓说是波折。并且由于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最终选择...  (展开)
糖心烤包子 2022-03-30 22:52:09

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力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有一类书是接近本质的,那么心理学和哲学一定能在其中有一席之地。接下来谈谈我对这本小书的感想,可以说是很受启发。 一:我“聊天”故我在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存在呢?试想一下,现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人是谁?是你的眼睛还是你的大脑?亦或是“你”这个整体? 我们很...  (展开)
建东在线 2021-07-22 07:53:31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简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认为人只有两种基本的生存模式:占有或是存在。一个人对自我或对世界最终的选择方向不是占有就是存在,两者必居其一。 一、占有的生活与存在的生活 一个人倾向于占有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人会根据他已拥有的、能拥有什么来给自己定位,以此确定生命的意义和如何过这...  (展开)
async 2022-12-10 21:47:01

占有还是存在|给出书的大致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认为人的基本生存模式分为两种,即占有还是存在。这两种不同的生存模式决定了一个人如何思考、感觉以及行动。倾向于占有的人总是善于利用支撑物,而不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脚。倾向于存在的人则意味着其生活是围绕着自己的心理力量的,这类人可以建立一种与自我和外部环境更...  (展开)
dazuibadekexin 2022-05-10 23:10:55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 - 终极五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介绍: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展开)
大熊乖乖 2020-11-23 22:30:37

向阳生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笔记: 现代人疏离他人,并面临着困境:害怕与他人亲密接触,同样也害怕孤独和没有亲密接触。闲聊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该如何独自生活而不感到孤独呢。” 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个人呈现出来的一面,是戴着面具;我们不会揭下面具,看看后面的人到底是什么样。但似乎大家都不...  (展开)
第二十年第三月 2019-07-15 21:20:15

所感所悟•下

存在的艺术 七:清醒 我们的梦常常是创造力的表现,而白日梦则意味着精神懒惰。 (这句话有点意思。对我来讲,白日梦代表着不劳而获,可不就是精神懒惰吗?可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但我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难解。) 八:觉悟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觉悟”为何...  (展开)
第二十年第三月 2019-07-15 08:38:37

我所感所悟

存在的艺术 对我来讲,这本书是有难度的。 薄薄的131页,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好吧,最后是象征性地看完了。似懂非懂。有时候会在想,不都是一样的字吗?怎么换一下排列方式就变得那么难了呢?😂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很局限。当看到作者不一样的观点时,会...  (展开)
Namaste 2024-04-02 12:43:44

信念的建立——弗洛姆

Faith in life, in oneself, in others must be built on the hard rockof realism; that is to say, on the capacity to see evil where it is, to see swindle, destructiveness, and selfishness not only when they areobvious but in their many disguises and rationaliz...  (展开)
eco plus 2023-11-26 16:13:40

占有快乐,就占有了痛苦

一个人拥有的越多,积极的努力对他就越是缺乏吸引力,占有和内心的懒惰形成恶性循环,互相加强。 书中着重说明了占有型人格所面对的个人生活。从占有型性格出发,如此的人很容易将周围的一切事物,乃至关系,包括自己视为死物。他一方面希望更多非功能性的占有,一方面不愿意丢...  (展开)
暴躁文艺女青年 2023-04-14 23:41:50

伟大的思想殊途同归

最近看的很多书,无论是心理学,社会学,宗教还是其他学科,本质想要探究的终极问题,还是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弗洛姆将精神分析用在社会心理学上,对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消费主义盛行等现象用最本质的“存在”进行阐述,他提出了占有型和存在型两种...  (展开)
Nawoja 2022-11-18 11:12:02

十一月十七日

我明白弗洛姆说的道理,但很难说清楚我对他的态度。弗洛姆的形象在我看来几乎是个脚下生长出根茎的苦行僧,连接着真实与博爱的大地;同时他又那么激烈而严肃地批判不专注、闲谈、自恋与消费主义,刻薄顽固得像个父亲。我知道我对他的态度来自于我过往的偏见因而对他不公正,但...  (展开)
我爱古诗词 2022-07-06 23:03:01

书摘

爱、理性和生产的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力量,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成长至一定的深度。他们不能被消费、买卖或者像物品被拥有,只能实践,练习或进行冒险。与拥有物品不同,当它们消耗完了,就彻底用完了,而爱、理性和生产能力却会随着共享和使用不断增加。 人类的充分人性化需要...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0条)

订阅存在的艺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