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欣赏古典诗歌、探寻诗意生活。
内容简介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编者以之为本书序言。
唐诗杂论的创作者
· · · · · ·
-
闻一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浠水,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899年闻一多生于一个书香家庭,1912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长。代表作(诗集)有《红烛》、《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讲到这里,我们许要想到前面所引时人批评李善“释事而忘意” ,和我批评类书家“采事而忘意”两句话。现在我若给那些作家也加上一句“用事而忘意”的案语,我想读者们必不以为过分。拿虞世南、李百药来和崔信明、王绩、王梵志比,不简直是“事”与“意”的比照吗?我们因此想到魏徵的《述怀》 ,颇被人认作这时期中的一首了不得的诗,《述怀》在唐代开国时的诗中所占的地位,据说有如魏徵本人在那时期政治上的地位一般的优越。这意见未免有点可笑,而替唐诗设想,居然留下生这意见的余地,也就太可怜了。平心说,《述怀》是一首平庸的诗,只因这作者不像一般的作者,他还不曾忘记那“诗言志”的古训,所以结果虽平庸而仍不失为“诗”。选家们搜出魏徵来代表初唐诗,足见那一个时代的贫乏。太宗和虞世南、李百药,以及当时成群的词臣,作了几十年的诗,到头还要靠这诗坛的局外人魏徵,来维持一点较清醒的诗的意识,这简直是他们的耻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类书与诗 -
太宗所鼓励的诗,是“类书家”的诗,也便是“类书式”的诗。总之,太宗毕竟是一个重实际的事业中人;诗的真谛,他并没有,恐怕也不能渗透。他对诗的了解,毕竟是个实际的人的了解。他所追求的只是文藻,是浮华,不,是一种文辞上的浮肿,也就是文学的一种皮肤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类书与诗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唐诗杂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唐诗杂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1 条 )
> 更多书评 9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0分 1971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8.9分 5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1分 478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9.2分 47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❾书单: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 记性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没有 (无糖捣蛋)
- 大家小书·古典诗词类 (大家小书)
- 拥有的书 (纵向往来)
- 公众号:经典小诗-诗集及诗歌类书籍收藏 (公众号经典小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唐诗杂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玉君 2020-10-23 19:18:20
慕名看看闻一多先生对唐诗的评论,独到的见解,非常有趣。可惜有些只是提纲,还没有完成。 记录几个金句:《春江花月夜》 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的唐朝”是“全面生活的诗化(诗的生活化,生活的诗化)”,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读完觉得要多读重读唐诗了。
0 有用 鸡兔同班 2020-07-12 19:43:23
论张若虚
0 有用 稼轩 2024-10-10 22:27:18 北京
3.25, 前半篇都是些啥呀,叫做笔记更合适。附录里面倒是还不错,但我更喜欢《唐诗百话》。
1 有用 莽原 2022-05-22 18:11:08
原来全书大半都只是尚未完成的提纲呀……不过完整的5篇自然篇篇经典,读后受益匪浅。(《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孟浩然》《贾岛》)
0 有用 丁東 2021-10-30 18:30:57
另一个版本的考据属实忒多,又没看过杜甫全集,实在没有必要,读了一半就丢下了,这个版本还好些,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段实在是太美了,贾岛写的也很好,初唐四杰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