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学会2011年度列文森奖。
修仙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范德堡大学亚洲研究和宗教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的中国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较。除本书(2009)外,还著有《述异:中国中古早期的志怪小说》(1996)、《与天地齐寿:葛洪<神仙传>翻译与研究》(2002)、《冥祥: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灵应故事》(2012)等。
目录 · · · · · ·
序 1
第一章 将仙带回人间 1
解读仙传文献 8
修仙 23
概念、术语和说明 29
第二章 仙的文化总集 41
仙的总集 50
仙界的追寻者和创造奇迹的僧侣:一段题外话 63
结论 65
第三章 更加深入的总集分析:“断谷” 66
食用谷物、进行烹调,是文明的关键标志 67
农业控制、祭祀在国家中居于中心地位 72
另一类更加高级的摄食者 75
结论 88
第四章 秘术、展现奇迹 92
秘奥文化 94
展示秘术的成果 110
展示和隐蔽之间的张力 117
结论 129
第五章 语言的自我展示和听众回应 131
修道者的自我叙事 132
自证的评论 144
结论 150
第六章 修道者和他们的社群 151
场景、故事和听众 153
治疗 158
预言 163
管理当地的神与魔 164
其他类型的帮助 167
交换的经济 169
赞助人 173
祠庙和供奉 178
结论 180
第七章 修道者、他们的家庭和皇权 183
修道者和他们的家庭 183
修道者和君权 194
第八章 仙传的劝说 209
劝说效果 211
有争议的结局 213
刻在石头上的劝说 215
仙传的重建 234
仙传的吸纳 242
尾声 248
参考文献 256
· · · · · · (收起)
喜欢读"修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修仙"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 8.1
-
- 中国中世纪的鬼节 7.4
-
- 文化中的政治 8.1
-
-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 8.0
-
- 香火新缘 7.2
-
- 神物的终结 7.5
-
- 提头来见 7.4
-
- 人鬼之间 7.9
-
- 早期中国的食物、祭祀和圣贤 6.9
修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
譯文雖然看起來挺流暢,但是不少地方捨棄了原文一些微妙的表達,一些地方翻譯不夠準確,一些技術性的細節處理得也不是很好,,標點也有很多用法不規範的。 卷首題辭用William Blake《天堂與地獄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中“Eternity is in love with the productions of time”一句,譯作“永恆與時光難捨難分”,張德明譯本作“永恆與時間的產品談情說愛”;致謝中將“a treasure among human beings”譯...
2022-01-06 13:26:52 3人喜欢
-
注释③,“对于西周贵族来说,永生并不重要”……“这样的方法传到了后来的商朝” 时代逻辑错误。虽然夏商周还未得到普遍共识,但商、西周、东周的历史顺序至少是目前的一般看法。商不可能在西周之后。 查引用的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文章*Source of Taoism*(TAOISM RESOURCES 5.2,1994) 此处原文或为:This ideological framework, in which the worlds of the living and deceased were intimately connected, s... (1回应)
2021-01-10 14:27:26 3人喜欢
-
作者写到“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为了证明他的观点“食气比食肉和食谷更优越”,他把“悍”解释为凶悍;“夭”解释为“短命”从而是负面性的(与“寿”对比)。我认为这显然是弄错了词义,悍在此处应作褒义“精悍”来理解,而“夭”应该指的是“美丽”。 感觉这些海外汉学家虽然理论一般都不错,不过中文确实不咋地的样子,甚至不如我这个多年不碰古汉语的理科生。 (3回应)
2019-04-24 00:20:18 2人喜欢
论坛 · · · · · ·
“修仙”:中国古代的集体性社会精神追求 | 来自希庇亚 | 2021-02-27 10:24:2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9.1分 42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中文译本) (藤原琉璃君)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列文森中国研究图书奖”书目 (168 Hours)
- 丹青野史 (小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修仙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bz 2019-10-21 14:43:36
社会学和修仙完全是两个相度的事。道家很多文献典籍是经过加密的黑话,需要解密才能了解真正含义。丹法中的铅和汞喻表密阳乃固,神凝气聚。按照字面意思直接吞铅球,非吃死傻逼不可。
1 有用 常芥 2019-07-20 20:41:33
挺好的研究,第一二章应该认真读,绝对没有某书评说得这么不堪~
19 有用 南池子 2019-04-30 22:22:18
译本总体上是流畅的。康儒博把中国的“由人成神”的修仙与西方的Saint/圣徒研究作为对照,然后将修仙传记当做一种特殊的“生活叙事”来处理。“文化总集”这个词拽的也是挺够的,本质上还是认识论上的演绎式分类观念,并没有回答本质问题。其实这是个理所当然的前提,见信称义,不信则是屁。反正看完不想修仙了~【Alan Chan即陈金樑,Y. K. Lo即劳悦强,Lothar von Falkenhausen即... 译本总体上是流畅的。康儒博把中国的“由人成神”的修仙与西方的Saint/圣徒研究作为对照,然后将修仙传记当做一种特殊的“生活叙事”来处理。“文化总集”这个词拽的也是挺够的,本质上还是认识论上的演绎式分类观念,并没有回答本质问题。其实这是个理所当然的前提,见信称义,不信则是屁。反正看完不想修仙了~【Alan Chan即陈金樑,Y. K. Lo即劳悦强,Lothar von Falkenhausen即罗泰;Fabrizio Pregadio的Great Clarity,即玄英的《太清》;“胡冈”应为“胡罔”。67前文都提到张光直,后文就没必要再Chang。Practically Religious不是指“事实宗教”而是说“实用的宗教”;P124注释“峦大”为“栾大”】 (展开)
2 有用 或曰 2019-06-07 14:57:50
全书讨论的是神仙的社会性,即修仙者与社会诸因素如何构造神仙。援用了各种理论,但实际上这些理论不用也关系不大。关于神仙的社会性这个核心问题,分析得比较浅显简单。
4 有用 拉布拉布 2019-12-29 12:11:33
感觉是一种完全外部的,社会学或者文化研究的视角。感觉作者对历史啊,经典文本什么的不太关心。可以提供一种视角,但是看过之后真的觉得“啊,好外部啊!”幸好我没跑去做古希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