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段明末清初的历史真相,一部壮烈恢弘的家族史诗
赵世瑜、陶继明作序推荐
嘉定建县800周年特别纪念版
...................
◎ 编辑推荐
☆ 侯家的第一位进士、第一位官员、侯峒曾的曾祖父侯尧封,生平对儿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愿汝辈它日为第一等官,但愿为第一等人。”生活于明朝末世的侯家子孙,一直用思想、用行动践行这一目标。
☆ 明末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腥风血雨让嘉定遭受了从未有过的打击。《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在朝代鼎革的大时代背景下,从小处着眼,用鲜活、珍贵的细节,还原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让读者可以从一个家族的荣辱变迁,窥见中国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变。
☆ 嘉定,古称“疁城”,今属上海市嘉定区。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嘉定建县的申请正式获准,以年号为名。本书出版之时恰逢嘉定建县800周...
一段明末清初的历史真相,一部壮烈恢弘的家族史诗
赵世瑜、陶继明作序推荐
嘉定建县800周年特别纪念版
...................
◎ 编辑推荐
☆ 侯家的第一位进士、第一位官员、侯峒曾的曾祖父侯尧封,生平对儿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愿汝辈它日为第一等官,但愿为第一等人。”生活于明朝末世的侯家子孙,一直用思想、用行动践行这一目标。
☆ 明末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腥风血雨让嘉定遭受了从未有过的打击。《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在朝代鼎革的大时代背景下,从小处着眼,用鲜活、珍贵的细节,还原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让读者可以从一个家族的荣辱变迁,窥见中国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变。
☆ 嘉定,古称“疁城”,今属上海市嘉定区。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嘉定建县的申请正式获准,以年号为名。本书出版之时恰逢嘉定建县800周年,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 北京大学历史系赵世瑜教授、上海市嘉定地方史专家陶继明作序推荐,复旦大学历史系冯贤亮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周绚隆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侯氏家族是嘉定明代中叶至明末的名门望族,忠烈之门。侯氏起始于一户普通的耕读人家,以读书科举起家,终达“一门三进士”的辉煌。“第一等人”,是侯氏家族中的首位进士侯尧封的人生追求和宏大理想,后来成为侯氏的家训。《第一等人: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以侯氏家族的侯峒曾为中心人物,广泛搜罗前人未用、少用的史料,试图还原一段尘封的真实历史,用鲜活、珍贵的细节消解由来已久的模式化人物形象。时代的更迭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碰撞出无数令人唏嘘的细节,让今人感同身受。通过这个故事,读者也可以具象地窥见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生活。
◎ 名人推荐
之所以说本书适合于大众阅读,并不是说本书没有学术性,因为作者毕竟受过专业训练,利用了大量文献,比如地方志、侯峒曾的文集,等等……根据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发挥。这种叙事风格很类似朱东润先生的传记文学,读过《张居正大传》和《陈子龙及其时代》的读者一定熟悉这种传统。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全书尽管写了侯氏家族的兴衰,涉及侯氏家族中许多人物的荣辱浮沉,但落笔以侯峒曾、侯岐曾兄弟为轴心,主从分明,不蔓不枝;此书的语言和文风有欧化的印痕,明显受到海外汉学家史景迁的影响,将严谨与通俗相结合,辅以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注重文学性、故事性,注意打捞历史深处那些令人忽视的细节;作品巧妙地模糊了历史与文学的边界,将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使严肃而沉重的题材鲜活起来,读之觉得生动、细腻,有很强的可读性……
——陶继明(上海市嘉定地方史专家)
作者简介 · · · · · ·
宋华丽,山东临沂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师从赵世瑜教授,读研期间译有《嘉定忠臣》一书。现就职于青岛城市传媒,工作之余历时五年完成本书。
目录 · · · · · ·
写在前面
《第一等人》序
第一章 江 南
1 龙江村
2 游 学
3 科举之梯
4 朝 廷
5 侯氏家塾
第二章 末 世
1 初入官场
2 为家乡代言
3 江西提学官
4 家 族
5 山雨欲来
6 漕粮永折
7 嘉湖兵备道
第三章 亡 国
1 勤 王
2 弘光朝廷
3 江南巨变
4 抉 择
5 失 控
6 守 城
7 绝 境
第四章 遗 民
1 劫后余生
2 怀 念
3 寡 妇
4 籍没令
5 暗 流
6 流行病
7 波澜再起
8 横 祸
第五章 不 息
1 覆 巢
2 回 归
3 文 脉
4 再见明月堂
5 身后名
主要参考文献
一、原始文献
二、近人论著
侯氏家族世系简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想起明亡前,他和父亲岐曾、杨廷枢以及几位弟弟为即将去嘉兴赴任的伯父峒曾送行,他们在船上谈到死亡的话题。之后的几年内,侯峒曾投水而死,祖母龚老夫人投河自尽,侯岐曾、杨廷延枢、玄演、玄洁死于兵难,玄汸投河后幸被救,玄瀞客死他乡,玄泓病死在家乡。与其说当年船里的一席夜谈是谶语,不如说各人早对生死有了自己的认识。当死亡突然降临时,他们不觉得可怕,像很久之前已经约好了似的,坦然以对,慷慨赴死。 玄汸还记得,当年侯峒曾带着重金请来的河南风水师,同去圆沙海滨勘测侯家的墓地。风水师登上高处,举目四望,说,是个出忠臣孝子的福地。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恐怕灾祸也不是一般的剧烈。峒曾听了,没有反驳,只是感叹道,天下哪有又当忠臣孝子又能享福的? 侯家为“忠臣孝子”一词已经付出了太多。 1677年,明月堂的主人、“江左六龙”中的最后一人侯玄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 再见明月堂 -
在姚希孟看来,他们开会时如同“悠悠坐谈”,讨论的策略“同于画饼”。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 朝 廷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第一等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第一等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第一等人: 一个江南家族的兴衰浮沉》封面 | 来自中文版 | 2022-03-25 09:46:30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后浪2019书目」 (后浪)
- 嘉定史 (nickeyue)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2024年 至 2020年 淑橼每周荐书 (Shirleysays)
- 2019年出版好书籍整理 (石篁居主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第一等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32 有用 阿盏 2019-09-06 22:13:25
“十年往事不堪论,凭仗清樽减泪痕。独有云和楼上月,天涯还照几人存。” 两天时间读完嘉定侯氏一个世纪荣耀与血泪并存的家史,唯有感慨生而晚明,无可奈何,末世中的家和人,就像江南的水陆一样,总是不可避免地随波浮沉。微末的个人所能坚守的,唯有「问心无愧」,它可以是忠义,可以是良知,也可以是从容面对纷纭的诱惑。唯有它能抵抗时间的腐蚀,在进士及第的喧哗消散、嘉定三屠的血痕褪色以后,仍能鲜活地抵达四百年后今人面... “十年往事不堪论,凭仗清樽减泪痕。独有云和楼上月,天涯还照几人存。” 两天时间读完嘉定侯氏一个世纪荣耀与血泪并存的家史,唯有感慨生而晚明,无可奈何,末世中的家和人,就像江南的水陆一样,总是不可避免地随波浮沉。微末的个人所能坚守的,唯有「问心无愧」,它可以是忠义,可以是良知,也可以是从容面对纷纭的诱惑。唯有它能抵抗时间的腐蚀,在进士及第的喧哗消散、嘉定三屠的血痕褪色以后,仍能鲜活地抵达四百年后今人面前。看侯峒曾携二子投叶池那里差点泪目。虽然这类书笔触稍浅,不能像卷首赵世瑜说的那样“讨论专业上最为前沿的问题”,但能够将古籍馆里冰冷黄旧的史料连同那些古板的“忠臣孝子”语词复活,让人重新看到晚明江南士人最微观的个人喜怒哀乐与生命选择,实在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它让你感觉到历史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展开)
3 有用 流惜子 2019-04-30 01:24:04
买来以后第一时间读了,文笔细腻优美,可读性非常高,史料征引很宏富,希望能有更多科班出身的历史学者写这样的普及读物。只不过略有瑕疵的是,作者对明代政治制度似乎不那么熟悉,涉及之处,小的纰漏时见。
1 有用 携书带剑之士 2025-02-27 14:07:38 江西
资料梳理有些价值,但本质只是历史小说,并且作者投入了过多个人情感,尤其影响观感。
3 有用 骨小头 2021-01-28 14:36:38
特别适合做成电影的书,动荡时期的一家正派的人,虽然无法和历史车轮相抗衡,但亲人之间的血脉联系,挚友之间的惺惺相惜,又配上作者细腻的文笔,忙里偷闲读上几句真是如沐春风。
10 有用 淮山小玉 2019-08-01 16:53:49
近来频见有素养有笔力的作者呀,对我们普通读者非常友好~小说有可读性,不仅仅着眼于家族史本身,还开发了侯氏家族的社会关系网。作者很下功夫,原来我脑海里干巴巴的角色都鲜活起来。 不过对于传主似乎有点过分褒扬…很多语句带有引导性。但是作者很真诚,她写的时候定是被传主深深感动的。作者相信自己写的东西,本身就有美感。 -不做第一等官,要做第一等人。 这话带给多少人感动啊,只要是灵识清明独立思考的人,哪个不想... 近来频见有素养有笔力的作者呀,对我们普通读者非常友好~小说有可读性,不仅仅着眼于家族史本身,还开发了侯氏家族的社会关系网。作者很下功夫,原来我脑海里干巴巴的角色都鲜活起来。 不过对于传主似乎有点过分褒扬…很多语句带有引导性。但是作者很真诚,她写的时候定是被传主深深感动的。作者相信自己写的东西,本身就有美感。 -不做第一等官,要做第一等人。 这话带给多少人感动啊,只要是灵识清明独立思考的人,哪个不想做顶天立地无愧于心的第一等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