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的书评 (254)

夏冰雹 2020-01-19 18:24:16

《狗屁工作》大部分工作无意义、违反人性甚至危害社会

在《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一书中,伦敦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 David Graeber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书中引用了数据分析公司YouGov在2015年对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  (展开)
被灌醉的历行君 2021-03-28 10:07:28

你的工作有意义吗?——《狗屁工作》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内容提要:本文为大卫格雷伯的《狗屁工作》(Bullshit Job)一书的摘要笔记。《40%的工作没有意义,为何还有人抢着做?》虽是繁体中文版书商给《狗屁工作》擅自加上的标题,却意外地点出了本书关切的核心问题。生产力进步却伴随着劳动(尤其是无意义劳动)的增多和意义感的匮乏...  (展开)
我讲旧常识 2022-01-27 20:55:45

怒斥光明的消逝

我要叙述的是今后两个世纪的历史。我要描述的是将要到来的事情,是再也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到来的事情,即:虚无主义的来临。 ——尼采,1888 这是一篇关于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的《技术陷阱》(2019)和大卫·格雷伯的《狗屁工作》(2018)的书评。前者属于经济史,后者属于人...  (展开)
fateface 2023-02-24 10:49:04 中信出版社2022版

回不去的小国寡民

作者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我发觉无政府主义者是有共性的。这本书和James Scott的《Seeing Like a State》一起读,就更能理解许多狗屁工作的本质,其实是在一个复杂到人和人之间已经失去直接联系的社会中,试图从上而下重构社会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管理的工作。因为失去了人...  (展开)
香川克之 2022-07-14 16:33:05 中信出版社2022版

狗屁工作理论其实禁不起推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已故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曾经发起「占领华尔街」运动,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弊病有很深的研究,前几年出版的《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引发很大反响,在谷歌学术上的引用高达八百多次,掀起了一股「反思现代资本主义弊端」的热潮。中译本《毫无意义的工作...  (展开)
雪地里的水煮蛋 2020-06-21 01:14:39 Simon & Schuster2018版

WFH 大环境下处理 BS job 可能会容易一些

书的很大部分内容在讲,明明知道是 BS 但是还不得不假装很忙,这个“假装”的过程对人身心的摧残。这个还是挺感同身受的。在 2020 WFH 的大环境里面看这件事是特别有意思的。 在没人会look over your shoulder的时候,人也会觉得有继续假装的必要吗?程度是减轻了的。不过绝对...  (展开)
溜钉子 2021-09-27 21:43:33 Simon & Schuster2018版

躺平,然后开始行动

我想到了之前写的《躺法》,讲到稻盛和夫对勤劳的许诺是浪漫的、带有日本传统思想色彩的牵强附会,剩下他书中没能处理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工作?这几乎就是大佬们问题的镜像。但回答起来简单许多:从小到大,我们前有劳动和思想品德课的规训,后有一部部商业巨头发家史的怂恿,...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1-17 16:33:50 中信出版社2022版

《毫无意义的工作》的论证为什么是错误的:人类学家的傲慢与偏见

人类学家大卫·克雷伯的作品《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中文版终于面世。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克雷伯的作品充满了洞见和一种另类的“深刻”:我们总希望工作赋予短暂的人生与意义,殊不知大部分工作在被设计之初就注定可有可无,并随时可被取代。我们看似努力工作,其实无异于一场早...  (展开)
--小柳 2018-08-02 10:42:53 Simon & Schuster2018版

[转自FT]无意义的工作为何存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象一下,你接了一项工作,为一个大型公司会议写一份两页的报告,你拿到了1.2万英镑的报酬,结果那次会议根本没有讨论这份报告。或者,你需要租辆车开上500公里,负责监督一个人的电脑被从一个房间挪到5米外的另一个房间。或者在一家出版公司当前台,电话每天响一次,此外你只...  (展开)
其實沒有 2019-12-25 01:14:22 Simon & Schuster2018版

Bullshit Jobs: A Life

如何确认自己从事的是 bullshit job 呢,就是把一本叫 Bullshit Jobs: A Theory 的书看完了——2018年出版,作者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美国人 David Graeber——感觉读了一份自己的体检报告。 这本书源自 Graeber 在 2013 年为 Strike! 杂志写的一篇题为 On the Phen...  (展开)
跑跑 2022-10-03 20:21:45 中信出版社2022版

干一份无所事事工作就会爆炸的精英知道我们这里流行上岸嘛

可以当爽文读读,算是被异化的都市人的嘴替吧,但建议别当真,作者笑话精英的无耻,自己则是精英的傲慢。人类的内卷,组织结构造成的无效性,古已有之,分配的不足够公平是阶级权力的不平等的结果,更是资本化的现代社会由资本逐利驱动的。微笑曲线的核心是制造业的低利润,设...  (展开)
pluskid 2022-10-02 11:14:09 中信出版社2022版

狗屁工作的由来

作者在大约十年前写了一篇短文提出了“狗屁工作”的概念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并在网上爆火,本书就是基于此扩充写成的。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随着科技进步、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各种自动化的普及,人类并没有过上更轻松自在的生活,反而工作负担越来越大。作者的观点是这很大程...  (展开)
发条程程 2022-08-25 13:47:31 中信出版社2022版

我在做狗屁策划师吗

用大卫格雷伯的方式来验证一下我是不是在做狗屁工作。 我在一个广告公司里面做策划师,主管一个客户的社交媒体市场营销年度项目。我们的公司是国际公司,我所在的只是香港分部。而客户也是一个国际公司,他所在的也只是大中华分部。客户总部与我司总部从二十年前就是合作关系。...  (展开)
宇凡 2023-01-17 17:50:33 中信出版社2022版

为什么我们都在做狗屁工作?

撰文/高行云 编辑/蒜蓉 首发时间:2022年7月23日 什么是你的理想工作?钱多?活少?还是要有些意义、做起来不那么跟狗屁一样?著名的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于2018年出版了一本反响颇广的书——《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 A Theory)。也许文雅一点的翻译,更能让你理解什么是...  (展开)
卧听南窗雨 2023-06-06 22:49:12 中信出版社2022版

40%的工作毫无意义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无意义的工作的总体数量,乃至那些被从事者认定毫无意义的工作岗位在全部岗位中的占比,最近几年都在急速上升。” 已故的美国人类学家大卫·克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认为以下40%的工作毫无意义:沟通协调员、公关研究员、金融策略师、企业律...  (展开)
Charliee 2022-11-05 01:27:52 中信出版社2022版

无意义、虚无与狗屁工作:我们的应对之道——《毫无意义的工作》书评

无意义感的大流行 无意义感正在泛滥、流行,成为一种最新的传染病。关于自杀的研究显示,意义的缺失相比较快乐更能预测自杀率,意义缺失率较高的国家(如日本)自杀率较高。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热衷于探究生命的意义之源。在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后,他开始不断质问生...  (展开)
猫的疗愈学 2022-08-22 21:31:00 中信出版社2022版

向狗屁工作宣战吧

我曾经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在办公室打一天毛衣。 狗屁工作—有他没他都一样,但是高薪,清闲,体面。 真正重要的工作,照顾型,反而低薪,忙碌,不体面。想想看,护士和上岸,哪个长辈最爱呢? 这里真正有面子的是自我的物化——参与生产,成为消费的一份子。比如好好读书,...  (展开)
sunfai 2021-01-07 22:00:47 Simon & Schuster2018版

筆記

- 作者David Graeber去年去世,媒體上有不少悼念的文章,讓我注意到他。後來才五六年前曾嘗試讀過他寫的Debt,但當時在手機上的Kindle閱讀器上讀得非常辛苦,加上自己力有不逮,沒有完成,現在回想還是頗為遺憾。 - 作者最為人熟知應該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參與,他稱自己為無政...  (展开)
跃于渊 2022-08-14 11:23:01 中信出版社2022版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也觉得工作很狗屁

很符合我现在的工作感受。但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也以教书为乐,感觉那是很有意义的。但是领导,家长,社会总是在无形中消解这种意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天的课程结束后,下午听了教育专家对于今后语文教学方向的改革思路,希望通过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任务型教学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 (共254条)

订阅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