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副标题: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译者: 郭家申
出版年: 2018-11-1
定价: 109.9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个圈经典文库
ISBN: 9787559429179
内容简介 · · · · · ·
◆ 激励几代人的励志经典!他伟大的一生就是普通人征服苦难的真实经历!
◆ 高尔基诞辰150周年纪念版(全译典藏版)!
◆ 俄语翻译家郭家申完整译注,还原百分百俄罗斯文学风情!
◆ 5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大师杰作!
◆ 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鲁迅
◆ 困境中,总希望有人轻轻在自己耳边说:坚持下去!——《读者文摘》激励几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被广泛认为是描写成长极为感人至深的文学经典之一。马克西姆·高尔基用惊人的细致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感,描写了他在沙皇俄国贫穷残酷的成长经历。
高尔基的声音并非莫泊桑的那种平静、文雅,也不似契诃夫的平衡、沉稳,更不是托尔斯泰那种善意但相对微弱的低吟。它是狮子的吼叫,是雷声的轰鸣,是心灵原始力量的喷发。在所有人生的困境中,这个真诚而倔强的灵魂,看到了生活的实像,...
◆ 激励几代人的励志经典!他伟大的一生就是普通人征服苦难的真实经历!
◆ 高尔基诞辰150周年纪念版(全译典藏版)!
◆ 俄语翻译家郭家申完整译注,还原百分百俄罗斯文学风情!
◆ 5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大师杰作!
◆ 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鲁迅
◆ 困境中,总希望有人轻轻在自己耳边说:坚持下去!——《读者文摘》激励几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被广泛认为是描写成长极为感人至深的文学经典之一。马克西姆·高尔基用惊人的细致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感,描写了他在沙皇俄国贫穷残酷的成长经历。
高尔基的声音并非莫泊桑的那种平静、文雅,也不似契诃夫的平衡、沉稳,更不是托尔斯泰那种善意但相对微弱的低吟。它是狮子的吼叫,是雷声的轰鸣,是心灵原始力量的喷发。在所有人生的困境中,这个真诚而倔强的灵魂,看到了生活的实像,现在以无与伦比的温柔和巨人的勇气,把自己的经历抛向世界。——美国好读网书评
◆ 壮丽的诗句,美妙的文章……永不为时光所磨灭。——罗曼·罗兰(法国作家)
◆ 高尔基洞察一切的慧眼,是现代少有的真正奇迹之一。——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西姆·高尔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苏】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 (1868—1936)
苏俄文学奠基人,五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获得者。
1868年,高尔基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州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 10岁时母亲去世,之后便以当工厂学徒、汽船船夫、面包师等谋生。24岁开始,在地方报社当编辑期间,他陆续发表数篇知名小说、诗歌、戏剧等作品,从此蜚声欧洲文坛。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写于高尔基文学作品创作的高峰期,在动荡的10年间先后完成,充分刻画了他苦难成长的命运轨迹和19世纪末俄国全景风貌,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伟大自传。
目录 · · · · · ·
第一章001
外婆来之前,我好像一直在睡觉,躲进黑暗之中;但是她来之后,唤醒了我,将我引向光明,她把周围的一切联结成一根没完没了的长线,把它编成一条没完没了的花边。
第二章016
一种浓墨重彩、光怪陆离的生活开始了,它离奇得难以言表,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在我的记忆中,这段生活就像一个严酷、动听的童话故事,它出自一位善良的、难得真诚的天才人物之口。
第三章036
· · · · · · (更多)
第一章001
外婆来之前,我好像一直在睡觉,躲进黑暗之中;但是她来之后,唤醒了我,将我引向光明,她把周围的一切联结成一根没完没了的长线,把它编成一条没完没了的花边。
第二章016
一种浓墨重彩、光怪陆离的生活开始了,它离奇得难以言表,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在我的记忆中,这段生活就像一个严酷、动听的童话故事,它出自一位善良的、难得真诚的天才人物之口。
第三章036
一声尖叫,只见他身子往下一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穿梭飞舞,橘黄色的绸衬衫使周围一切都显得光彩夺目。它在颤抖,在流动,又仿佛在燃烧,在熔化。
第四章062
“小茨冈”死了,我只觉得头脑发涨,心里堵得慌。我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正在慢慢向我压来,它像冬天街上络绎不绝的载重马车一样,一路轧过去,把一切都碾得粉碎……
第五章081
这时,外婆发自内心地笑了,她的鼻子不住地颤动,而她的一双眼睛,在沉思中闪闪发光,使我感到非常亲切,它们所表达的一切情谊,要比言辞更加明白。
第六章102
苦闷,不知为什么感到特别苦闷,简直难以忍受。我胸中灌满了热乎乎的铅水,这铅水由里往外,一个劲儿地鼓胀,眼看就要把我的胸腔和两肋给溢满了。
第七章113
“听着,廖尼卡,我的心肝宝贝,一定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们都变坏了,因此,你要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
第八章132
每一种声音,小鸟的嘁嘁,落叶的沙沙——听起来都很大,能把人吓得一激灵,但是激灵过后,一切又沉浸在寂静之中——它拥抱着整个大地,填满了人的心胸。
第九章157
我把自己的童年看作是一个蜂巢,各种人——他们就像蜜蜂一样,把自己生活的知识与思考带给了我,这种蜜汁往往是肮脏的、苦涩的,但是,任何知识——毕竟是蜜汁!
第十章182
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痛苦——是节日,火灾——是乐趣,在空无表情的面庞上——伤疤也是一种修饰……
第十一章212
白天,乌鸦嘎嘎的叫声不断,夜深人静时,只听见旷野狼群凄厉的嚎叫声,在这种音乐的伴奏下,我的心在成长壮大。
第十二章244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是那样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不仅是因为它有滋生各种禽兽不如的败类的肥沃土壤,而且还因为穿过这层土壤,一种光明的、健康的、富有创造性的力量,正在顺利地成长起来。
第十三章275
“是这样,列克谢,你也不是一枚勋章,老挂在我脖子上也不是个事儿,到人间去闯荡吧……”于是我就走进了人间。
《在人间》目录
第一章 001
阳光普照着大地,天高云淡,朵朵白云,像一只只白鸟在天空中翱翔。我的心像百灵鸟一样颤动起来。
第二章 026
晚霞映照在墓地后面的田野上空,一片通红。衣着华丽的高大身躯在街上缓缓而行,好像是在河道里流动;孩子们像旋风似的东奔西突,暖洋洋的空气情意绵绵;令人心醉神迷。
第三章 049
她置身林海,俨然是一切的主宰和亲人。她行走起来像一头母熊,什么都看得见,对什么都赞不绝口,感激涕零。
第四章 065
这是一种奇妙的、我从未闻到过的气味,它暗示着这里有我所不了解的另一种生活。
第五章 105
我觉得我已经是个老船人了,我在这艘船上生活了多年,船上明天、一周后、秋天、明年会发生什么事——我全都知道。
第六章 126
我差一点放声大哭起来……后来我遇到过许多像他这样善良、孤独和被生活抛弃的人……
第七章 141
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太阳,连太阳这个名字本身我都喜欢,这个名字蕴含着一种甜美的音响,听起来掷地有声。
第八章 163
他们谈论罪恶和死亡,非常怕死。他们像磨盘上的谷粒,挤来滚去,随时都准备着被碾得粉碎。
第九章 185
墙壁无论多么好看和牢固,要是一心想摘取墙后苹果树上的苹果,那就不可能很欣赏这堵墙壁了。
第十章 209
在一片沼泽的森林里,踏着长满青苔的草墩子,你走啊,走啊,走了很长时间,突然,在你面前出现一片林中空地,那里百花盛开,阳光明媚。
第十一章 239
书使我对许多东西有了抵抗力,不受其害:我知道人们如何相爱,如何受苦。
第十二章 266
在对待人方面,大家有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欲望:嘲弄他一下,让他感到疼痛,感到浑身不自在。
第十三章 301
“人——非常矮小!是不是?可是书上却说‘人是按照上帝的面貌和样子创造的’,这你是知道的!”
第十四章 321
人类会衰老——最后死去,这是自然规律,但是任何地方的人,也不会像我们俄国那样,衰老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此之没有道理……
第十五章 344
我跟大家一样,同在一条河里游泳,但是对于我来说,水太冷了,而且它并不像浮起别人那样,把我也轻而易举地浮起来,有时我觉得我正在沉入某个深渊。
第十六章 362
我觉得读俄国书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因为书中总让人感到有一种你所熟悉的、带点伤感的东西。
第十七章 384
而且恰恰是没有说出来、被掩盖着的部分,也许正是他的话的最重要的内容。
第十八章 407
世人的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我见得多了,让我伤透了心。我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浓厚兴趣,对他们的爱也让我深感羞愧。
第十九章 428
他的声音像一根银色的丝弦,将饭馆里低沉嘈杂的声音,完全密密实实地给缝了起来,那哀婉的唱词、感叹和呐喊,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第二十章 448
一旦大路走错了,所有的小路也都乱了。最后,东奔西突,到处寻找,找累了,一咬牙,沿着密林往前走吧,脚下踩着已经腐烂的枯枝败叶,踏着沼泽地里光秃秃的草墩子——总会有找到大路的时候。
《我的大学》目录
第一章 001
生活条件越是艰难,我感到自己就越坚强,甚至更聪明。我很早就懂得了:人是在与周围的环境抗争中成长起来的。
第二章 049
人们喜欢听有趣的故事,那只是因为,这些故事能够帮助他们暂时忘掉那些痛苦的,但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
第三章 103
一种模糊不清的焦虑情绪使我深感不安。我感到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第四章 145
看待一切事物要平和冷静,要牢记住一点: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变化。
导读 19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看亲戚之间的关系实在比外人还不如。无论什么坏事和笑柄,他们都彼此知道,比外人更详细,说起坏话来更恶毒,吵嘴打架更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行为使我很不平静,感到深深的忧郁。为什么这种讨厌的事情,这种痛心的事情,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呢?什么东西逗得他们这样高兴呢? 人好象在跟大家一起过活,其实要记住自己是孤独的人。人家说的话都要仔细听,但是谁的话也不要相信;你要是只凭眼睛看,便会把事情弄错的。嘴要谨慎。房屋、城市,不是一张嘴可以造成的;要用卢布跟斧头才能造。 我明白,就是一位圣人来到这样的人家,我的主人们也一定会教训他,把他变成和自己一样;他们会因为无聊而去这样做。如果他们停止对人的挑剔、责骂和愚弄,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无话可说了,会变成哑巴;也就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了。为了要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所以人必须用某种手段去对待人。我的主人们除了教训人,责备人,就不会去对待周围的人。即使你已开始和他们一样地生活,也就是和他们的思想、感情一致起来,他们还是会因为这个来责难你。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一切人——特别是乡下人,好象是专门在市场里供人取乐的。他们在对人方面,永远有一种想嘲笑人、使人难过和局促的愿望。 尽管大家讲着客气话,大家笑脸相看,一切的人还是陌生人。而且世上的一切人,都是互相冷淡的。好象没有一个人同坚固的爱有联系似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残忍的真实 -
我勉强读完了《死魂灵》,读《死屋手记》时也是这样;《死魂灵》、《死屋》、《死》、《三死》、《活尸》——这类书名,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激起我对这样的书一种模糊的不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人也喜欢 · · · · · ·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1 条 )



高尔基:“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使我气得发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高尔基以阿廖沙的视角,写了他人生经历中的很多事。行走在这段人生里的人,起码有一百人。他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在这鱼龙混杂的人间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人。她不是笔墨最多的外祖母,不是美好到抽... (展开)
多线交织下的厚重生命——《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7.8分 209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7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7.7分 12088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8.0分 807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little puppy 2023-12-17 21:00:24 湖南
结果我的大学,是社会大学,囧,左宣传的书
1 有用 有山飨 2022-05-28 00:12:03
高尔基20岁就经历了这么多,我感觉自己还是个虫。最喜欢的是《在人间》。
0 有用 Lokia 2023-06-01 09:29:00 北京
对于人们的残忍与麻木,外婆说“他们不是歹毒,只不过,是愚蠢。”读着洋洋50万字,这句话始终徘徊脑际,在这部沙俄末期底层人民的浮世绘中,“愚蠢”一词的背后,是对人间的洞察、不凡的智慧和【深切的悲悯】。最后说:①三部曲中《童年》真的特别有水准,尤其喜欢与外婆相关的一切,细细读着是那么迷人;②提到浮世绘时真犹豫了一下,我并没真的看过浮世绘;③马上去🐎,插本月的队。
0 有用 大海碗 2023-02-23 00:16:56 美国
为啥电子版只有我的大学
0 有用 倩儿 2023-10-14 00:20:50 上海
高尔基的语言很平实,但他思想的深度让他对一切的观察更加敏锐,生动刻画,他真的很会讲故事。 童年,支离破碎 有时候觉得自己读书,眼睛和脑子各不搭噶,眼睛在阅读,脑子已经想到更远的地方了 2023/10/14 00:20 摘 我在世界上并不孤单,因此我是不会完蛋的! 在高尔基的思想成长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一个人一定要战胜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 高尔基的语言很平实,但他思想的深度让他对一切的观察更加敏锐,生动刻画,他真的很会讲故事。 童年,支离破碎 有时候觉得自己读书,眼睛和脑子各不搭噶,眼睛在阅读,脑子已经想到更远的地方了 2023/10/14 00:20 摘 我在世界上并不孤单,因此我是不会完蛋的! 在高尔基的思想成长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一个人一定要战胜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使命,否则就是浪费光阴、虚度人生。 感 一开始我更多地关注在主人公高尔基的身上,他的处境,他的生活挣扎,他的思想斗争等,最后的解说把高尔基三部曲中遇到的人(农民、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特征,和俄国革命奋斗史、高尔基本人对革命的态度和信念串起来,似乎深度更深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