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十种日本人的居住文化与要求,以及十种日本住宅的特点与功能。在房地产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从“人人都想有个家”的公众心理出发,凭借对建筑史和建筑市场的专业知识与判断,探讨消费者最实际的消费需求,综合教育背景、文化偏好、社会阶层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力图让只拥有模糊偏好的消费者清楚看到自己的具体要求:住宅结构、外观、户型,等等。书中配有日本社会阶层划分表,以及典型日本住宅的户型图和内部空间设计透视图,实用并有趣味。
十宅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
目录 · · · · · ·
前言
《十宅论》中文版序
译序
分类的前提
Ⅰ 单身公寓派
1.70年代的空间发明
2.旅店空间模型
3.旅行和性的暗喻
4.床·电话·电视机
5.球拍和滑板
6.高科技·后现代的“脱臭器”
7.西武不及丸井
Ⅱ 清里食宿公寓派
1.西式风格的私家住宅
2.断片的复制
3.家族团结的象征
4.逃往自然
5.双重束缚的空间化
Ⅲ 咖啡吧派
1.排除了共同体的酒吧
2.为了审视自我而去的酒吧
3.“咖啡吧”就是舞台装置
4.将家庭排除在外的住宅
5.靠演技来验证自我
6.外观怎样都好
7.对椅子的偏爱
8.北欧不及意大利
9.过渡期的样式
Ⅳ 哈比达派
1.婴儿潮世代的住宅
2.从零开始
3.现代主义的普及版
4.不遮丑的设计
5.白色乙烯布用于内部装修
6.对舶来品的信仰与合理主义的结合
Ⅴ 建筑师派
1.被当作“知识之窗”的建筑师
2.利休的“反其道之行”
3.现代版的茅屋
4.注重存在感的抽象空间
Ⅵ 住宅展示场派
1.认同“住宅人生化”的折中主义者
2.殖民风格占主流
3.西洋住居文化的宝冢式导入
4.公私空间的分离
Ⅶ 独门独院派
1.房产信仰的物象化
2.以看到实物为前提的商品
3.“靠种类取胜”的销售战略
4.“多种类”的设计与室内设计
5.住宅与媒介
6.文学媒介指定的场所
Ⅷ 俱乐部派
1.门槛高的空间
2.高级公寓风格的外观
3.深藏不露的手法
4.俱乐部是家庭理想化的复本
5.迪斯尼乐园的家庭版
Ⅸ 日式酒屋派
1.跟俱乐部派是孪生兄弟
2.日式酒屋的和式风格
3.和风的抽象化
4.日本现代化的矛盾构造
Ⅹ 历史屋派——结束
1.人为什么憧憬历史屋派
2.盖房子是件难为情的事
3.现代是看不见“场所”的时代
跋
文库版后序
解说 作为模仿作品的《十宅论》
· · · · · · (收起)
《十宅论》中文版序
译序
分类的前提
Ⅰ 单身公寓派
1.70年代的空间发明
2.旅店空间模型
3.旅行和性的暗喻
4.床·电话·电视机
5.球拍和滑板
6.高科技·后现代的“脱臭器”
7.西武不及丸井
Ⅱ 清里食宿公寓派
1.西式风格的私家住宅
2.断片的复制
3.家族团结的象征
4.逃往自然
5.双重束缚的空间化
Ⅲ 咖啡吧派
1.排除了共同体的酒吧
2.为了审视自我而去的酒吧
3.“咖啡吧”就是舞台装置
4.将家庭排除在外的住宅
5.靠演技来验证自我
6.外观怎样都好
7.对椅子的偏爱
8.北欧不及意大利
9.过渡期的样式
Ⅳ 哈比达派
1.婴儿潮世代的住宅
2.从零开始
3.现代主义的普及版
4.不遮丑的设计
5.白色乙烯布用于内部装修
6.对舶来品的信仰与合理主义的结合
Ⅴ 建筑师派
1.被当作“知识之窗”的建筑师
2.利休的“反其道之行”
3.现代版的茅屋
4.注重存在感的抽象空间
Ⅵ 住宅展示场派
1.认同“住宅人生化”的折中主义者
2.殖民风格占主流
3.西洋住居文化的宝冢式导入
4.公私空间的分离
Ⅶ 独门独院派
1.房产信仰的物象化
2.以看到实物为前提的商品
3.“靠种类取胜”的销售战略
4.“多种类”的设计与室内设计
5.住宅与媒介
6.文学媒介指定的场所
Ⅷ 俱乐部派
1.门槛高的空间
2.高级公寓风格的外观
3.深藏不露的手法
4.俱乐部是家庭理想化的复本
5.迪斯尼乐园的家庭版
Ⅸ 日式酒屋派
1.跟俱乐部派是孪生兄弟
2.日式酒屋的和式风格
3.和风的抽象化
4.日本现代化的矛盾构造
Ⅹ 历史屋派——结束
1.人为什么憧憬历史屋派
2.盖房子是件难为情的事
3.现代是看不见“场所”的时代
跋
文库版后序
解说 作为模仿作品的《十宅论》
· · · · · · (收起)
喜欢读"十宅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十宅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十宅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不喜欢 | 来自Jingyan | 9 回应 | 2021-07-19 08:31:11 |
十宅论,住宅论 | 来自Kenny | 3 回应 | 2012-04-24 17:29:31 |
十宅 | 来自RicharD.... | 2010-11-23 19:50:43 | |
9月23日 13:00-15:00 隈研吾个人演讲(朱锷主持) | 来自见色起义 | 2010-09-05 11:51:31 | |
隈研吾君,有没有搞错? | 来自藤原京介 | 2010-07-30 01:55:4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7.8分 204人读过
-
遠足文化 (2016)8.4分 14人读过
-
遠足文化 (201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筑摩書房 (199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白内障封面搜集 (本多)
- 你们都在希望能够不枉此生,我却希望完成一场修炼。 (AOI_YU)
- 我所想读的一切关于建筑的 (Xinmiao)
- 建筑 及其相关 (Nobervem)
- 日本设计 (dongquancha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十宅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x人 2011-01-21 18:00:09
待写报告的
0 有用 恶鸟 2010-07-16 15:09:34
书本身是个艺术品,可能出于朱鄂的设计,纸张也好,排版也好,内容有点水分,比负建筑差一个层次。
0 有用 淡島百景 2013-06-02 17:32:23
这是我在豆瓣标记的第一本想读,终于给我看完了。
1 有用 U京 2013-05-28 07:47:01
过于理论化了,后头有点自圆其说。个人更喜欢一些比较灵活自然的内容。(另外不知道是我中文水平问题还是怎样,读起来有点怪怪的……
1 有用 把噗 2018-01-29 10:25:55
很有意思。不过对于单身公寓模仿旅馆式商业空间这点有待商榷,感觉是把结果当原因了。单身公寓像旅馆的原因是狭小空间需提供完备的功能,并不是“旅行”和“性爱”的联想,反过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