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丑陋。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本书删了《正视自己的丑陋面》。
丑陋的中国人的创作者
· · · · · ·
-
柏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据柏杨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去台湾。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开始创作,1960年用笔名柏杨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将决……
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作者已于2008年4月29日凌晨01:12病逝,享年89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团狗屎,和权势走得越近,脸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时候觉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顾;变成了一种人格分裂的奇异动物。 2. 在中国要创造一个奇迹很容易,一下子就会现出使人惊异的成绩。但是要保持这个奇迹,中国人却缺少这种能力。一个人稍稍有一点可怜的成就,于是耳朵就不灵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会走了,因为他开始发烧。写了两篇文章就成了一个作家,拍了两部电影就成了电影明星,当了两年有点小权的官就成了人民救星,到美国来念了两年书就成了专家学人,这些都是自我膨胀。 (我也发现,很多中国人是非常难发现别人比自己好的,自己有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一副坐井观天的傲慢样子,而看到别人比自己漂亮就说人家是整容的化妆的PS的,别人当了明星就说人家潜规则,人家做生意赚钱了就说人家不是伤天害理就是走了狗屎运,总之就是不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3. 。”“算了算了”四个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国人,使我们民族的元气,受到挫伤。这种神经质的恐惧,是培养暴君、暴官最好的温床,所以中国的暴君、暴官,永远不会绝迹。中国传统文化里———各位在《资治通鉴》中可以看到———一再强调明哲保身,暴君暴官最喜欢、最欣赏的就是人民明哲保身,所以中国人就越来越堕落萎缩。 4. 有一种“买西瓜学”。老板对伙计说:“你一出门,往西走,第一道桥那里,就有卖西瓜的,你给我买两斤西瓜。”伙计一出门,往西走,没有看见桥,也没有卖西瓜的,于是就空手回来。老板骂他混蛋,没有头脑。他说:“东边有卖的。”老板问他:“你为什么不到东边去?”他说:“你没叫我去。”老板又骂他混蛋。其实老板觉得这个伙计老实,服从性强,没有思考能力,才是真正的安全可靠。假如伙计出去一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各位,有思考能力的奴隶最危险,主子对这种奴隶不是杀就是赶。这种文化之下孕育出来的人,怎能独立思考?因为我们没有独立思考训练,也恐惧独立思考,所以中国人也缺乏鉴赏能力,什么都是和稀泥,没有是非,没有标准。中国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在文化里找出原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丑陋的中国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丑陋的中国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16 条 )



《丑陋的中国人》之来龙去脉:引进、被禁与畅销
启风/文 近日,作家柏杨的遗孀、著名诗人张香华表示,2024年《丑陋的中国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远流出版社的版权到期后,将不再出版此书。她说,“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张香华认为,《丑陋的中国人》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展开)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7.8分 20815人读过
-
古吴轩出版社 (2005)7.7分 27227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8.1分 212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6.7分 11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amik_ercan 2017-07-05 23:29:52
諷刺的是,直到今天,柏楊筆下迂腐、自私、吵鬧的中國人,依然難說比他寫這本書之時有所改善,反而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拍攝工具也變得越來越輕便,種種令人捧腹的醜態從尖酸的文字變成了活靈活現的視頻,4顆星
0 有用 陶猴儿 2011-06-26 21:00:30
对权势的崇拜、自私、文字欺诈、淡漠、冷酷、猜忌、残忍、涣散不团结、虚骄恍惚,中国人真的病得的不轻!
0 有用 戴一 2012-10-04 19:12:12
大陆最早的一版?
0 有用 行走的鱼 2017-01-29 21:44:31
可反思,也有偏颇……
0 有用 Purlvin 2008-09-18 19:32:19
从图书馆借到的这本书破得可以,看来翻过的人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