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讲食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讲食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静 2009-05-13 11:07:09
“南蛮”读.更亲切
1 有用 阿昆 2018-10-18 14:14:04
最有用的还是偶尔的掉书袋
0 有用 银河发吃指南 2013-02-14 14:48:22
一代长者,方知居处;三代富贵,方知饮食。对比一下,顶级厨房是速成班啊。
0 有用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09-05-23 14:39:44
惟一的收获大概是记起了及第粥的材料三种:猪肝、肉丸和粉肠。后来2009年8月18日读《蔡澜常去食肆160间》第161页介绍富记粥品说:“别地方的及第,是猪腰、猪润及粉肠,最多拼个猪肚,但‘富记’的及第粥之中,加多一样猪心。”第160页还说这家富记就是不卖猪肉丸。于是我自己也糊涂了。
0 有用 yani 2018-06-09 13:02:10
全是在说外国种菜的一些见闻,也没技术,也没特别内容,不值得看。
0 有用 百无聊赖的人生 2019-06-18 16:21:35
多了解了点异地饮食
0 有用 二零四六 2018-12-05 22:21:27
明明没怎么讲做菜,却读的津津有味
1 有用 阿昆 2018-10-18 14:14:04
最有用的还是偶尔的掉书袋
0 有用 _iaalaf_ 2018-08-28 23:50:52
这是第一次看特级校对的著作,对此人无法评价。但对于此书,只能说内容浅薄,连拿来消遣都嫌浪费精神。
0 有用 伊莎贝 2018-07-28 12:30:19
#56#文学大学写食,都有一个共通性,喜欢引经据典,表明这食物不是天上来的,乃是有古可寻的;写作方式与唐鲁孙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和唐先生有地域、年代之分,擅长写的食物又更倾向广东本土食物,光是一个芡汁,便可看到有十几二十种做法。anyway,学陈生话斋,懂得吃,须得经过三代富贵才能懂,味蕾须得慢慢磨炼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