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当代俄罗斯的教训
原作名: Гибель империи
译者: 王尊贤
出版年: 2008-6
页数: 321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参考系列
ISBN: 9787509701362
内容简介 · · · · · ·
《帝国的消亡:当代俄罗斯的教训》的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亡,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
作者简介 · · · · · ·
E.T.盖达尔 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4年任“俄罗斯民主选择”党主席;1999~2003年任国家杜马议员,时为“正义力量联盟”党的共同主席之一,同时担任预算及税收委员会委员,现任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所所长。
盖达尔先生在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及出版的著作有上百部之多,其中包括:《经济改革与等级结构》(1990);《国家与演变》(1996);《经济增长中的反常现象》(1997);《失败和胜利的岁月》(1998);《漫长的时间——俄罗斯在世界上,经济史随笔》(2005)等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帝國的輝煌和衰落
一 現代經濟增長與帝國時代
二 跨海帝國的危機和瓦解
三 領土毗連帝國解體的問題
四 南斯拉伕悲劇
第二章 專制主義制度:不穩定的緣由
一 現代經濟增長早期的挑戰與專制主義
二 專制主義制度的不穩定性
三 專制主義崩潰的機制
第三章 “石油冤家”
一 西班牙序曲
二 資源財富與經濟發展
三 石油市場的特殊性
四 20世紀石油市場的調控
五 原材料價格波動引發的挑戰:墨西哥和委內瑞拉
六 尋求出路:應對原料價格不穩定帶來的威脅
第四章 基礎上的裂痕——1980年代初期的蘇聯
一 穩定背景下的低效率
二 日益增多的問題和錯誤的解決方法
三 國家的糧食供應問題
四 糧食短缺——戰略性的挑戰
五 蘇聯——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六 西西伯利亞的石油——擺脫困境的幻想
七 石油價格下跌:最後的一擊
八 蘇聯解體:合乎規律的意外
第五章 外部衝擊的政治經濟學
一 外貿條件的惡化:政治上的兩難選擇
二 蘇聯與石油價格下跌——選擇的實質
三 一連串的錯誤
四 蘇聯經濟日益加劇的問題
五 貨幣危機
六 貨幣金融問題背景下的經濟政治自由化
第六章 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危機的發展
一 石油工業的問題
二 政治信貸
三 妥協的代價
四 帝國危機與民族問題
五 經濟政治局勢失控
六 貨幣危機
七 從危機到災難
八 “緊急努力”代替改革
九 瀕臨崩潰的邊緣
第七章 國家趨於破產
一 貨幣危機(1991年)
二 糧食問題
三 物價飆升
四 金錢與帝國的命運
第八章 崩潰
一 破產政變的政治經濟學
二 政治上的瀕死狀態
三 政治的分崩離析:經濟的後果
四 文明離婚
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戈尔巴乔夫唯有运用武力和进行镇压才能遏止这一进程。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必将波及其他地区,其中包括乌克兰。……但是,如果苏联领导人采取使用武力的决定,则不仅会破坏戈尔巴乔夫作为民主派和解放者的威信,破坏他所获得的政治支持的基础,正是这种支持使得他能够经受住对于已启动的改革的抗拒,而且还会对西方舆论对待他的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不使用武力便保住帝国是不可能的;不保留帝国而保住政权同样不可能。在进行大规模镇压的情况下,想要获得出于政治理由的长期贷款是不现实的,而正是这种贷款有望哪怕延缓日益临近的国家破产及其种种后果。一旦表明获得西方贷款的道路已被堵死,则随之而来的经济灾难必将导致权力的丧失,而且不仅是领袖个人权力的丧失,而是整个gc党高层权力的丧失。种种情况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1989~1991年苏联当局那种乍看起来颇为奇怪的行为的客观基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帝国危机与民族问题 -
数十年中奉行的不以智力水平挑洗共产党领导人的路线,至1970年代末形成的是一个由老年人掌控的、没有能力做出任何明智决定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不过当一切都是处于惯性的作用、遵循着已经定型的规则而运动的时候,那些领导国家的人也无须乎具备高智力水平。 正如早已得到证实的那样,社会主义一一是一种短缺经济,②向那些没有接触过这种经济的人说明它是如何运转的颜为困难。关于可以获取短缺资源的社会主义等级制的构成情况;在商店星有一个熟识的售货员,最好是一位部门主任,对于ー个家庭的重要性;一个月一次乘车两三百公里,带着优惠供应证进城,花费数小时排队等候,一般人并不满足于购买300克香肠,而是能买到多少东西就买多少一关于这一切,一个不曾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过的人几乎无法想象。 我们所能见到的社会学著作都说明,消费商品不足所引发的种种问题的尖锐程度从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增长。自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习以为常的短已转变为1980年代末真正的粮食供应危机,政府无力保证履行资源分配的职责,哪怕是在凭卡定量供应的范围内进行分配一一这些正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失去信任并异致其配解的量重要的经济原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日益增多的問題和錯誤的解決方法
丛书信息
帝国的消亡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帝国的消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一块马蹄铁,一个帝国
> 更多书评 11篇
-
1. 近代帝国的衰落。20世纪所以的帝国都被迫或自愿放弃殖民地、还其自由。 近代人权和民主、殖民地的追赶型优势;让世界经济和格局重新规划。 2. 跨海帝国的瓦解。殖民地原住民的现代武器装备和帝国长距离的执法成本;是慢慢耗死帝国的毒药。 3. 领土比邻帝国的瓦解。上帝区分你我其实更是靠种族的独特性、多种族矛盾和跨国界同一民族之间的联姻都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4. 南斯拉夫悲剧。多民族混杂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典型。 终...
2020-08-20 16:35:37 1人喜欢
-
说实话,这一体制就是现代经济出现之后,在发展过程中阶层对立的问题(其实也同时在解决)造成一部分人(年轻人)在既有秩序瓦解条件下试图根据左翼的各种理论(其实是解决现有问题各种猜想),做个试验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但是失败了(而且这种机会非常难得,大部分这样的年轻人都是异议者,抗争者,根本没机会做实验,而这些异议者和抗争者反而推动了问题的逐步解决,让现有社会体制更为良性化)。 当然这一努力在逻辑上必然失...
2016-01-19 17:17:54
说实话,这一体制就是现代经济出现之后,在发展过程中阶层对立的问题(其实也同时在解决)造成一部分人(年轻人)在既有秩序瓦解条件下试图根据左翼的各种理论(其实是解决现有问题各种猜想),做个试验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但是失败了(而且这种机会非常难得,大部分这样的年轻人都是异议者,抗争者,根本没机会做实验,而这些异议者和抗争者反而推动了问题的逐步解决,让现有社会体制更为良性化)。 当然这一努力在逻辑上必然失败,因为这些人活的好好的时候,建设国家的(给他们好的生活条件的)要么是他的父母辈的人和其他中下层人士,这些人的生活他们都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仅凭单纯的理论/预言(往往还是他人他国的)对社会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和改造,自然是失败。
回应 2016-01-19 17:17:54 -
大眼狗 (豺狼当道,亦问狐狸。)
在缺乏民主传统、处于独裁者强权之下的国家,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自由的要求也日益增长。遏止这种要求可以使用此类制度的主要资源〜暴力。当局的问题在于,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中使用(滥用)暴力的可能性正在减少。 阿伦特在<论革命>中写道,现代社会中革命的最大障碍在于民众的统一行动。2013-10-17 00:00:42
论坛 · · · · · ·
盖达尔谈专制国家的特征 | 来自智术师 | 2022-03-08 21:50:45 | |
翻译的如何?有无阉割? | 来自Steven升级中 | 2 回应 | 2010-09-09 13:02:01 |
内容诱惑力实在太大 顶不住 | 来自Kyri | 2010-02-28 13:41:15 | |
鹤鸣转:苏联悖论 (2009-01-11 10:38:08) | 来自huaeji | 1 回应 | 2009-01-15 15:15:31 |
《南风窗》21期介绍 《无力抉择的俄罗斯》 | 来自Hawkin | 2008-12-16 11:29:5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9.0分 9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历史, 经济(商业) 政治 (1) (IVAN)
- 铁幕后的苏俄 (晴夜风)
- 【已停更】俄罗斯历史、史料、传记资料著作 (程亮)
- 西方近现代史 (海之岚)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帝国的消亡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致命的豹纹 2019-01-23 15:31:40
数据说话。为了维持帝国民穷财尽,你们愿意吗?
0 有用 一夜暴富找乐子 2012-08-13 22:20:13
啧啧
10 有用 尼米兹的小企业 2019-02-14 15:31:27
了解苏俄经济体制崩坏的好书,关于苏联的经济数据很有用,作者对苏联的解体丝毫不在乎。好毛子,他思想比麦德维杰夫高一境界。德意志第二帝国崩溃八年后,德国重新恢复了帝国特征,苏联也是崩溃八年后,在俄罗斯恢复了帝国特征,大约普特勒晚上真梦到斯大林了吧。
2 有用 耳食者 2009-05-06 21:32:22
“......在俄罗斯,未见有负责任的社会力量勇敢地宣称:就俄罗斯人民自保和重生的观点而言,苏联解体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成功......"
1 有用 浮霜 2013-12-23 23:45:30
作者算是给自己在辩护么。反普京必须赞1
0 有用 骗子的王国 2022-03-21 20:09:41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政经结构绑定下扭曲的计划经济体制,表层原因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规划,导火线是国际油价长期低迷。
1 有用 智术师 2022-03-08 21:16:13
苏联解体研究必读书目,内容与文笔皆属一流。
0 有用 Mr. Wrong 2022-02-15 17:30:43
我们多么幸运有邓公极具魄力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市场经济。南斯拉夫,苏联的崩溃造成的负面影响,到今天还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解构苏联的失败原因,为我们国家,甚至个人的规划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如履薄冰,真的,我们这个国家发展需要几代人小心翼翼,努力前进,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我们不足的地方还很多
0 有用 Leaving 2022-01-06 09:07:41
列举的数据和引用的材料很多很杂,但分析和溯源不够充分。作者预想的论点过重而没有得到充分论证(苏联领导人低智、帝国的维持只能靠暴力等),导致经济问题的一些重要原因(如供应链问题,私有化问题)谈论得过少或者没有涉及,而只强调苏联上层决策迟缓、不坚定。需要读其他视角的书如《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才能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0 有用 Olivier 2021-12-07 08:22:33
路径依赖,昨日成功的因素,几十年就变成了败亡的序曲。石油问题只是导火索。 北宋也是这样。 抛除盖达尔本身的偏见,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数字化地感受苏联的债务崩溃。帝国波澜壮阔般地倒塌只在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