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朝花夕拾(增订版)》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朝花夕拾(增订版)》艺术特色鲜明——爱憎分明;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有机结合;流畅自然,亲切平易。
朝花夕拾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朝花夕拾》及《野草》是其代表作品。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为发起人及领导者之一,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重要文学刊物。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朝花夕拾》及《野草》是其代表作品。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为发起人及领导者之一,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重要文学刊物。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和《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二、作家评价
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选自《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
——郁达夫:《鲁迅的伟大》,选自《六十年来鲁远研究论文选》(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他存在的永久性几乎与任何一个“抨卫”者都无关。也可以这么说:无论你喜欢也好,讨厌也好,你都得承认,比个世纪里中国许多大作家,鲁迅总是有他自己永远令人捉摸不完的独特的思想。这些思想与整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出路血肉相关。这他的思想甚至超越了一个民族自身的范围。
——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进真实的鲁迅》,选自《鲁迅风波》,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目录 · · · · · ·
知识链接……1
小引……1
狗·猫·鼠……1
阿长与《山海经》……12
《二十四孝图》……20
五猖会……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7
父亲的病……53
琐记……60
藤野先生……71
范爱农……79
后记……9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父亲的病 -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朝花夕拾"的人也喜欢 · · · · · ·
朝花夕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60 条 )


文学巨匠的辛辣讽刺 (评《狗猫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短篇散文应该是对当时“现代派文人”讽刺鲁迅是狗的回应,由此可见鲁迅也是一个勇于并且善于反抗的人。 攻击鲁迅的人用所谓“狗仇猫,鲁迅仇猫,所以鲁迅是狗”的逻辑来骂鲁迅,进而证明他“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这个逻辑稍微一想便是漏洞百出,但是若只是常人随意一... (展开)
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1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9.2分 3903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2000)9.4分 1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1分 30295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4分 53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朝花夕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爱读书的小任 2020-06-21 11:42:28
复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自己童年时、求学路、青年时的回忆故事录。
0 有用 伊简柒 2017-09-12 21:44:10
年纪越大,越能读懂先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0 有用 中国飞人飞人 2023-02-20 19:12:28 山西
如今再读先生的这些文章,不算朝花夕拾,也勉强算得朝花“午”拾了罢
0 有用 TequilaSunset 2020-02-20 08:51:44
补标
0 有用 木与木河 2012-11-20 01:27:28
[旧书备忘] 鲁迅先生的亲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