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又见林的书评 (17)

晏Rue 2011-06-02 23:40:12

一本思想启蒙的传道书,一本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内容相当震撼,已经超出了一本社会学书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于我们这些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起到了一种类似于价值重建的作用。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社会科学学习方法。 人类的互动构建了社会系统,社会系统通过文化的力量将人类无...  (展开)
不是你的温度 2020-03-28 10:22:35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版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盒子里,每个人的盒子都是最好的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个出厂设置,你生在了哪里,家庭怎样,基因怎样,这些是你的起点。 你要存活下来,那么就需要去选择一条存活下来的路,你最终选择的这条路,就是你的「最小阻力路径」。 你的观念、态度、价值和规范形成了你的社会角色,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走出特定的路...  (展开)
突然一朵大荷花 2008-10-09 01:29:35

一句话概括

这本书的一句话简介,就是第214页最后一段第一句: 社会生活能产生各种后果,包括形塑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他人、如何行动的最小阻力路径。 之所以摘这句话,是因为,“形塑”和“最小阻力路径”是这本书里出镜率最高的两个词。这本书也在提醒我们,我们到底被社会塑成了什...  (展开)
peter 2008-09-02 22:50:49

社会的灵魂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但如同生命不仅仅是细胞的集合一样,社会不仅仅是人的集合。 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本书探讨的话题。 我给他起了个名字 - 社会的灵魂。 社会是有灵魂的,灵魂通过人和人的相互活动而形成,却又能超越每个人的生命而存在, 甚至反过来影响每个人的行动、思...  (展开)
Emily Fang 2019-05-08 23:48:37 群學出版社2001版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木木成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這個世界充滿了如此多的不必要的痛苦,而要有所作爲,就要瞭解這些痛苦的根源于哪裏。在這個意義上,實踐社會包含著深刻的道德層面。它觸及以下問題的實質:作爲人類,我們的本質是什麽?是什麽構成了我們的生命共同體。 一、“我們”這個字眼,...  (展开)
weny 2010-10-12 14:32:37

走在路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常地步行去图书馆,按照习惯,沿着市民中心北侧的行人道往前走。这时,右边人行横道上的绿灯亮着,几辆机动车停在一旁等着。于是我犹豫了一下:“是先过了马路再往前走呢,还是到了前面的另一条横道线再过马路?”对此,大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运算:如果先过马路再往前...  (展开)
月亮 2024-04-14 18:22:12 群學出版社2001版

我们并非只有“阻力最小的那条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chapter1 森林、树群还有那件事 就像是一堆树以一种特别的关系组成了森林,一群人也以某种社会关系组成了这个社会。我们在研究人的时候,不能只研究这个人的本身,还要看他所处的社会以及社会关系,因为我们总是在比我们自身更广大一点的世界参与着社会生活。以一种个人主义的...  (展开)
船底星 2022-11-11 09:39:10

一些中译本缺失的文段

Chap1 特权(种族冷漠) This is what happened in 2005 when the city of New Orleans was devastated by Hurricane Katrina. In the aftermath,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left stranded in the city without adequate water, food, or shelter, and no one who watched the ...  (展开)
atcually 2021-10-27 16:50:05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版

最小阻力路径——理解社会学的一种方式

在书本的第一章中,作者用玩大富翁的游戏经历来解释了社会系统与行动者的关系:他玩大富翁游戏的时候,抑制不住自己不断掠夺其他玩家的财富、总想获胜。这让他产生十分不适的感觉,一方面,胜利本身让他感觉很爽;但是另一方面,夺取财富的行为本身,又让他感觉自己是个贪婪的...  (展开)
Neoprometheus 2011-04-30 08:49:14 未知出版社2008版

社会学

1总有角色套着我们,总有更大的社会结构包括我们。2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来自个人世界,还有社会结构的因素。平常的问题解决方案,大多注重自我,对于社会结构却无能为力。3人在各种社会圈层和角色的限制下,努力寻找着最小阻力路径,即便是自杀也是一种生存选择。4道德、法律等社...  (展开)
渣男滾 2009-09-10 04:41:03 群學出版社2001版

態度最重要

比起無聊人以艱澀討厭的文字所翻譯的一堆反思社會學blablabla 見樹又見林是建立態度與視野能力非常重要的一本小書 也可以看看 夏春祥: 眾聲喧嘩的迷思-關於傳播研究的筆記 同為發人深省的文章  (展开)
lqq 2024-04-07 20:26:35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版

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近一直在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聚焦于个体层面上的问题,比如依恋关系,母女关系,人格的形成和塑造。这几天在看的这本《见树又见林》,让我换了个角度思考问题。我以前是不屑于看到说某某问题的根源是“系统性”原因的,我心想系统不还是少数那么几个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所构建...  (展开)
铁血大地公 2024-02-17 19:05:39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版

偏见、戒律、文化、教条

克里希穆那提曾经说过“如果你没有偏见,你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异乎寻常的生动有趣,如果你通过某种观念来观察事物,你根本触碰不到真相,除非‘我们’改变了,否则不可以有和平。“如前文所说,抱有太多个人主义社会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我认为,我们生活中或许有时候需要...  (展开)
michele 2024-02-06 16:57:51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版

《见树又见林》

本书的主旨是社会学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值得实践。我原以为我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作为文科生,在我们的文化中,在这么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熏陶下,“社会学”应该是很熟悉的概念。读完之后我发现,之前对社会学真是一知半解。比如,我之前会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Tina 2010-12-02 16:38:23

生活是社会的生活,人生就是一张社会关系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社会互动 在这一部分,作者从米德和戈夫曼的社会学理论入手,从“我是谁”来探讨角色认定和社会互动。作者用很多事例来表明,个人只有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我”的概念,而这样的“我”是他人所认定的自我。 接着作者引入了“一般化他人”的概念,从文化...  (展开)
这是什么 2018-02-19 15:27:44

在思考时

大一上《社会学概论》时老师便推荐我们看这个了,但自己却迟迟未看。如今大二了才想起它。 书里的话与许多观点老师在课堂上已经有所涉及,所以看起来像是重温知识一般,蛮亲切。 只是这些概念与观点只有在我正常思考且沉浸在此时我才能得到其中复杂的乐趣。 书里提到的非法移民...  (展开)

订阅见树又见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