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riting of the Disaster的书评 (10)
不要以文学的名义说话,而是以文学的名义沉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暴风骤雨 2016-12-26) 不要以文学的名义说话,而是以文学的名义沉默 ——关于莫里斯·布朗肖《灾异的书写》 稍微了解一点法国思想界的人,说起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罗兰·巴特、德里达,大概都觉得耳熟能详。然而莫里斯·布朗肖才是二十世纪法国思想文化界真正神秘的隐... (展开)安泰尔姆:人从未被离弃
[法]罗贝尔·安泰尔姆 走向对他者,对无限之他者的承认的冲动,这思想的本质——它的奴役。人从未被离弃。思想有所相伴。它承受他者的阴影,它想要沉默,读者的“不言之语”。 * 思想有所相伴,它没有一种绝然孤独之临近的沉重。思想从不为己。没有“动力”,你会说……理...
(展开)
莫里斯·布朗肖:永远在外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社会科学报》 2017-02-09 1545期 “人物” ) 在中国,对布朗肖系统而有深度的译介和研究,始于他去世之后。德里达在那篇著名的挽词《永别了,列维纳斯》中提到列维纳斯和布朗肖的友谊时说:“对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对我本人,这种绝对忠诚,堪称楷模的思想友谊,布朗肖... (展开)《灾异的书写》:他死了,他活了,他死了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4881.html 当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之时,我们能否保持距离?如何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已经发生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以及在179页的一个段落,它的确已经发生了: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以“为什么”开始,以问号结束...
(展开)
两种游戏及其相对应的“回归”
🜂 一、德勒兹的“神圣游戏”:生成规则的规则 在《差异与重复》中,德勒兹说“神圣的游戏”是那种创造法则的游戏。 它不是在现成的规则之内玩耍,而是创造出“什么是游戏”这一条件本身。 在这个层次上,世界不是被规定的,而是在生成之中被不断重写。 这就是他所谓的“差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