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为鲁迅于1926年所作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6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骗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清算猫的罪行。
《二十四孝图》——鲁迅从自己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无常》——鲁迅在文章中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群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非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五猖会》——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层》——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为鲁迅于1926年所作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6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骗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清算猫的罪行。
《二十四孝图》——鲁迅从自己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无常》——鲁迅在文章中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群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非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五猖会》——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层》——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层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这篇文章揭示了那些人巫医不分、故型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朝花夕拾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父亲的病 -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朝花夕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1 条 )


文学巨匠的辛辣讽刺 (评《狗猫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短篇散文应该是对当时“现代派文人”讽刺鲁迅是狗的回应,由此可见鲁迅也是一个勇于并且善于反抗的人。 攻击鲁迅的人用所谓“狗仇猫,鲁迅仇猫,所以鲁迅是狗”的逻辑来骂鲁迅,进而证明他“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这个逻辑稍微一想便是漏洞百出,但是若只是常人随意一... (展开)
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4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9.2分 3971人读过
-
门槛低,一折起,每满30减10
-
外文出版社 (2000)9.4分 1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1分 30988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4分 536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朝花夕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asmine 2018-08-20 18:58:56
真不知道小时候是有多不爱看书,一本两百页不到的书,愣是放了差不多十年。现在读起鲁迅,竟有一种要以做阅读理解来看的冲动,语文阅读精神深入我心?
0 有用 ˉSoˇda丶綠 2010-01-21 20:31:12
...